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 第488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 11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8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 11丿

九月的姑射山,就像一幅刚刚展开的水墨画,晨雾还没散尽,整个山峦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笼罩着,隐隐约约透着一种神秘的美。平安村静静地卧在山脚下,土路上弥漫着玉米秸秆燃烧后散发出的焦香,那味道里带着一丝质朴的烟火气。

翠红挎着个竹篮,正沿着土路往村口走去。竹篮里,是她刚烙好的葱花饼,那饼子被烙得金黄酥脆,油星子透过粗布衬里浸出一圈圈印子,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这饼是给孙建军送的,前儿个孙建军在电话里嘟囔了一句,说医院食堂的早饭总是吃不出啥滋味,这话就像一颗种子,在翠红心里生了根。于是今儿个天还没亮透,她就摸黑起了灶,精心地烙了这一篮子葱花饼。

她刚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就听见王婶正跟几个妇人凑在一块儿叽叽喳喳地嚼舌根呢。王婶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路过的翠红听到:“你们瞅瞅翠红那火急火燎的劲儿,就好像生怕孙建军跑了似的!我昨儿个去镇上赶集,亲眼瞧见孙建军跟一个穿连衣裙的女人站在医院门口说话呢!那女人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城里来的,也不知道他俩到底是啥关系!”

旁边的李嫂立马跟着搭腔:“可不是嘛!男人哪有个准头啊,孙建军看着老实巴交的,说不定早就把翠红忘到脑瓜后头去了。再说了,翠红还带着个孩子,就跟个拖油瓶似的,人家城里姑娘条件多好,咋能看得上她呢!”

翠红听到这话,脚就像被钉在了地上,怎么也挪不动,手里的竹篮仿佛突然变得千斤重,都快攥不住了。孙建军确实有好些日子没来了,上次通电话还是五天前的事儿,当时孙建军在电话那头说:“我妈身子不大舒服,这几天我得多照看照看。”从那之后,就没了音信。她心里不是没犯过嘀咕,可总觉得孙建军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可经王婶这么一说,心里就像塞进了一团乱麻,越想越乱,越缠越紧。

“红姐,你咋在这儿站着呀?”翠仙从后面追了上来,手里还拎着刚编好的小竹篮,看着翠红一脸担忧地问,“娥姐让我来叫你去她家,说是果园里的活儿得搭把手……红姐,你脸色咋这么白呀?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翠红赶紧把竹篮往身后藏了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啥事儿,可能就是早上起得太早了,有点头晕。你先去娥姐家吧,我……我把这饼送了就来。”

翠仙瞅着翠红不对劲,又瞥见老槐树下王婶那几个人正鬼鬼祟祟地往这边瞅,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是咋回事。她拉着翠红的胳膊,往旁边挪了几步,压低声音说:“是不是王婶她们又在说啥坏话了?红姐,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她们就爱扯这些没用的。”

翠红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声音带着哭腔说:“仙儿,建军他……他都五天没联系我了。王婶说看见他跟个城里女人在医院门口说话,你说……他是不是真的不想跟我处下去了?”

翠仙赶忙拍着翠红的背安慰她:“红姐,你可别瞎想啊!孙大哥不是那种人,说不定是他妈的病加重了,他忙得晕头转向的,没顾得上跟你说呢?要不咱现在就去镇上医院看看,不就啥都清楚了嘛?”

正说着呢,翠娥挎着个锄头从坡上下来了,大老远就喊:“你俩在这儿嘀咕啥呢?果园里的草都快把树苗给盖严实了,还不赶紧走!”等她走近了,瞧见翠红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又看看翠仙使的眼色,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把锄头往地上一放,拉过翠红的手说:“是不是王婶又在那儿放狗屁了?走,咱现在就去镇上,我倒要看看,孙建军到底是个啥情况!”

翠红还在犹豫:“可……可要是真像王婶说的那样,那多丢人啊……”

“丢啥人!”翠娥的嗓门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咱是正儿八经跟他处对象,问问情况咋了?要是他真跟别的女人好上了,咱也得弄个明白,不能稀里糊涂地受委屈!再说了,小远还在家眼巴巴地等着呢,你要是整天愁眉苦脸的,孩子看着也难受啊!”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翠红的软肋,她抬手抹了把眼泪,点了点头说:“行,咱去!”

三人先回翠红家,跟小远打了声招呼,又把竹篮里的饼重新包好带上——不管咋说,孙建军他妈病着,带点吃的过去总是没错的。翠娥还特意跑到自家鸡窝里,摸了十个鸡蛋,装在布兜里揣着。

去镇上的路可不近,得走上一个多小时。一路上,翠红都没咋说话,眼睛就盯着脚下的石子路,脑子里一会儿浮现出孙建军帮她修院墙时汗流浃背的样子,一会儿又冒出王婶说的那个“城里女人”,心里就跟被猫抓了似的,七上八下的。

翠娥看她这样,故意找话茬儿:“你还记得上次小远发烧不?建军大半夜的,刚下夜班,眼皮子都在打架呢,还硬撑着帮你把孩子背去医院。那一路上,他跑得气喘吁吁的,生怕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要是他真想跟你断,能对小远这么上心吗?”

翠仙也在旁边帮腔:“就是就是!孙大哥帮我修摊位的时候,我跟他说谢谢,他还说‘都是姐妹,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就冲他这话,他要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能对咱这么实在?红姐,你可别自己吓唬自己了。”

翠红听着,心里稍微松快了点,可还是有点没底:“可他为啥这几天都不跟我联系啊……”

“等会儿到了医院,你当面问问他!”翠娥拍了拍翠红的肩膀,给她打气。

好不容易到了镇上医院,三人先去住院部打听孙建军母亲的病房。护士站的小姑娘查了查记录,说:“孙建军啊,他母亲在302病房呢。这几天可把他累坏了,白天得上班,晚上就在这儿守着,饭都没好好吃几顿。”

翠红的心猛地一沉,原来他真的是因为照顾母亲才没联系自己,自己还在那儿瞎琢磨了这么久,心里不禁有点自责。

三人提着东西往302病房走去,刚到门口,就看见一个穿连衣裙的女人从里面出来,手里还端着个空饭盒。那女人确实长得白净,梳着齐肩发,看着挺斯文的。这不就是王婶说的那个女人嘛!翠红的脚步一下子就停住了,手心也攥得全是汗。

那女人看见她们,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迎了上来:“你们是找我哥的吧?我是他妹妹孙建梅,从城里过来的。”

“哥?”翠红、翠娥、翠仙三个人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孙建梅赶紧解释:“我哥怕我妈担心,没跟她说我来,就让我悄悄过来帮忙照顾。你们是……”

“这是翠红姐,跟你哥处对象的!”翠仙抢先开口,又指了指翠娥,“这是娥姐,我们都是一个村儿的。”

孙建梅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赶紧拉过翠红的手:“哎呀,原来是翠红姐呀!我哥天天跟我念叨你呢,说你人特别好,又会照顾人。这几天我妈病得挺重,他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妈,忙得脚不沾地的,连给你打电话的空都没有,还跟我念叨说怕你担心呢!”

正说着呢,病房里传来孙建军的声音:“建梅,水接好了没?妈要喝水。”

孙建梅赶紧应了一声,领着三人进了病房。孙建军正坐在床边,给母亲垫枕头呢,头发乱糟糟的,眼底下是明显的黑眼圈,衣服上还沾着点污渍。看见翠红她们,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个疲惫的笑容:“你们咋来了?”

翠红看着他这副憔悴的模样,心里的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她赶紧把手里的饼递过去:“我……我给你带了点葱花饼,你要是饿了就吃点。娥姐还带了鸡蛋呢。”

孙建军接过饼,眼眶也有点红了:“让你们操心了。这几天我妈一直发烧,还总说胡话,我得一直盯着,实在是没顾上跟你说,真对不起啊。”

“跟我说啥对不起呀!”翠红的声音带着哭腔,“是我不好,我不该听别人瞎嘀咕,还跟你生气……”

“别人瞎嘀咕啥了?”孙建军皱起了眉头。

翠娥在旁边就把王婶说的那些话一五一十地学了一遍,末了还加了一句:“孙建军,你也是的,再忙也得跟翠红说一声啊,你瞧瞧她这几天愁成啥样了,饭都没好好吃!”

孙建军听了,赶紧拉过翠红的手,一脸愧疚地说:“都是我的错,我光顾着我妈了,没考虑到你的感受。以后我再忙,也一定会抽时间跟你说一声,绝对不让你瞎担心了。”

这时候,孙建军的母亲醒了过来,看见翠红,虚弱地笑了笑:“你就是……建军常说的翠红吧?好孩子,让你受委屈了。”

翠红赶紧上前,握着老人的手:“阿姨,您可别这么说,是我该来看看您的。您就安心养病,以后我常来帮建军照顾您。”

老人点了点头,眼里含着泪:“好,好……建军能找到你,那是他的福气。”

孙建梅在旁边笑着说:“哥,翠红姐,你们俩别在这儿秀恩爱了,我妈还看着呢!娥姐,仙儿姐,你们快坐,我去给你们倒杯水。”

病房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翠红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看着孙建军疲惫却又温柔的眼神,心里暖乎乎的。

聊了一会儿,孙建军要去上班了,翠红说:“你去上班吧,这儿有我跟建梅呢,我们帮你照顾阿姨。”

孙建军有点犹豫:“这咋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翠娥接过话茬,“你就放心去上班,我们帮你盯着,等你下班了我们再回村。”

孙建军感激地看了她们一眼,又跟母亲和妹妹嘱咐了几句,这才匆匆走了。

翠红和翠仙帮着孙建梅给老人擦脸、喂水,翠娥则去食堂打了午饭,几个人分工合作,忙得有条不紊。孙建梅一边干活,一边跟翠红聊起孙建军:“我哥退伍以后,本来在城里找了个挺好的工作,待遇啥的都不错。可我嫂子走了之后,我妈就一直心里不痛快,身体也跟着不舒服。我哥放心不下,就辞了城里的工作,回镇上做护工了。他这人就是太实在了,有啥事儿都喜欢自己扛着,你以后得多劝劝他,别让他太累着了。”

翠红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我知道,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下午的时候,老人睡着了,翠红她们想着也该回村了,不然天晚了路上不安全。孙建梅送她们到医院门口,从包里掏出个红包塞给翠红:“翠红姐,这是我一点心意,你可别嫌少。我哥跟你处对象,我这个做妹妹的,也该表示表示。”

翠红赶紧推辞:“不行,这钱我不能要,你能来帮忙照顾阿姨,我已经特别感激了。”

两人推来推去的,最后翠娥说:“建梅,你这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翠红不能要。以后你常来村里玩,咱们都是一家人,就别这么见外了。”

孙建梅听了,也不再坚持:“那行,以后我肯定常去。翠红姐,要是我哥再敢惹你生气,你就给我打电话,我帮你收拾他!”

翠红笑着点头,心里甜滋滋的。

往回走的路上,太阳已经西斜了,金色的阳光把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翠红的脚步轻快了不少,嘴里还不自觉地哼起了村里的小调。

翠娥看着她这样,笑着说:“这下放心了吧?我就说孙建军不是那种人。你呀,以后可别再听王婶她们瞎说了。”

翠仙也跟着笑:“红姐,以后可千万别再被王婶她们忽悠了,她们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翠红点点头:“嗯,以后我再也不听了。其实仔细想想,也怪我自己,对建军太没信心了。以后我要跟他好好处,争取早点把事儿定下来,也好让小远有个完整的家。”

说话间,就到了村口。远远地就看见王婶还在老槐树下坐着,看见她们回来,立马凑了过来,假惺惺地问:“翠红啊,去镇上看孙建军了?咋样啊?那城里女人是不是跟他好上了?”

翠红看了她一眼,不卑不亢地说:“王婶,那是建军的妹妹,从城里来帮着照顾他妈的。建军这几天忙着照顾他妈,没顾得上跟我联系,让你操心了。”

王婶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支支吾吾地说:“哦……是他妹妹啊,我……我还以为是啥呢……”

翠娥在旁边接过话茬:“王婶,以后不知道的事儿,可别瞎猜乱说,免得传出去让人笑话。咱们都是一个村儿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别总说那些不三不四的话。”

王婶被说得脸上一阵热一阵凉的,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王婶的背影,翠仙笑着说:“这下看她还敢不敢乱嚼舌根了!”

翠红也笑了,心里的一块石头彻底落了地。她知道,以后的日子里,可能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闲言碎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她跟孙建军能好好的,姐妹们能互相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夕阳下,姑射山的轮廓渐渐模糊起来,平安村的炊烟又袅袅升起。翠红紧紧攥着手里的布兜,里面装着孙建军早上没来得及吃的葱花饼,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属于她的幸福,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