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三千将士齐齐跪倒,甲胄与地面撞击的声音震得大地微微颤抖,哭声瞬间冲破了军营的沉寂,与呼啸的北风交织在一起,悲怆不已。
这些在战场上从不畏惧生死的汉子,此刻却哭得像个孩子——他们不会忘记,卢象升率领着天雄军,在宣大边境一次次击退清军的入侵,正是这位“忠勇冠三军”的总督,用自己的身躯为大明的北疆撑起了一片天。
张好古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将士,声音陡然变得坚定:“卢公虽死,但他的忠魂不灭!今日,我们在这里悼念卢公,明日,我们便要拿起兵器,继承卢公的遗志,誓与清军血战到底,保卫大明的河山!”
他拔出腰间的佩刀,高高举起,刀身在残阳下闪着凛冽的寒光:“愿随卢公之志,战死沙场者,随我一同立誓!”
“愿随卢公之志,战死沙场!”“愿随卢公之志,战死沙场!”
三千将士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震得黄沙漫天飞舞。那声音中,没有了之前的悲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香案上的清香依旧袅袅,卢象升的英名,如同这不灭的香火,永远留在了将士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日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精神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护国军,三五成群,或分散,或集合,遇到落单的清军士兵,三五人互相配合,绝不放过这落单的倒霉蛋。
遇到成队的清兵,就集合一起吃掉,什么陷阱,地雷,冷枪,只要能用到的杀敌方法,几乎都用上,让清军在这大青山一段是寸步难行,搞得尚可喜是欲仙欲死。
送粮的,送信的,一旦到了青山关这段,无不心惊胆战,这地方就是清军的鬼门关一样,九死一生。
有心换条路走,可是附近都是茫茫大山,青山关,绕不开的鬼门关。
青山关里的清兵也试图打掉护国军,可是不管是倾巢出动,还是小股试探,就没从护国军那里占过便宜,最后不得不龟缩在关城里,不敢出洞。
从别的地方调兵过来吧!还没有,不论是占了大便宜的两路侵入大明腹地的两路清军,还是后方的皇太极,都抽不出兵力来和护国军作战,虽然进了关内的左右两路清兵,看起来势头正猛,却也是强弩之末了,一个不小心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皇太极也是虚张声势,要是关宁军有气魄,全军出击,皇太极就只能远遁山林,回到老家去,可是关宁军如同无牙的病虎一样,只能被动挨打,却无半分气魄去决战皇太极。
大明的各路勤王军队,也纷纷向京城靠拢。对于李自成部,张献忠部,也顾不上了,任由其做大。其间有一支队伍,是一女将所率领,乃是有名的广西狼军。
十二月十二日,华北平原寒风如刀,枯草连天。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左翼军自长城入关后,一路向南疾驰,兵锋直指冀南腹地。当大军推进至直隶威县南古城时,多尔衮下令扎营休整,此处距山东临清仅百里之遥,既是冀鲁交界的要冲,亦是运河西岸的战略支点。
营帐连绵数十里,炊烟与寒雾交织,女真骑兵的马蹄印在冻土上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斥候如游隼般四出探查,整个南古城弥漫着山雨欲来的肃杀之气。
多尔衮驻帐内,案上摊开的舆图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此次南侵,清军兵分左右两翼,右翼由岳托率领攻掠河南,左翼则由自己统领,目标直指山东——这片明朝的漕运命脉与财赋重地。
威县休整期间,清军截获少量明军塘报,得知关宁军一部已自山海关内调,正沿运河布防。
多尔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深知明军虽人数众多,但指挥涣散、互不统属,尤其是崇祯朝后期的边军,早已不复当年九边精锐之勇。
此时,关宁军将领候拱极、刘肇基正率领三千余兵力,自临清北上驰援广平府。这支军队堪称明军少有的劲旅,士兵多为久历沙场的边军老兵,配备有三眼铳、佛郎机等火器,还有少量重装步兵列阵。
候拱极身经百战,深知清军骑兵的冲击力,一路行军格外谨慎,令士兵逢村扎营、遇河设防,同时不断派遣塘兵向后方巡抚山东的颜继祖与监军太监高起潜传递军情。
据《巡抚山东颜继祖谨题为塘报夷情事》记载,明军行至丘县(今河北邱县)境内时,探马回报“虏骑数千已过威县,正向丘县方向移动”,候拱极当即下令在新庄村落脚,依托村庄房屋与沟渠构筑简易防线。
新庄村地处平原洼地,四周有稀疏树林与灌溉沟渠,村落房屋多为土坯结构,虽不足以抵御重炮,但可有效阻滞骑兵冲锋。
候拱极与刘肇基迅速部署兵力:刘肇基率领一千五百名步兵,依托房屋墙体设置铳眼,排列三眼铳阵;候拱极则亲率五百名骑兵埋伏于村东树林,作为机动兵力;剩余士兵则在村落外围挖掘浅壕,设置拒马与鹿角,形成内外两道防线。
明军士兵们深知此战关乎运河防线安危,个个神情凝重,迅速擦拭火器、检查甲胄,等待清军到来。
清军左翼前锋部队在都统准塔的率领下抵达新庄村村外。准塔见明军已占据村落设防,并未贸然进攻,而是先派少量骑兵试探。
清军骑兵呼啸着冲向村外浅壕,明军铳手居高临下,三眼铳轮番射击,铅弹呼啸而出,清军骑兵纷纷落马。准塔见状,意识到这支部队并非不堪一击的地方团练,而是装备精良的边军,当即下令停止试探,派人向多尔衮求援。
次日黎明,多尔衮亲率主力赶到新庄,清军兵力增至两万余人,营帐从村外一直延伸至数里之外。
多尔衮登上村西高地观察明军防线,见明军依托村落布防,火力密集,但兵力有限,当即定下“围三缺一”的战术:以主力部队从东、南、北三面发起猛攻,留西面缺口,引诱明军突围,再以骑兵在野外追歼。
辰时三刻,清军进攻号角吹响。数万清军如潮水般涌向新庄村,北面清军步兵推着楯车逼近浅壕,试图填埋沟渠、推倒拒马;南面则以骑兵为主力,轮番冲击明军防线薄弱处;东面清军则利用树林掩护,隐蔽接近村东阵地。
明军凭借房屋与壕沟顽强抵抗,三眼铳的轰鸣声、箭矢的破空声、士兵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
刘肇基身先士卒,手持斩马刀立于村口,斩杀数名突破防线的清军士兵,明军士兵见状士气大振,铳炮齐发,清军第一轮进攻被击退,村外留下数百具尸体。
多尔衮见正面进攻受阻,下令改变战术,集中火炮轰击村落东北角的房屋。清军携带的红衣大炮威力惊人,土坯房屋在炮火中轰然倒塌,明军防线出现缺口。清军士兵趁机蜂拥而入,与明军展开巷战。
新庄村内街巷狭窄,清军骑兵无法展开,只能下马步战,明军士兵凭借地形熟悉,与清军逐屋争夺,刀光剑影中,双方伤亡都在急剧增加。
激战至午时,候拱极见东北角防线即将崩溃,当即率领村东埋伏的骑兵冲入战场,试图封堵缺口。关宁军骑兵果然勇猛,手持马刀如旋风般砍杀,清军步兵一时难以抵挡,缺口暂时被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