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 第321章 夏夜的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文有优秀小说集(四)

(微小说巜考试成绩》)

文\/曹文有(山西)

初三的学生小五,期中考试时,七科的总分是238。当分数下到家长时,小五的父亲气的直哆嗦,一蹦三尺高,手拿菜刀要劈他,骂道:你这个败家子!小五的母亲气的嚷道:停饭三天,让他好好反思反思。

小五的爷爷,是个退休的老教师,知道这件事了,问小五:″孙子那,你是爷爷的命根子,这个家就靠你传宗接代了,你可不能不认真读书。你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你可不能这样下去了。你要争口气那,咱可不能落后那!\"

小五的奶奶也是个退休的老教师,文质彬彬的问小五:″孙子,你给奶奶说说,这次考的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小五是个直性子,答道:″我一上课就头疼,一看手机就高兴。\"

爷爷说:″清楚了,这好办。\"老俩口商量了一会,看看孙子的这个手机病怎么治。

爷爷说:″孙子,你把手机拿到爷爷的家中来。”

小五可高兴极了。一进门,扑通,就坐在了爷爷的靠椅上。爷爷说:″孙子,把手机拿出来,不要去学校上课了,在爷爷的房里玩三至五天手机,什么也不要干了。\"

小五说:″还是爷爷,奶奶好!高兴极力,这下,小五连饭也顾不上吃了。奶奶把饭热了三次,他还光不上吃,他玩的真美。

第二天是周一,小五给爷爷说:″爷爷,我要到校上课了,”

爷爷说:不行,三天还没到,你继续玩吧。\"

小五的父亲顺手拿一木棍,就要凑他,爷爷挡住了:″使不得!”

小五不敢不听爷爷的话,又玩了一天手机。这天,他饿了,想吃奶奶做的饭。

第三天了,小五流着眼泪给爷爷说:″爷爷,我懂得了,手机我不带了,给您。

爷爷没有吭声,笑了笑。

从此以后,小五的考试成绩迅速上升,成了全年级的第二名了。

爷爷把手机给了小五。

小五说,他再不能手机了。

爷爷说:\"孙子那,要处理好手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那!\"

小五点点头。他懂了:″你真是我的好爷爷!”

爷爷很严肃的说了一句话:\"做一个合格的国家的栋梁之才\"!

(小小说《老A工资的开销》)

文\/曹文有(山西)

老A是一个十二大公司的总经理,他从来不拿工资卡,是老婆胖纽一直管束着,这次他由于帮助公司的几位困难职工,把工资卡拿上了,三个月都还没有给老婆交呢。

一天,胖纽怒气冲冲的问老A:″小A,把工资卡给我,我工资卡上没钱了,明天要给娃,女,孙买衣服。”

老A的老婆比老A大一十五岁,是他一手把老A提拔上来的。公司里爱开玩笑的人说这是老A的妈。

老A,一向是怕老婆的,是公司里有名的怕老婆,只要老婆一声吼,老A吓的直哆嗦,好像老鼠怕猫似的。老A几次了都想离婚,可他不敢。离了,这乌纱帽可就丢了,\"妈就妈\"吧,反正,他也习惯了。

老A拿出了工资卡,交给胖纽,不过,这上面可是分文没有了。

胖纽把工资卡拿上了,看了半夜也看不清楚。这天夜晚,儿女们都不在家,她问他:\"小A,三个月的工资呢?卡上的钱到哪里去了?\"

老A支支吾吾,他不想说。

″怎么花的?\"她问他。

老A不吱声。

胖纽发火了,高嗓门:\"小A,你今晚不把话说明白,休怪老娘不客气!\"她拧住了老A的耳朵。

老A还是不想说。

″你说,是不是找小了?\"

″不是!\"

\"那是什么?”

老A开口了:″一是公司老王家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学费不够,凑了凑,二是小李的爱人有病,要做手术,又凑了凑,三是……\"

胖纽也是个懂道理的人啊,听了后,也觉有理,一家有难,应该支援:″小K,你做的对。应该……\"

″我总还认为你找小了!\"

″哪能呢,我找下,你还要把我给吃了!\"

胖纽无言了。

这一夜,老A睡的很香。

(微小说《二万元钱》)

文\/曹文有(山西)

他和她是大学里的同班同学,两人相爱己近两年。

他家是城里人,门户高。

她家是农村人,门户低。

他的父母亲坚决不乐意这门亲事。父亲声称:″儿子执意不听,就脱离父子关系!\"

两人只好恋恋不舍的分了手。

一天,他听说她生病住了医院,便急切切的到了医院。

他一见她,面如白雪,四肢无力,输着液,不觉心头难受,泪如雨下。

他看了她几眼,背过脸,擦了擦泪水。从包里掏出了两万元,塞到了她的手中,说道:″这是我上学时,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存下的,送给你,看病吧!\"

她宛言谢绝。

他对她是真心的。守护在她的身边。

她的病好了后,两人乘飞机到了海南,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这世上,遇到一个人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喜欢一个人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相爱一个人却需要一生的时间呢。

(微小说《一个中年女人与我的故事》)

腊月,一个寒冷的冬日夜晚。

我去火车站买票后在步行回家的路上,大街两旁灯光通明,车流如水,人行如海,虽是数九寒天,人们仍然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在那行人渐少的大路上,突然闪出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口戴口罩,头发被棉帽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了一双幽黑发亮的大眼晴,面部根本无法看清楚的。

我与她相遇了,她手推着一轮自行车,立即止住了脚步问我:″大叔,您干什么去了?\"只见她风度翩翩,很有礼貌的样子。

我马上楞住了那里,觉得她十分陌生,回答道:″多谢你的问候了。\"

她又应答:″大叔,我们可找个方便的地方交流交流情感吗?\"

″我们之间很陌生啊,我一个糟老头子,哪还有什么些情感呢!\"于是我便提高了警惕。

″一回生,二回熟吗!\"她说道,听起来还些道理。我便顺口问她了:″那你究竞想和我这个老头交流些什么呢?”

她言道:\"你不老,一点都不老,挺精神的。”

我″哦”了一声。我便催她,这外面太冷了,快回家去吧。\"

“大叔,咱们坐会儿,说说知心话。”

我不耐其烦了。问她:\"你究竟要对我表达些是什么?\"

她支支吾吾的,好半天才开了口:″我家老公残废几年了,家中实在贫穷,还有两个孩子们上初中,你能资助我点吗?\"

我吃了一惊,告诉她:″这种要钱的手段,我经多了,在现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你还是好好劳动挣钱吧,不要走那些弯道的。\"

她半天没有出声,便:″哼\"了一声,又推上那轮自行车,朝另一个陌生人走去了。

我与她消失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之中了。

又隔了一周,我又在火车站见到了她。当她忽然看到我时,慌忙的闯入了那人海之中了。

(微小说《微信》)

文\/曹文有(山西)

她在省城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她懂管理,会经营,生意兴隆。光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就有二百多家订餐了,忙得她团团转。

她于老公都一年没见面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她已是中年人了,每在夜晚入睡时,或多或少,总还是想着老公,不时打电话问候问候。

腊月二十八的夜晚,她睡在被窝里给老公发微信道:″决定今年过年不和你团聚了,那后边排队的人太多了。\"

老公一看,火冒三丈,忙回道:″你这个骚娘们,你搞了多少个相好的?一年不见了,就变成这样子了!\"

她又回微信:″放屁,你把老娘看成什么货了!你不知道老娘是文盲吗?发个信息你还闲?\"

″明天老子去了,打碎你这贱骨头!\"

″还轮不到你呢!看这伙人能把你吃了!\"她生气的把手机仍到了一旁。

别管他再发什么信息,一下子就睡着了。

(微小说《她和他的爱情故事》)

文\/曹文有(山西)

这个故事离现在己过去近二十年了。

那一年,她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某省一家大型酒店工作。由于她善学习,懂业务,工作出色,仅三年零八个月之后,就被局领导提拔为这家酒店的总经理,时年她三十一岁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她一上任,从一个“严”字当头抓起。不过,她可没有半点“官气”,平易近人,和各员工的工作关系处的非常好,员工们对她也很尊敬。有些爱开玩笑的人称她为″老女人\",″中年妇女\"。她都哈哈一笑。

她管理有方,把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每个员工之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客人住宿人数逐渐增多,用饭人数不断提高,每年都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她就算事业上有些成就了。那日,早晨起床后,梳妆时,一照镜子,竞然有了许多白发。她哎了一声。管她白发不白发吧,反正,人人都要老的!

她每回一次家,父母亲总是催着她:″女儿那,年龄也不小了,快找个合适的人吧?”

她安慰父母亲道:″爸,妈,你们不要多操心了,慢慢来吧。反正都这年龄了,嫁人不嫁人,也就无谓了,这事,从长计议吧!”

父母亲叹着气:″这闺女,村子里同你一样年龄的人,人家娃娃都七,八岁了!\"

″妈:女儿总不能嫁给个痴子吧!妈,你放心好了,女儿会给你引回一个好女媳的。\"

父母亲都笑了。

一日,她收到了来自广州的一封信。她一看,这是她在大学的恋人他寄来的。信中只有四句话:

一:毕业好几年了,未曾相见,颇为惦念,经常彻夜难眠。

二:家庭好吧?生活愉快吧?

三:我近日到那里出差,可否一见?

四:你们孩子有几岁了?

她一看这信,旧情复发。眼前又佛现出她们初恋时的情景:公园中并肩前行,合欢树下的留影,手拉手走过的路,热恋的接吻。她让他写过一篇的散文《我爱你》,他让她写过的一首情诗《待那静静的晚上》。她思绪着,但也不知道他的本意是什么?她暗暗的骂着他:你这个龟孙子,什么情,什么义都忘得一干二净。她不免有些生气了。但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天哪,你那知道我还是单着身呢?\"她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女人的心那,太软了。于是,她照信封的地址,给他回封了:\"我平素没时间,你周日来吧,满接满待。\"

数日后的一个周日,他来到了酒店。

他一见她,头发上己有白发,洁白的脸蛋变成了黑色。他心疼啊!他问了她一句:″你辛苦了!\"

吃罢饭后,他与她又散步到了那公园里。

他问她:″亲,你孩子几岁了?\"

″都只是你害的。要不是你,我早结了婚!\"

″没有那,我日日想你,夜夜盼你那!\"

″你说得比唱的多好听,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你哄不了我。\"

″不是,那一年,小王同学来我单位时,他告诉我,你己经结婚了!于是,我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你了!\"

\"那你也该来个信问问呀!你真傻!\"

\"真是阴差阳错,我怎么没有想到这里呢!真是傻了!\"

″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呢?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啊,走,咱俩去那个地方吃炸酱面去。\"

(微小说《二老太和他一双鞋的故事》)

文\/曹文有(山西)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二老太是一个人生活着。我感兴趣的问母亲,她也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

有一天夜晚,村子里最年长的王大爷来我家闲聊。我又问王大爷:″王大爷,那二老太怎么总是一个人生活着呢?\"

于是,王大爷开口了,给我讲着关于二老太的故事,感到非常吸引我,便记录下来了。

原来,二老太是邻村张家的大闺女,十四岁便嫁给了咱村的张小儿为妻。婚后多年,都未生下一男半女。婆婆生气的给儿子说:\"干脆把她给休了。一天夜晚,她随便叫了几个亲朋好友来作证,白纸黑字上写了几句话,这就叫休书了。可张小儿坚决不听,一怒之下,把那张″休书”扯了,并给他父、母亲讲,不在乎生不生儿女,一定要白头偕老。父母亲对儿子也没法说了,只好顺从着他。

那一年,日寇″扫荡”来到了咱们的村子里,杀人放火,无恶不做,还抢了几个漂亮的姑娘拉走了。二老太幸好藏在了地窖里没被日寇发现,躲过了这劫。

从那以后,张小儿组织了一支抗日小分队,打的日寇胆颤心惊,二老太也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有一次,日寇又来″扫荡”时,一下子就打死了一个排的鬼子兵。鬼子闻风丧胆。

一九四三年,张小儿带领着这支小分队参加了八路军,临走的时候,二老太硬是把他穿的旧鞋脱下来,换了一双新布鞋,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小桥旁边。

张小儿走后,她领导着由几个村子里组成的抗日队伍,与日寇进行生死的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她又领导着这支民兵队伍,为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全国解放后,她每天不论刮风还是下雨,站立在那当年送他们参军的小桥旁,等呀,看呀。一年过去了,十年又过去了,又是几个十年过去了。从黑发等到了白发,仍然没有等着他们。她心里也不是个味,但凭着他们的信仰,她没有掉过一滴泪。

二老太不时的看着那双小儿走时留下的一双布鞋,不知看了多少个夜晚,多少个白天,多少个岁月。但她却十分坚强。

二老太病重时,吩咐村支书把这鞋结她带上,陪着她一起上路。

她没有活过百岁,在九十九岁那年去世。村支书主持了她的追悼会,村子里的全体群众落着眼泪为她送行。

王大爷讲的这个故事,深深的感动着我。也感动了村里的每一位群众。

每逢清明节时,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要去她的坟上烧香祭拜。

(微小说《夏夜的情》)

文\/曹文有(山西)

夏天的夜晚,星星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一点,两点,三点,闪烁不定,就像一只只淘气,幼稚,然而又像充满着神秘色彩,智慧的眼睛,显得格外耀眼。那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之中,淡淡的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映在地面上,映在那潺潺流水的小河之中,像撒上了一层碎银,晶亮闪光。

徐静迊着那徐徐的夏风,独自静静的走在那小桥之旁,静静的等待着他的恋人的到来。

这徐静呢,年方二十八岁,是某名校毕业的优秀研究生。生的格外的美丽而漂亮。脸若如盘,银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是村子里有名的美女之一。但由于是家中的独生女,她的母亲硬是不让她改嫁,要把她留在家中,招个上门女婿,传宗接代。她从小时,就非常听她父,母亲的话,懂得孝道。好多媒婆给她说东家,道西家,她都婉言谢绝。

这事,说来也巧,张庄的那个小伙子,也是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同她年龄一般大,经别人介绍后,他们通过微信,谈了许久,建立了深厚的情义。由于家中兄弟多,经亲戚多次说合,终于打通了老人们的思想,同意他做上门女婿了。她们俩人多次交流,都感到很乐意,很高兴,他们要趁着这个夏季美丽的夜晚,倾心交谈。于是,徐静走到了那小桥之上,静静的等待着他的来到。

一个多小时又过去了,还不见他的人影。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仍还没有见他的人影。

她只听到了那水流的声音和远方的蛙声,还有那村子里不时传来狗的叫声。

她向他打了十次电话,仍然末听到他的回音。

她着急了。望着远方,只希望他的到来。她相信他,是不会变心的。

″算了吧,还是不等了,或许是有其它事情要办来不了了。”静自言自语的说道。

就在她正要朝回走去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静好,是这样的,门边的李大娘病的很重,我开了小车才把老人家送到了县医院,经过急救,老人家才脱离了危险,实在不好意思了,让你久等了,请多多凉解”。

静听完之后,给他回话:″你做的对,做的好!”这时,静猛一抬头,看见那月儿西斜,星星仍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她的目光四移,似乎在搜寻着什么,她是那么的安定,她感到了他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这时,静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浸湿了。

她笑眯眯的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6月21日写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