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灾劫命名成功……南北渎劫】

【现在请面对南北渎劫】

嬴政缓缓从床上站了起来。

他刚刚被这南北渎劫搞沉默了, 但现在还不是沉默的时候。

大秦现在是处于洪水飘摇中,他们必须赶快想出方案,带领大秦度过此劫。

刘邦已经派兵极力去挽回南北渡劫造成的破坏,以及大秦人的生命,甚至刘邦自己都已经亲自出手。

嬴政根据系统给的信息,思考应对方针,战略。

这次的南北渎劫,是长江与黄河共同泛滥,集中的地区目前还是中下游。

大秦目前遭受农业区受灾,粮食绝收、交通断绝。

虽然这几年大秦有了杂交水稻,建立粮仓,有了些粮食储备,但问题是修行者吃得多,大秦在培养修行者上就消耗了许多粮食。

政府目前的救灾体系难以兼顾南北,马上就要形成南北饥荒。

想要解决这次南北渎劫,就必须从这两条母亲河下手。

长江太宽了,对于目前的大秦来说并不好治理,所以嬴政准备先从黄河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大秦在长江的人口并不多,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

在历史中的黄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巨量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平原。

一旦决堤,洪水裹挟泥沙迅速淹没农田和城市,且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洪水往往形成大面积漫流,改道频繁,很难治理。

黄河流域主要问题便是水土流失,长江流域也是同样。

森林砍伐使两河流域失去水源涵养功能,也加剧了此次的地灾。

水土流失问题好像都是从近代以来出现的,但我国自古以来生态都不是特别的好。

一切的原因是柴,森林砍伐的原因是需要柴。

“柴米油盐”中柴排在第1位,柴这种东西,在古代极为重要,是古代人民生存的基本。

为了柴自古以来的人更是砍出了黄土高原。

按照原本来说,大秦时期的树木应该是够用,虽然经历了春秋战国,但中原地区的树木依旧繁多。

但是大秦经历了东瀛战争,那时候的东瀛还处于冬季,即由于是灵气世界生态比大秦世界更加严峻,为了在东瀛战争的胜利,大秦在那时便消耗了许多的树木。

那些消耗的树木加快了大秦黄土高原的形成,就算嬴政原本打算治理,但也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的嬴政准备干回封建王朝的老本行依赖人力筑堤,兴修水库。

虽然人力筑堤解决不了恶性循环,但目前来说是解决大秦现在面临问题的最好方案。

当然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大秦目前实力还是不够,不足以支撑让大秦建造小浪底这样的水利工程。

从黄河中下游筑堤肯定是不可能的,那里目前的洪水泛滥太强了,目前决定从上游开始筑堤。

周朝时期的堤防如今已经被冲破,面对如今的灾劫,大秦必须对黄河进行改道,将其引到更低洼的区域。

综合方案下来,大秦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先救,再治,后开发”的方针。

先把大秦的人民从这场灾劫中救出,尽最大可能减少大秦伤亡经济上的损失,随后再举全国之力去治理黄河,之后再治理长江,最后慢慢将两河开发。

在东瀛世界之后,嬴政便已经获得了购买蜕凡境界的权限。

【蜕凡初期,价格:1万】

【蜕凡中期,价格:1万二千】

【蜕凡后期,价格:1万五千】

为了应对此次灾劫,嬴政将国运积分的国库大开。

嬴政已经做好了平定这次灾劫消耗大量国运的准备。

大量的大秦武将开始突破蜕凡。

原先的大秦五位蜕凡全部来到后期,小部分的秦汉名将来到中期,大部分的校尉都在初期。

众多蜕凡与筑肉拼尽全力对中下游的平民展开救援,有不少锻体修士在这场救援中牺牲,甚至其中也不乏有筑肉境修士。

没有人去在乎这场救援牺牲的值不值,没有人去在乎以修士的命换凡人的命值不值,没有修士躲避这场灾劫。

他们是大秦人,大秦人没有仙凡有别,只有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永远听从大秦的领导。

这场救援持续了整整8个月,最终不是将人救完了,而是没救的人都已经全部死了,能救的人都是仔细,仔细,再仔细找到的活人。

伤亡都还没有统计,在救援完毕的4个月以前,大秦便展开了治水。

刘邦深知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以郑国为核心,展开了一场治水行动。

全国挖土挖石,将土提与石提结合,让土灵根与水灵根一起筑堤,其他灵根者则全部去挖土挖石准备材料。

凡人则是到其他地方继续种田,为前线的战士提供粮食。

大秦的蜕凡者更是开始了挖山筑堤,将大秦内的不少大山挖平。

这一场南北渎劫足足持续了20年,其造成的影响,让汉武帝之前的皇帝都在为其操劳。

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大秦内的贫困户大规模增加,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全国凡人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