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昌正式登上皇位,改年号为“隆昌”。大胖橘则退位成为太上皇,
而富察佩筠和年世兰二人则一同被尊为太上皇后。
随着弘昌的登基,
大胖橘后宫中的其他妃嫔们也都需要在她们的封号前加上“太上”二字。
由于大胖橘这位太上皇的存在,
弘昌的登基大典并没有太过隆重
弘昌本人也并非是一个喜欢张扬排场的人,他更注重实际和效率。
因此,登基大典的规模被刻意缩小,
一切从简,避免了过多的浪费和繁琐的仪式。
然而,尽管如此,登基大典的庄重与威严丝毫未减。
整个仪式过程充满了肃穆与神圣的氛围,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
以确保新帝的登基能够顺利进行并得到众人的认可。
弘昌登基前先要祭祀天地
祭祀的地点选在了天坛,这是历代皇帝祭祀皇天、祈谷和祈雨的重要场所
弘昌身着庄重的祭服,缓缓走向天坛的圜丘。
他的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从容,
文武百官和宗室王爷们紧随其后,他们身着朝服,
神情肃穆,整齐地排列在圜丘的四周。随着礼乐声响起,祭祀仪式正式开始。
弘昌登上圜丘,面向南方,
双手高举祭品,口中念念有词,虔诚地向天地神灵祈求庇佑。
“皇天后土,佑我大清。
新帝弘昌,承天命而登基,
愿天地神灵庇佑我朝江山社稷永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朕弘昌,定当勤勉治国,不负天恩。”
他的声音清朗而坚定,回荡在整个天坛之中。
百官们纷纷跪拜,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昌派遣太常寺卿前往太庙和社稷,进行告祭仪式。
弘昌祭祀天地过后,才是正式登基。
内阁会同礼部、鸿胪寺官在太和殿内设宝案、表案、诏案、笔砚案等,
并在殿外丹陛上设黄案。
銮仪卫的官校陈设卤簿于太和殿前及院内,
自太和殿前到天安门外御道两旁都陈列着庞大的卤簿和宫中乐队。
弘昌早早起来到养心殿拜见大胖橘
大胖橘只能勉强靠坐在椅子上,看着弘昌跪在他脚下
行三拜九叩大礼
弘昌拜完后直起身,目光坚定地直视大胖橘,郑重地说道:
“皇阿玛,儿臣定会以皇阿玛为榜样,勤勉治国,不负所托。”
大胖橘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随后目光转向一旁的苏培盛,
示意他将早已准备好的玉玺递给弘昌。
苏培盛双手捧着玉玺,缓缓走到弘昌面前,恭敬地递了过去。
弘昌双手接过玉玺,感受到手中这方玉玺的沉重,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方玉石,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弘昌高高举起玉玺,表示会把整个大清放在自己的肩上
肩负起自己身为大清之主的责任
大胖橘满意点头,挥手让弘昌继续仪式
弘昌把手中玉玺交由小虎子捧着,弘昌去了侧殿换了龙袍
弘昌换上龙袍后,缓步走出侧殿,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耀眼。
龙袍上绣着九条金龙,栩栩如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弘昌恭敬地向大胖橘行礼道别后,缓缓转身,步履稳健地走出了养心殿。
他的身影在殿门的阴影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门外的阳光之中。
也消失在大胖橘的视线之中,大胖橘的手不自觉的用力握紧了椅子扶手
一出养心殿,弘昌便登上了皇帝的金舆。
金舆周围簇拥着一群太监,他们小心翼翼地抬着金舆,生怕有丝毫的颠簸。
在太监们的簇拥下,金舆缓缓前行,穿过乾清门的左门。
这道门虽然不如正门那般宏伟,但也有着独特的庄严和肃穆。
门旁的侍卫们一齐跪下,等弘昌的金舆走远才站起
金舆继续前行,来到了保和殿。
在保和殿前,金舆缓缓降下,弘昌从金舆上走下,他的步伐轻盈而庄重。
他先到中和殿升座,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
接受执事官员们行的三跪九叩礼。
然后前往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宫中最为宏伟的建筑,也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进入太和殿后,弘昌径直走向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然后稳稳地坐了上去。
他俯瞰着下方的群臣,这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阶下三鸣鞭,在赞鸣官的囗令下
群臣行三跪九叩礼。
百官行礼中和韶乐乐队奏乐奏丹陛大乐
礼乐声中,赞礼官高声唱道:
“皇上,百官已行礼毕,请皇上宣读登基诏书!”
弘昌微微颔首,示意身旁的礼部尚书呈上早已准备好的诏书。
礼部尚书双手捧着诏书,恭敬地递到弘昌面前。
弘昌接过诏书,缓缓展开,清朗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弘昌,蒙天地眷佑,祖宗庇护,今承大统,即皇帝位。
改元‘乾昌’,以应天命。望我大清臣民,同心协力,共保江山社稷永固。
自今日起,朕将以勤政爱民为本,
励精图治,不负列祖列宗之期望,不负天下百姓之重托。
凡我臣工,皆当尽忠职守,以辅朕躬。如有不轨,国法难容!钦此。”
百官们纷纷俯身,齐声高呼:
“臣等谨遵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震天,回荡在整个殿内
宣读完诏书后,弘昌起身,缓步走下龙椅,来到殿中央的黄案前。
这里早已准备好了一应的登基仪仗,包括象征皇权的玉玺、宝剑等。
弘昌亲手拿起玉玺,高高举起,向百官展示,随后又将玉玺郑重地放在黄案上。
这一举动象征着他正式接过了大清的江山,成为了新的主宰。
接着,礼部尚书再次出列,高声说道:“请皇上授印!”
弘昌转身,将玉玺交到礼部尚书手中,
礼部尚书恭敬地接过,然后转身面向百官,高声宣布:
“皇上授印,大清江山归于新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再次跪拜,高呼万岁。
弘昌成功登基,富察佩筠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几个月以来,她不说很紧张,但也一直提着心
就怕出点什么小意外,让弘昌登基没那么尽善尽美
如今,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弘昌顺利登上了皇位,
富察佩筠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用那么着急了。
富察佩筠不急,年世兰却急了起来。
这弘昌登基不过才半月时间,
年世兰就迫不及待地带着颂芝和周宁海等人来到了坤宁宫
富察佩筠好不容易松快了一些,正在坤宁宫里悠闲地喝着茶,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突然,她看到年世兰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连忙放下茶杯,微笑着说道:
“你来啦,正好,快来尝尝我泡的这茶,看看味道如何?”
年世兰毫不客气地在富察佩筠旁边坐下,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
“你倒是有闲情逸致!
我可没你那么轻松,你打算把那老家伙留在宫里多久?
这老家伙在宫中一日,皇帝行事总还是会有些束手束脚的。
依我看,不如让我把老家伙带到圆明园去,顺便把他那些妃嫔也都带过去,
这样皇帝行事也方便”
富察佩筠轻轻地端起茶壶,优雅地为年世兰斟了一杯茶。
年世兰看着富察佩筠的动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她微笑着接过茶杯,感受着那温暖的温度透过瓷杯传递到指尖。
富察佩筠看着年世兰,嘴角微扬,轻声说道:
“急什么呢?你看看这杯茶,它的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口感醇厚,色香味俱全。
品茶,讲究的就是一个心境。”
年世兰轻抿一口茶“这茶不错
你总是沉的住气,我还是不如你”
“弘昌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就急着把太上皇挪出宫,
这恐怕会让人胡乱猜测。”
富察佩筠继续说道,“而且,你再一出宫,别人也会认为我们容不下你。”
年世兰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到时候由我亲自到老家伙面前请旨,
劝他以身体为重,去圆明园养病。
想来他应该会同意的。”
年世兰心里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富察佩筠叹了口气,“你又何必这么急着出宫呢?
你们都出了宫,就留下我一人,你都不会舍不得我?”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在宫里与她们相处久了自然会有感情
年世兰一脸感慨地说道:“咱们姐妹相识多年,我对你自然是不舍的。
且,如果没有你,我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年家也会被那个老家伙给彻底清算。
但是,这仇恨在我心中积压已久,
我实在是想早点把它了结,这样以后的日子也能过得轻松一些。”
她顿了顿,接着说:“你要是想我了,我可以回宫小住一段时间,
你也可以到圆明园来看我。我还等着你和我一起跑马”
富察佩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道:
“你这性子,还是跟当年一样,一点儿都没变,还是那么急躁。
不过,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要去做这件事,我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只是,你在行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千万不能过于冲动,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年世兰连忙点头,应道:“我知道,
我会找个恰当的时机去跟那老家伙说这件事的。”
富察佩筠想了想,又嘱咐道:
“你去跟他说的时候,言辞一定要委婉一些,
可别让太上皇觉得我们有赶他走的意思。”
年世兰拍了拍富察佩筠的手,“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富察佩筠没想到年世兰的心里有数就是刚从她的坤宁宫
就又带着人去了大胖橘的养心殿
这养心殿还是大胖橘,弘昌登基后却是搬到了简单修缮过的乾清宫
富察佩筠一收到年世兰的消息,那是有些啼笑皆非
不过,富察佩筠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其实这事若成,她和弘昌才是既得利益者
若是不成,也没什么,不过就是慢一点
年世兰到养心殿便换了忧心忡忡的样子
为大胖橘掖掖背子,关心他身子有没有起色
见他还是老样子,便难得的落下泪来
“皇 ……太上皇,你一定要好起来,臣妾不能没有你”
大胖橘看到年世兰落泪,一下便心疼起来
伸手想要为她拭泪,却实在无能为力
世兰己经很久没在眼前落泪了,这怎么不让大胖橘心疼了
可惜他如今这身子实在不争气。
想要开口安慰几句都做不到
年世兰忍着恶心,握住大胖橘满是斑的手
年世兰哽咽着说:“太上皇,臣妾看您在这宫中,身体也不见好。
圆明园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您不如到那调养身子,说不定很快就能康复。”
大胖橘听了,眼神有些犹豫。
心里有了怀疑,是不是富察佩筠容不下他们再留在宫里
觉得他和世兰留在宫里碍事了
年世兰接着道:“皇帝如今刚登基,事务繁忙,
若您去了圆明园,也能让皇帝安心理政。
且皇帝渐大了,您后宫那么妃嫔
留在宫里多有不便,不如一起带去圆明园,也免得皇帝为难。”
大胖橘听着年世兰的话,心里反复权衡。
他明白年世兰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弘昌刚登基,
自己留在宫中,确实可能会让弘昌行事有所顾虑。
他留在宫里也只能躺在这床上,什么也做不了
还不如去圆明园安心休养,说不定还有起色
弘昌有辅政大臣辅助,又有庄亲王等人看着
以弘昌的能力,应该能够应付得了朝堂上的事务。
想到这里,大胖橘微微点了点头
年世兰眼见着大胖橘终于松口,
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太上皇,您能同意真是太好了!
臣妾等下就去安排,等咱们到了圆明园,
您就安心静养,您肯定能很快好起来的。”
不得不说,年世兰在宫中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她这一番话,不仅巧妙地打消了大胖橘心中的疑虑,
还让大胖橘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期待去圆明园。
年世兰难得地展现出了她的耐心,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苦涩的药汤。
待大胖橘喝完药后,她又贴心地陪他聊了一会儿天,
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和日常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