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 第493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1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3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16)

正月里的平安村,残雪刚刚化透,土路上还残留着些泥泞,仿佛是冬日不舍离去的痕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村里热闹非凡的氛围,因为今天,翠红家的“红远民宿”盛大开业。

村口的老槐树上,高高挂着喜庆的红绸子,随风舞动,仿佛在向全村宣告这份喜悦。孙建军特意从镇上请来的乐队,正精神抖擞地演奏着欢快的《喜洋洋》,那响亮的唢呐声,如同欢快的鸟儿,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轻盈地穿梭,飘得满村都是,给整个村子都增添了浓浓的喜气。

翠红身着新做的红棉袄,站在民宿门口,笑迎八方来客。这件红棉袄剪裁得体,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衬得她脸色格外红润。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绣花手帕,由于紧张,手心早已微微出汗。孙建军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精心梳理过的头发显得他比平时更加精神奕奕。他从后面轻轻走来,悄悄递给翠红一杯热水,温柔地低语:“别慌,有我呢。”话语虽轻,却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翠红略微紧张的心瞬间安定了几分。

小远穿着一身小红袄,像个喜庆的小福娃,手里高高举着个精致的小灯笼,那灯笼上画着可爱的卡通图案,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他欢快地穿梭在人群中,每见到一个人,就奶声奶气地喊着:“欢迎来我家玩。”那稚嫩的声音,如同春日里的第一声鸟鸣,清脆悦耳,惹得众人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

最先抵达的是村支书和刘老实。村支书手里稳稳提着一个红纸包,里面装着村里的心意——两百块钱,这代表着整个村子对翠红和孙建军的祝福。他满脸笑容,真诚地说道:“红啊,建军,这是村里的一点心意,祝你们民宿开业大吉,生意兴隆,往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刘老实也紧接着递过来一筐苹果,那筐里的苹果个个饱满圆润,色泽鲜艳,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他憨厚地笑着说:“这是果园里刚摘的,脆甜脆甜的,给游客当欢迎礼再好不过啦。”翠红赶忙热情地接过,一边往他俩手里塞喜糖,一边连声道谢:“谢谢支书,谢谢刘大哥,快进屋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没过多会儿,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来了,每个人都带着自家的心意。有的扛着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那是自家辛苦种植收获的成果;有的提着一袋袋金黄的面粉,仿佛带着阳光的味道;还有的搬来一坛坛自家腌制的咸菜,那浓郁的咸香气息,是家的味道。王婶也脚步匆匆地赶来了,她手里拿着一块刚织好的花布,布料上的花纹精美绝伦,色彩鲜艳却不失雅致。她笑着对翠红说:“翠红啊,这布给你铺在民宿的床上,保管好看!以后有啥活儿你尽管说,我这老太婆虽然没啥大本事,但随叫随到。”翠红满心欢喜地笑着道谢,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心里明白,以前王婶总爱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可如今变得如此热心,都是因为大家真切地看到民宿能给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就在翠红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翠娥从人群中费力地挤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红布包,脸上带着真挚的笑容。“红啊,这是我跟刘老实给你包的红包,一点心意。还有这个,是我婆婆连夜绣的平安符,挂在民宿里,能保平安呢。”翠红小心翼翼地接过平安符,只见上面绣着“吉祥如意”四个字,每一针每一线都细密均匀,看得出老人家花费了不少心思。翠红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说:“谢谢娥姐,也替我谢谢婶子。要不是姐妹们一直支持我,我哪能走到今天啊。”

乐队的演奏进入高潮,激昂的旋律仿佛点燃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孙建军见状,大步走到话筒前,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乡亲,非常感谢大家能来参加我和翠红的民宿开业典礼!这民宿能顺利开起来,离不开大家的帮忙,更多亏了周经理的旅游开发项目。我相信,以后咱们平安村会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也会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现在,我宣布,红远民宿,正式开业!”

话音刚落,鞭炮声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那清脆响亮的鞭炮声,如同热烈的掌声,为红远民宿的开业喝彩。小远兴奋得又蹦又跳,紧紧拉着孙建军的手,大声喊道:“爸爸,放鞭炮啦!”孙建军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他一把将小远抱起来,开心地回应:“对,放鞭炮,咱们的民宿开张大喜!”翠红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父子俩,心中满是甜蜜与幸福。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家,有疼爱自己的丈夫,可爱懂事的孩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生活在一起。

开业典礼刚结束,几波游客便提着行李,满面笑容地来到了民宿。他们都是周明的公司精心介绍来的,对这次乡村之旅充满了期待。翠红赶忙热情地领着游客去参观房间。每一个房间都被收拾得一尘不染,崭新的床单平整地铺在床上,散发着淡淡的洗衣液的香气。窗户上贴着翠仙精心剪制的窗花,那些窗花造型各异,有栩栩如生的花鸟,有寓意吉祥的福字,为房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氛围。桌上摆放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竹篮,里面装满了新鲜的苹果和村里特有的土特产,仿佛在向游客们展示着平安村的热情与诚意。“大姐,你们这民宿布置得真温馨,比城里的酒店舒服多了,满满的都是家的感觉!”一位游客忍不住赞叹道。翠红听了,心里更有底气了,她微笑着回应:“您放心住,有啥需要的尽管说,我们一定全力满足。”

中午时分,民宿的院子里摆上了几桌丰盛的农家菜。这些菜都是翠红和王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准备的,每一道都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炖土鸡色泽诱人,鸡肉鲜嫩多汁,汤汁浓郁醇厚;炒土鸡蛋金黄诱人,香气扑鼻;凉拌野菜清爽可口,带着大自然的清新;还有孙建军特意一大早去河里捞的鱼,被精心烹饪成红烧鱼,色香味俱全。游客们品尝着这些美味的菜肴,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一位戴着眼镜的游客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道:“这菜太香了,比我在城里吃的那些所谓的大餐好吃多了!下次我一定还来,还要带朋友一起来。”

大家正吃得尽兴,门口突然传来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红啊,在家吗?”翠红下意识地抬头望去,竟然是小远的奶奶,也就是她的前婆婆。前婆婆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提着一个布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局促与不好意思,正小心翼翼地往院子里瞅。翠红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立刻站起身来,快步迎上前去:“妈,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前婆婆缓缓走进院子,将布包递到翠红手中,说道:“这是我连夜织的被子,棉花是新弹的,特别软和,给游客盖,也给你和建军盖。以前是我不对,总是固执地想着让你守着,却没考虑到你的难处。现在看到你过得这么好,有个真心疼你的人,还有这么好的民宿,我也就彻底放心了。”

翠红接过被子,轻轻摸了摸,那柔软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前婆婆的心意。被子里还隐隐带着棉花特有的清香,她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妈,谢谢您。以前的事,都已经过去了,您千万别往心里去。以后,您就把这儿当成自己家,常来家里坐,我给您做您最爱吃的饺子。”

前婆婆轻轻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以后我肯定常来。小远呢?我都好久没见着我这乖孙子了,真想看看他。”翠红赶忙把小远叫了过来,小远像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前婆婆跟前,甜甜地喊了声:“奶奶。”前婆婆一把将小远抱起来,在他粉嫩的脸上亲了一口,疼爱地说:“我的乖孙子,又长高了,也更懂事了。”

周围的游客们目睹这一幕,都不禁点头称赞:“这家人可真和睦,住在这儿,心里头都觉得舒服。”孙建军也走了过来,他满脸笑容地给前婆婆倒了一杯热水,说道:“妈,您坐下吃点饭,尝尝翠红做的菜,都是您爱吃的。”前婆婆微笑着点点头,坐在桌边,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她终于明白,孩子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过去的那些执念,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下午,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前往姑射山爬山。翠红和孙建军则留在院子里,有条不紊地收拾着。前婆婆也没有离开,她主动帮着王婶一起洗盘子、擦桌子,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以后民宿要是忙不过来,就跟我说一声,我在家也没啥事,能帮衬一把是一把。”翠红听着前婆婆的话,心里暖烘烘的,她知道,这个家,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终于真正团圆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平安村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游客们从山上归来,手里拿着采来的野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一位游客走到翠红面前,真诚地说:“大姐,你们平安村真美,不仅风景好,人还特别热情。我们已经跟周经理说了,下次要带更多的朋友一起来。”翠红微笑着回应:“欢迎你们来,我们一定好好招待,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咱们平安村的魅力。”

送走游客后,夜幕渐渐降临,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在民宿的院子里。翠红和孙建军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目光落在挂在门口的“红远民宿”木牌上,心中感慨万千。“建军,你说咱们的日子,会不会一直这么好下去?”翠红轻轻地靠在孙建军的肩上,小声地问道。孙建军紧紧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而温暖:“会的,一定会的。有你,有小远,有乡亲们,还有咱们这充满希望的民宿,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月光下,桌上的平安符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一家人的幸福。翠红深知,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游客慕名来到平安村,领略这里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而她和孙建军,也会带着小远,用心经营民宿,让它成为平安村的一张亮丽名片,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让幸福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延续下去,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