王经理那句“化腐朽为神奇……难得”的余韵,仿佛还萦绕在空旷的考核厨房里。
他看着那碗已然微凉的“初谷羹”,眼神中的复杂情绪并未立刻平复。
那抹被最朴素滋味触动后的恍惚感,在他精明的脸上停留了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然而,他毕竟是万味轩的管事,是怀瑾先生麾下掌管一方“味源”的重要人物。
短暂的失神后,他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绪,重新抬起的目光里,审视的意味更浓,但不再是挑剔,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究。
他轻轻将素白瓷碗往台子中央推了推,手指无意识地在那温润的瓷壁上敲击了两下,发出清脆的微响。
“滋味,是达到了。”他开口,声音再度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但万味轩的‘无尽飨宴’,品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风云变幻,更是滋味背后的意蕴与故事。”
他的视线落在叶晚知身上,带着新的挑战。
“一道菜,若没有与之匹配的‘魂’,终究是落了下乘。”
“这碗‘初谷羹’,味道至简至纯,那么,支撑这份‘简’与‘纯’的‘魂’,又是什么?”
“叶姑娘,江先生,”他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请为这碗羹,赋予一个能配得上它滋味的‘故事’吧。让这滋味,更有层次,更有深度。”
又一苛刻的要求和挑战,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
从辨味,到创味,再到如今的“释味”。
考核的层次在不断深化,从技术层面,逐步上升到文化、哲学与共情的层面。
这不再是单纯的技艺比拼,而是对心性、底蕴和表达力的综合考验。
叶晚知与江行砚对视一眼。
江行砚的眼神依旧沉静,传递着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
他知道,这一关,是叶晚知的领域。
也是她所擅长。
叶晚知微微颔首,脸上不见丝毫慌乱。
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那碗朴素的羹汤,眼神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间和空间,在追溯某种本源。
厨房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墙角水漏滴答作响,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王经理也不催促,只是耐心等待着,他想看看,这对屡屡给他惊喜的男女,能否再次带来震撼。
一刻钟之后,叶晚知缓缓抬起眼,目光清亮而平和。
她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语调或手势,只是用一种舒缓而清晰的嗓音,开始了她的讲述,如同在陈述一段古老而真实的记忆。
“王经理可知,在万千文明尚未点亮星火、天地间还是一片蒙昧的遥远年代,最先打破沉寂的,并非雷霆与火焰,而是一颗……种子落入泥土的微响。”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瞬间将听者的思绪拉入了那个苍茫古老的时空。
“那是一颗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整个未来希望的‘百谷’先祖。”
“它沉默地躺在冰冷、黑暗的土壤深处,忍受着寂寞与压力。”
“没有光,没有声音,只有无边的沉寂。”
“但它内部,有一股力量,一股源自生命本初的、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力量,在悄然萌动。”
叶晚知的语调平和,却蕴含着力量,她巧妙地将“百谷穗”与文明起源、生命力量联系起来。
“它吸收着微弱的水分,对抗着沉重的泥土,用尽全部的能量,只是为了……向上,向上,向着那遥不可知的光明,顶开一丝缝隙。”
“当第一缕稚嫩的绿芽破土而出,迎接它的或许是狂风,或许是暴雨,但它只是沉默地、坚韧地继续生长。”
“因为它知道,它的使命,就是结出饱满的籽实,去滋养后续的一切——奔跑的野兽,聚集的部落,点燃的篝火,乃至……最终诞生的璀璨文明。”
她的讲述画面感极强,将一颗种子的生长与宏大的文明进程紧密相连。
“我们所食的每一粒谷物,都承载着这份跨越万古的生命契约,都蕴含着那最初突破黑暗的勇气,和滋养万物的慈悲。”
说到这里,叶晚知的目光再次落回那碗“初谷羹”上,眼神温柔而充满敬意。
“这碗羹,看似简单,但它所呈现的,正是这份被我们遗忘太久的、最本初的滋味。”
“它不是贫瘠,它是丰饶的起点。”
“它不是寡淡,它是生命的原力。”
“在这极致追求繁华与刺激的味象之域,品尝这碗羹,或许能让我们在喧嚣的间隙,回想起我们来自何处,我们的根,始终深深扎在这片孕育一切的大地之中。”
“这,便是它的‘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故事讲完,叶晚知微微停顿,让余韵在空气中回荡。
这个关于文明起源、生命力量与初心不忘的故事,不仅完美契合了“初谷羹”的质朴滋味,更巧妙地与他们虚构的“初心之酩”内核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闭环,将食物的意义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同时,也为他们那可以带起“自身记忆与情感”的酒做下铺垫。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江行砚,适时地开口了。
他的声音低沉平稳,没有任何渲染,却带着一种来自实践的真实力量,为叶晚知宏大的叙事增添了沉甸甸的细节基石。
“在野外,一粒发霉的谷物不足果腹,但一把干净的、能发芽的种子,就是活下去的全部希望。”他言简意赅,目光沉静,“最朴素的食物,往往蕴含着最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生存的真理。”
他没有多说,但这一句基于他丰富生存经验的补充,瞬间让叶晚知那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多了几分无法反驳的、冷峻的真实感。
故事与现实的印证,理想与生存的交织,使得这碗“初谷羹”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立体,直击人心。
王经理彻底怔住了。
他听着叶晚知悠远而充满力量的讲述,仿佛真的看到了那颗种子破土而出的艰难与伟大。
再听到江行砚那冰冷而真实的补充,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夯实了那个关于“初心”与“生命”的主题。
他低头看着那碗已经彻底凉透的羹汤,原本朴素的米黄色,此刻在他眼中,仿佛蕴藏了日月星辰、沧海桑田。
他甚至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冰凉的碗壁,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厨房里一片寂静。
水漏不知何时已经滴尽,计时早已结束。
王经理却浑然未觉。
他久久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近乎叹息的呼吸。
他抬起头,看向叶晚知和江行砚,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撼,有欣赏,有深思,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他没有立刻评价故事的好坏,也没有宣布结果。
只是喃喃低语,像是在问他们,又像是在问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滋味……这故事……”
他摇了摇头,仿佛要将某种过于沉重的情绪甩开,最终,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
“第二关考核,你们……过了。”
意蕴之关,凭借叶晚知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共情与叙事能力,以及江行砚画龙点睛的现实补充,再次以超越预期的方式完美突破。
王经理的心防,似乎也被这碗带着故事温度的“初谷羹”,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王经理那句“第二关考核,你们……过了”的尾音,在空旷的厨房里带着一种奇特的重量,并未带来松懈,反而像是一道更沉重门扉开启前的宣告。
他脸上那种复杂的、仿佛被触及了某些深藏情绪的神色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敬畏?
他不再多言,只是深深地看了叶晚知和江行砚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
“跟我来。”他的声音低沉,转身走向厨房最内侧一面看似毫无缝隙的金属墙壁。
只见他伸出手,掌心按在墙壁某处,一股微弱的能量波动荡漾开来,墙壁悄无声息地滑开,露出后面一条向下延伸的、光线幽暗的通道。
通道内的空气瞬间变得不同。
不再是厨房的洁净冷感,也不是外面库房的浓郁混杂,而是一种……粘稠而富有弹性的质感,仿佛每吸一口气,都吸入的不是空气,而是某种无形无质、却能影响心绪的能量流。
“最后一试,第三关: ‘终试·境由心生’。”
王经理率先走入通道,他的背影在幽光中显得有些模糊。
“这一关,不在技艺,不靠言辞,只问本心。”
通道不长,尽头是一扇非金非木、表面流淌着如水波般光晕的门。
门无声开启。
门后的空间不大,呈圆形,四壁和穹顶仿佛是由流动的、半透明的能量构成,折射出迷离变幻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