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富察鸿翰发现牛痘接种法,此乃大功
又有郭罗玛法这层身份在,弘昌自然不会亏待富察鸿翰这个大功臣
弘昌直接封富察鸿翰为一等承恩公,三代不降爵
再赏赐黄金万两
弘昌的旨意一出,很多大臣都觉得弘昌对富察鸿翰封赏过高
大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觉得富察鸿翰不过是运气好发现了牛痘接种法,当不得如此高的爵位。
其中一位老臣更是直接站了出来,向弘昌谏言:
“皇上,这富察鸿翰虽有功劳,
但一等承恩公之位太过尊崇,三代不降爵更是罕见,
还望皇上收回成命,重新斟酌赏赐。”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老臣的观点。
弘昌听了,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不禁涌起些许不悦,
但他还是强压下心头的不快,耐心解释道:
“牛痘接种法能有效预防天花,
富察大人为此付出了诸多心血,历经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
才最终发现并推广了这一方法,其功在千秋万代!
而且,富察大人本就是朕的郭罗玛法,按照先例,他本来就有资格被封为承恩公。
如今,朕封他为一等承恩公,实乃顺理成章应当应分,
诸位爱卿就不必再多言了。”
但是尽管弘昌已经如此解释,朝堂上的大臣们却并未就此罢休,
他们依旧觉得这样的封赏有些不妥,于是,
朝堂之上一时间议论纷纷,争论之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激烈的争论声中,年羹尧突然站出来说道:
“皇上圣明!
这牛痘接种法的意义实在是非同小可,天花一出
不知夺走了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给我大清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如今,有了这预防天花的方法,实在是天下苍生之幸事!
而富察大人能够潜心钻研,最终发现这一方法,绝不是仅仅依靠运气就能做到的。
他为我大清所立下的赫赫功劳,这一等承恩公的爵位,
臣觉得富察大人他绝对是当之无愧!”
年羹尧声音洪亮且坚定。
年羹尧心里觉得这些反对的大臣实在不聪明
也不看看富察鸿翰是谁,这小皇帝明摆着十分看重富察家这个外家
要借此机会加恩富察家,不说这牛痘是实打实的功劳
就算没有功劳,小皇帝想要恩赏就恩赏了
他们不上赶着讨好,还在这个时候反对
这做皇帝的大都小心眼,也不怕被小皇帝穿小鞋
就算小皇帝大方,但富察氏可未必不记恨
这些人还不是看小皇帝年轻,觉得小皇帝好糊弄
真是一些糊涂虫
那些原本还在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听了年羹尧的话,顿时安静了不少。
年羹尧手握重权,在朝堂上颇具威望,他这么一说,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此事。
弘昌听了年羹尧的话,眉头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
他看向年羹尧,微微点头以示赞许。
接着,弘昌目光扫视朝堂,严肃道:
“年大将军所言极是,此事就这么定了,诸位不必再议。”
大臣们见此,也只好纷纷闭嘴,朝堂上的争论这才平息下来。
在封赏完富察鸿翰这位大功臣之后,接下来便是淑和、温宜等公主们了。
这些公主们在这次牛痘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表现出色,应当给予她们应有的嘉奖。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旨意。
首先,淑和公主被晋封为和硕淑和公主
紧接着,温宜公主也同样被晋封为和硕温宜公主,
其他参与接种的公主们也都各有封赏,以表彰她们的贡献和努力。
最后,弘昌还特意下令内务府,要为公主们精心筹备建造属于各位公主府。
这旨意一出户部尚书首先站了出来,面露难色道:
“皇上,要为这么多公主建造公主府,这花费实在是不小,如今国库虽有盈余,
但还有诸多地方需要用钱,还望皇上再斟酌。”
弘昌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道:
“公主们此次为牛痘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建造公主府不仅是朕对她们的嘉奖,更是对她们功绩的肯定和尊重。
这一决定是不可更改的。”
弘昌的语气坚定而有力。
弘昌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之前处置那些包衣时,抄没了大量的家产。
没道理那些包衣们可以享受着无尽的富贵荣华。
而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公主们,
却不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府邸
而且,各地推行牛痘接种后,大大节省了原本用于治疗天花的开支。
这不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财力。
公主们的贡献不可磨灭,她们理应得到应有的待遇。”
户部尚书听了皇帝的这番话,虽然心中还有些犹豫,
但他也知道皇上的决心已定,不敢再反驳。
于是,他只好恭敬地领命,表示会尽快安排建造公主府的事宜。
见此,其他大臣也不敢再出言反驳
只是心里都打起了小九九
公主们这次优秀的表现,让她们彻底显露在人前,不再像以前一样汲汲无名。
她们的勇敢和担当,成为了许多女子心中的榜样。
这皇上对公主们如此嘉奖,对公主们的在意可想而知
许多大臣开始意识到这些公主们不仅出身高贵,
还被太上皇后教养得如此出色,这样的公主正是家中儿孙最好的媳妇人选
于是,一些有心的大臣开始在弘昌面前试探性地提及公主们的婚事,
试图探寻皇帝的意图。
礼部尚书这时率先开口:
“皇上,如今公主们年岁渐长,个个聪慧贤淑,
又在牛痘接种一事上表现出色,实在令人钦佩。
不知皇上对公主们的婚事有何打算?”
弘昌知道皇额娘对公主们抱有很大的期望
且他自己对公主们感情好,这婚事对女子如此重要
他自然不会就这样把公主们的婚事就这样许出去
不然怎么对得起皇额娘的教导,也对不起公主们自身的优秀。
他若是轻易把姐妹们的婚事许出去,只怕会被皇额娘捶死
弘昌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扫视了一眼朝堂众人,缓缓开口道:
“朕自然是希望公主们能觅得良配,一生顺遂。
但此事不可仓促,公主们还年轻,尚有许多可学习成长之处。”
礼部尚书又道:“皇上,公主们如此优秀,
若能早日定下婚事,与朝中大臣之家联姻,于皇室与朝廷皆有益处。”
弘昌眉头微皱,“朕明白爱卿的好意,可朕更看重公主们的心意。
且皇额娘最是心疼公主们,公主们的婚事需得皇额娘点头
此事日后再议,诸位爱卿不必多言。”
众大臣见弘昌态度坚决,便不敢再提婚事之事,纷纷低头应是。
弘昌扫视了一眼朝堂众人,心中了然,知道这些大臣们心里都在打什么主意。
他微微一笑,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各自退朝吧。”
大臣们纷纷起身,行礼后退朝。
他们一边走一边低声议论,都在猜测弘昌的真实意图。
有人说道:“看来皇上是不想仓促定下公主们的婚事,
只怕是要等她们自己有了主意。”
另一个人附和道:“是啊,皇上对公主们如此宠爱有加,
定是希望她们能嫁得如意郎君。
不过,太上皇后对公主们的教养更是用心,
只怕皇上也得先征得太上皇后的同意。”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插话道:
“太上皇后对公主们的婚事极为慎重,只怕会亲自挑选额驸。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怕要多费些心思了。”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都在盘算如何能让自家子弟有机会与公主联姻。
有人说道:“看来我们得先请家中夫人递牌子进宫,
多与太上皇后接触,说不定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另一大臣点头道:“没错,我们得先从太上皇后那里入手。
只要能赢得她的青睐,皇上自然也会考虑。”
也有人凑到富察弘翰面前打探道
“承恩公大人,这您可是太上皇后的亲阿玛,
您可知道这太上皇后对公主们的婚事安排?”
富察鸿翰忙摇头道
“李大人,您这是说笑了。
我虽是太上皇后的亲阿玛,但公主们的婚事是皇室大事,
太上皇后和皇上自然会慎重考虑。
我也不过是外臣而已,怎敢妄加揣测皇室的安排呢?”
富察鸿翰微微一笑,语气谦逊而谨慎。
李大人见富察鸿翰不肯多说,心中有些失望,但也不敢再追问。
这承恩公早在送女儿入宫后,就和之前不同了
这承恩公看似不声响,但一出手就是大事
他们可不能小看这位
真是让人羡慕啊,这承恩公真是生了一个好女儿
弘昌的旨意一传入公主所,公主们谢恩送走传旨的太监后
整个公主所上上都陷入一片欢腾
淑和温宜等公主得知自己被晋封为和硕公主,
并且还将有自己的公主府,个个喜笑颜开。
她们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淑和脸上都是欢喜的笑
“没想到皇上这次不但给了咱们姐妹封号
还要给咱们建公主府,等公主府一建成
咱们就能出宫走走了”
温宜也点道“是啊,还是皇上大方,不像皇阿玛
有了公主府,咱们想做自己的事情就方便多了”
静和眼中都是欢喜和感激
“咱们姐妹能有今日,多亏了皇额娘和皇上。
她们不仅给了我们荣耀,还给了我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咱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辜负了她们的期望。”
淑和公主轻轻握住静和的手,温柔地说道:
“静和说得对。咱们要让皇额娘和皇上知道,她们的宠爱没有白费。
咱们不仅要做好公主,更要做一个为大清有用的公主。”
温宜公主微微一笑,说道:
“咱们也该去皇上和皇额娘面前谢恩才是。
我前几天为皇上绣了一个扇套,为皇额娘绣了一双鞋面,
正好可以拿去献上,表达咱们的感激之情。
妹妹的绣品虽不珍贵,却也是妹妹的一片心意。”
淑和公主点了点头,说道:
“好主意!还是温妍妹妹想得周到,
我也有礼物准备好了,咱们姐妹一起去。”
其她公主纷纷应和
消息传到圆明园,敬贵妃、谨妃、惠妃等公主们的生母们一个个喜不自禁。
她们得知自己的女儿被晋封为和硕公主,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更让她们欣喜若狂的是,女儿们还将拥有自己的公主府,
这意味着她们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她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她们为女儿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她们纷纷聚到一起,举杯畅饮,共同庆祝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
酒过三巡,大家的兴致愈发高涨,有人提议玩打麻将,以增添欢乐的氛围。
在牌桌上,她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但在这群欢乐的人中间,还有一些人心情有些复杂,
那就是雯嫔等公主还在襁褓中的。
她们看着敬贵妃等人如此开心,心中那个羡慕
她们的女儿还太小,无法像其他公主那样享受到如此多的荣耀和待遇。
但她们也知道,时间会慢慢过去,女儿终有一天也会长大成人,
到时候她们的女儿肯定也会成为令人瞩目的公主。
想到这里,她们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继续与众人一同欢笑庆祝。
年世兰觉得在圆明园的日子那是难得的轻松
只是心里难免会想起在宫里的富察佩筠
弘昌一下朝后,便急匆匆地带着张虎德前往坤宁宫。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切,迫不及待想要享受皇额娘宫中的美食
他也不是每天都有空去坤宁宫用膳
进入坤宁宫后,弘昌便向富察佩筠恭敬行礼
母子二人相见,相互寒暄了一番,然后一同坐下来用膳。
坐下后,弘昌趁机将大臣们在朝堂上提起公主们婚事的事情告诉了富察佩筠
富察佩筠闻言,脸色微微一沉,面色不悦
她放下手中的碗筷,缓缓说道:
“这些大臣们可真是闻到肉味的狼!
看到公主们如今有了出头之日,一个个就都像饿狼一样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