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好好的回不去了 > 第821章 准备成立少年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就要看贾张氏的本事了。

陈伟在思考,丝毫没有看见,秦淮茹看他的眼神,秦淮茹想弄点钱,把房子给装修了。

她这几天,一直都在试探。

现在陈大力就是她秦淮茹的血包。

陈伟想的事情比较多,也没在意这些细节。

晚上,陈伟正常下班,骑着自行车就回家了。

另一边齐天的小公司组起来了,至于陈伟怎么给他生意,还要交接下。

没两天,陈伟去了别墅。

娄晓娥换了一个造型,带着一副金丝眼镜。

原本的蘑菇头也盘了起来。

再看赵小惠,抱着陈安,她烫了一个大波浪。

“爸!”听见赵小惠叫自己,陈伟一阵脸红,他这才多大,就被儿媳妇叫爸了。

尴尬的打了一声招呼,陈伟看着娄晓娥做什么去了。

要说管理,娄晓娥还凑合,带着金色眼镜,像是那么一副样子。

秦京茹肯定不行了,于海棠管理陈伟也感觉没问题,陈伟想着能不能让秦京茹在家带孩子,于海棠帮着娄晓娥,再一想,大院合伙做生意必败的bUFF,陈伟犹豫了,想了一会还是感觉让她们自己单干。

晚上,娄家,陈伟早就躺在床上了,娄晓娥还在拿着账本在对账。

陈安和毛毛虫一样,在床上爬,陈伟看她爬远了,就用手把她拉回来,小孩乐的咯咯笑,陈伟就问娄晓娥:“你什么时候对好?”

“这一页对了,就回来!”娄晓娥等了一会,翻身上床,把孩子拦在怀里说道:“怎么家里这么多钱,烦死我了,我爸说这些别人都没法弄,团队整理出来之后,每个月都要处理这么多东西。”

陈伟说道:“等陈才再大一点让他去算账,他脑子好,算的快!”

“你别让他算了,这小玩意不是好东西,拆他哥的自行车,不是我拦住,他哥打不死他算他命大!”

陈伟说道:“我感觉他是好奇,书本的知识没法满足他了,又没人陪着他下棋,比较无聊,不行我把他送中科院练两年,在红星小学上学屈才了。”

“送去也好,省的整天在家弄幺蛾子,几个孩子就他不省心!”娄晓娥要把陈才弄走了。

陈伟叹息一声:“我有点舍不得,毕竟才十岁,要不等两年,初中送去。”

“咱们家有车,你有什么舍不得,接回来就是了,反正车不用也是浪费。”

“我去联系转学。”陈伟准备把陈才送中科院去了。

娄晓娥这时候说道:“老二学习没问题,可是老大怎么办啊,指望老大接手这些生意,他算不明白,别看他现在订婚了,我都犯愁,这家业太大了。”

陈伟说道:“老大自己开心就行了,这些家业有人接着就好,他没那个本事,你让我怎么办?”

“老二自己能赚,等等看把,我希望老大能考上中专!”

“还是读高中考大学!”

“你别闹了,老大考不上大学!”

“先考高中再说吧!”

“唉,不知道惠惠和安安以后怎么样?是和老大一样笨,还是和老二一样聪明。”

陈伟看着安安,惠惠陪着姥姥睡觉去了,陈才陪着娄半城。

娄半城屋子里面,大资本家娄半城正在吹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听的陈才是一愣一愣的,陈才虽然聪明,因为年龄小,真假不一定能分辨出来,就当是真的了。

陈工这屋,赵小惠,拿着卫生纸,帮陈工擦干净,然后说道:“我感觉你好像又长大了,你是不是长高了?”

陈工没感觉,就说道:“姐明天再看把!”

赵小惠把卫生纸收拾好了说道:“我感觉你长大了,不能再长了,你再长下去,姐有点害怕了。”

闻着赵小惠身上,肥皂水的味道,陈工很快睡着了。

没两天,春雨如油,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陈伟打了报告,让陈才去中科院上学去。

红星小学的课程对陈才来说,是浪费。

这边给的回执,九月一号可以组建少年班。

历史上1977年才有少年班,不过1974年就有了这个想法和雏形。

对于教育问题,陈伟始终是关心的。

也就是在陈伟拿到回执没有两天的时间,公告出来了。

就是关于高考,与下乡的公告。

男孩子,年龄延期到21岁 ,女孩子延期到22岁。

也就说,只要你选择高考,顺利报名,22周岁之前,可以不用下乡。

同时有一份附属说明文件,就是现在正在下乡的知青,任何人不得阻拦返乡进行高考。

并且在全国省会城市,增加考点,这是一个系列的政策,陈伟仔细阅读了,和他给齐天他们看的初入不是很大。

这次备考,成为了蓄水池。

同时,五一时候放出的文件,就是放开部分私人工厂,也出现了征订意见,让群众投票写信说说自己的想法。

陈伟对这个事情,也有了解,他不好干预。

普通工人没钱开工厂,开工厂的第一桶金从什么地方来,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所以要征集意见。

这东西弄不好就是一个垄断,指望秦淮茹开工厂,秦淮茹没钱啊,借钱也没地儿去借。

家里房子能抵押几百?

所以现阶段,如何开办工厂,做到公平,这是一个大问题。

还有就是吸引外资,这些陈伟只是看看,不参与讨论,有后世的经验在,陈伟不能瞎折腾。

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

棒梗也在雨停之后,顺利转成正式工,工资47元,这还是依托时代的红利,刚定了工资标准不然没这么多钱。

有了钱,有了房子,棒梗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不过还有新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棒梗一个人没法开火做饭,在街上买着吃,太贵了。

棒梗这时候,就把自己家祖传的手艺炸酱面给学会了。

至于修窗户,秦淮茹先出的钱,等过几天,再讹大力就行了。

棒梗走了之后,晚上,家里四个女人方便太多了。

晚上上厕所,也不那么小心了。

贾张氏心中的石头也落地了。

现在出去多有面子,自己孙子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有光明的前途,正式工,单位分了房子,位置也好,孙子长相也不错。

一辈子的盼头,终于盼出来头了。

不过贾张氏还是有点心酸,要是老贾没死,东旭还在,自己家的日子,肯定过的比现在好的多。

目前,唯一让贾张氏担心的就是,秦淮茹和棒梗不管她了,她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已经干不动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