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效果极具诱惑力,尤其符合某些追求炫酷效果的场合。
品鉴时,酒味确实不错。
但更引人关注的是饮用后,那位年轻评判官手上真的出现了微弱、闪烁的光点,引来一阵惊呼。
年轻评判官表情有些忐忑:“这光芒效果是如何实现的?是否安全无害?”
流光觞摆了摆手: “这是利用了某种可食用荧光微生物与酒液的特殊共鸣!绝对安全,时辰一到自行消散!”
女评判官皱眉: “除了视觉奇观,此酒在味觉本身有何突出之处?是否本末倒置?”
年轻人异常自信:“味觉亦属上乘!但这星光效果无疑是最大亮点,能极大增强宴会的视觉狂欢氛围!”
………
各种闻所未闻、争奇斗艳的作品轮番上场,整个百川厅仿佛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奇术博览会。
展示区香气、光芒、能量波动交织,几乎要淹没一切。
叶晚知和江行砚始终冷静旁观。
叶晚知的感知力悄然运转,分析着每一件作品的能量特性和可能的效果,快速评估着竞争对手的强弱与风格。
江行砚则更像一个战术分析师,观察着评判官们对不同类型作品的反应倾向,记录着可能存在的派系分歧和关注点。
轮到他们时,已是中后段。
现场气氛因之前的炫目展示而有些浮躁。
评判官脸上也显露出一丝疲惫与审美的麻木。
江行砚提着食盒,稳步走上展示台。
叶晚知跟在他身侧,步履从容。
没有炫目的光芒,没有奇特的声响,只有朴素的竹编食盒。
这本身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一些供应商甚至投来了轻蔑的目光。
江行砚面无表情地将食盒放在台面上,打开,露出那坛古朴的酒坛和素雅的陶杯。
叶晚知上前一步,面对评判席,微微躬身行礼。
她的声音清越平和,没有丝毫怯场,也没有刻意拔高,却奇异地穿透了现场的嘈杂,清晰地传入每位评判官耳中。
“诸位评判官大人,我等今日呈上之物,名为——‘初心之酩’。”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许诺。
她直接切入核心,语气沉稳地复述了那个关于“于至繁之中,得见本真”的故事。
强调了此酒并非为了助长狂欢,而是为了在极致体验中提供一刻宁静的回味,锚定心神,让盛宴更有层次与深度。
她的阐述,在这片追求更强刺激的氛围中,如同一股清流,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评判官们的目光终于从之前的麻木中抬起,带上了几分审视与好奇。
江行砚适时地开始斟酒,动作沉稳精准,只倒三分之一杯,清澈中带着幽蓝的酒液在磨砂陶杯中,更显沉静。
酒香清冽幽远,并不浓烈,却以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悄然抚平着空气中躁动的能量。
品鉴开始。
评判官们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浅尝。
初入口,清冷微涩,似乎并无出奇。
但紧接着,那丝奇异的宁静感与若有若无的真实回忆触动,开始发挥作用。
那位严厉古板的女评判官面容一滞。
酒液入喉,最初的清冷微涩过后,那股奇异的宁静感如同初春的溪水,悄然润泽了她因常年紧绷而干涸的心田。
就在这一片突如其来的宁谧中,一个早已被遗忘的画面毫无征兆地撞入她的脑海——
那还是她刚进入万味轩,还只是个满怀憧憬的小学徒的时候。
深夜的厨房空无一人,只有她偷偷练习刀工,不小心切伤了手指,又痛又委屈地掉眼泪。
当时有一位严厉却心善的老厨师长,没有说话,只是默默递给她一杯温热的、什么也没加的清水,拍了拍她的头。
那杯水的味道早已忘记,但那份在孤独奋斗中获得的无声的关怀和坚持的初心,此刻却随着“初心之酩”的余韵,清晰得让她鼻尖发酸。
她猛然惊觉,自己在这追求权术和挑剔的道路上走了太久,几乎忘了最初仅仅是因为热爱美食本身才留在这里。
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柔软,在她严厉的眼底一闪而过。
年轻男评判官则是一副全然不同的样子。
他本以为这杯看似平淡的酒会索然无味,但那份“锚定本心”的效应对他同样有效。
在短暂的宁静中,他想起的不是关于食物的记忆。
而是年少时第一次偷偷爬上城市最高的钟楼,看到的那片没有任何霓虹污染、纯粹而浩瀚的星空。
那时的他,内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激情,简单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