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难和清恶谁的武功更高?

这个不好说。

能顺利上位住持的人,武功至少都不会差。

一个人武功好,一定要具备的几个要素,缺一不可的那种。

这第一要素,就是脑子好。

没有一套好脑子,是没有办法深入武学探索的。

这里说的好脑子,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硬件的脑子好。

就比如像郭靖郭大侠这样的。

他的淳朴、憨厚,是性格因素,还有生活环境决定的,脑子绝对是够用。

越是到后期,升级了‘操作系统’之后,硬件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个至关重要的,就是选择对了道路。

自己所追求的方向,恰恰就是他的天赋所在,并且是跟他最适配的武学。

就好比小说里的主角,每个人都有最适配自己的武学,用起来就是比其他人要厉害。

而第三点,就是勤奋。

武学更甚于其他的方向,看中的就是一个功力。

同样的有脑子,同样的天赋,同样的选择。

之后就看谁的功夫下的深,谁的面板数据就会更厉害。

脑子好,有天赋,还勤奋。

具备了这三样的人,学武是一把好手。

在干起其他的事情来,一样也是一把好手。

这才有了以武功强弱,来筛选的第一道关卡。

武功厉害的人,或许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但武功差的人,一定是不适合的,没有例外。

如果非要抬杠,诸葛亮之类这种的谋士如何如何,武功就不行。

是谁说丞相战斗力不行的?

那肯定是没有玩过三国无双系列。

清和现在就是这种肯定的状态。

若是说谁厉害,清难师弟的名声,要比清恶大多了。

但要说清恶这么近的一刀,一点反应都没有,肯定没有这么大的差距。

清恶根本就不打算反抗。

他一时间也搞不清楚,自己这个师弟,到底是什么打算。

私自联络外敌,这种行为怎么都洗不白,这是背叛门派的大罪,他清恶最是熟悉不过。

清和只希望清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如果说服不了清难,清恶可是害了他们两个人。

清和并不打算有什么动作。

这刀架在脖子上,这么近的距离,有防备之下,就是清慧大师兄、清荣师兄两个人在场,他们也不可能无伤的救下人来。

这一动刀,同时也惊动了这群围观的弟子。

虽说没有清难的命令,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动作,但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小心。

尤其是人群中的子辰还有真毅,以及跟来的玩家。

好家伙,要闹到这么严重么。

两个住持拔刀相向,今晚的事情可真不小。

只可惜现在远程通信被禁,不然的话,这一手的信息怎么也得发出去。

现在就难做了,子辰和真毅两个人心里所想一样,今晚无论怎么样,他们都得保护好清业方丈。

至于当事人的清恶。

他知道厉害,说砍自己清难是真的会砍。

不过他不后悔这么做,可能有些冲动,有赌的成分在,但是他坚信他没有做错。

“清难师弟,三院六堂,九位住持,有三个在争夺方丈之位,有一个人是‘叛徒’,有一个人是‘凶手’,你说我还能相信谁?”

“你还有两句。”

清恶说的这些人,他自然知道。

三个争夺方丈之位的,自然就是挑明了的清智、清相、还有他带来的清和。

说是九个人,实际上是六个人。

六个人里,清难自己肯定知道他自己不是叛徒、不是凶手。

按照清恶这么说他自己也会排除他自己。

那结果就只有四个人了,四个人里最多有两个是坏人,清恶确实没有办法相信别人。

不过......又如何?!

这些都不是他背叛门派的理由。

这件事,不对,就是不对。

清恶白净的脸庞,在火光缭绕之下,看上去是那么的飘忽不定。

“特殊时期用特殊办法,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就把这个问题搞大,大到会影响所有人,这样才能最快的团结起来所有人!”

这是清恶的真实想法,他也是这么做的。

整个三院六堂中,就属他所在的地藏堂,实力排在倒数第二。

倒数第一的,自然得是‘岗前培训’部门罗汉堂。

现在的情况是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只凭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又能做到多少?

剩下的人里,一个一个的都不齐心。

各自都为了自己的私利图谋。

并不是这样不对,这是对的。

人都是为了自己着想,就连‘佛’,也是想着自己‘觉悟’,‘普度众生’也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执念’而已。

他早就看的透彻。

追本溯源,佛陀的最初一念,也不过是为了看清人世间。

至于后来的,都是后人的强加附会。

要想成功,就得把握住人性。

如果是这个‘方丈之位’让他们各自争夺。

那自己就直接掀桌。

桌子翻了谁的位子都没了,这个时候所有人就是为了自己,也会拼命的保住这张桌子,那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而他自己,为了自己的追求牺牲又如何。

他愿意。

清和动容了。

他一听就明白了清恶的想法。

佩服,清和发自内心的佩服。

讲道理,呵呵呵,大道理小道理,他们这群人是最会讲道理的一群人。

而且还有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讲道理理论、话术、案例、模板——经书。

但是最讽刺的一点,能说,和做到是两回事。

清恶能在如此高位,还能放下,不是说说而已,怎么不让人佩服,反正他自己是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而此时的清难,脸上依旧冷冽。

这些话语,清恶的用心,他都听进去了,但是,又如何呢?

清恶学了道理,他找到了道理之后的本质,用以实现自己。

而清难,学了道理,他选择放下道理,他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手中的戒刀。

清难手指微动,握紧了戒刀。

“师兄,你还有最后一句,说服我!”

清难并不是没有脑子,并不是没有感情。

他都有。

但是这些不足以说服他,不足以说服他心中的那个‘义’。

那个支撑他精神世界的根基——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