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影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三个一模一样的平安扣,绿莹莹的,透着光。

“给你的。”他分给林凡和吴涛,“前两天雕的,保平安。”

林凡把平安扣攥在手里,温温的,像块小暖炉。他举起酒瓶,对着月亮晃了晃:“敬咱们,敬这巷子,敬以后的日子。”

“干杯!”

三个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巷子里荡开,像个温柔的句号,又像个崭新的开头。

日子还长,谁知道明天会有啥新鲜事?

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这条热热闹闹的巷子,就啥都不怕。

李叔在店里待了小半年,雕出来的玩意儿越来越俏。不光是街坊邻居来求个平安扣、小摆件,连城里那些古玩店的老板都闻着味儿来,说要跟林凡长期合作。

“小林,你看这单子。”李叔把个笔记本推过来,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订货信息,“城南那家‘聚宝阁’,想要套十二生肖的玉佩,给的价钱不少。”

林凡正给新来的原石编号,闻言凑过去看了看:“叔您看着安排,别太累着。”

他指了指角落里堆着的木料,“上次给您弄的紫檀木,雕几个笔筒试试?有熟客点名要。”

李叔眼睛一亮:“行啊,紫檀木的纹理活泛,雕出来肯定好看。”

他转头喊正在给原石喷水的小姑娘,“丫丫,去把爷爷的刻刀拿来,咱今儿试试新料子。”

丫丫脆生生地应着,小短腿跑得飞快,从工具箱里翻出套锃亮的刻刀。这孩子跟着爷爷在店里待久了,也懂了些门道,谁来买石头都敢搭句话,嘴甜得像抹了蜜,成了店里的“吉祥物”。

正忙得热闹,门口的风铃“叮铃”响了。进来个穿校服的大姑娘,背着个帆布包,怯生生地站在柜台前,正是之前来求平安扣的那个小姑娘——后来林凡才知道她叫晓梅,她妈妈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今儿特地来道谢。

“林老板,李爷爷。”晓梅从包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双纳得整整齐齐的布鞋,“这是我妈给您做的,说谢谢您上次的平安扣,戴着心里踏实。”

林凡接过布鞋,针脚密得像模子印出来的,鞋面上还绣着朵小小的莲花。

“替我谢谢阿姨,这手艺真地道。”他往晓梅手里塞了块刚切出来的翡翠边角料,“拿着玩,回去让你妈磨个戒面,戴着好看。”

晓梅红着脸收下,又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我……我想跟李爷爷学雕刻,周末来帮忙,不要工钱,管顿饭就行。”

李叔正给紫檀木画样,闻言愣了愣:“你这孩子,不专心念书,学这干啥?”

“我妈说,多门手艺多条路。”晓梅攥着笔记本,指节都发白了,“我看李爷爷雕的东西特别好看,想学着给我妈雕个寿星佬。”

丫丫在旁边搭腔:“爷爷,让她学吧,我可以教她磨石头!”

李叔被逗笑了,摸了摸丫丫的头:“你个小不点,还知道教别人?”

他转头看晓梅,眼神软了下来,“想学也成,周末过来吧。先从磨石头学起,手稳了才能拿刀。”

晓梅眼圈一下子红了,连连鞠躬:“谢谢李爷爷!谢谢林老板!”

打那以后,每个周末晓梅都来店里。一开始笨手笨脚的,磨石头能磨到手指头,后来慢慢熟练了,不光能把原石磨得光溜溜的,还能照着样子雕个简单的平安扣。

吴涛总爱逗她:“晓梅,啥时候给哥雕个龙牌?要威风点的!”

晓梅脸一红:“等我学好了就给你雕,雕个最威风的!”

这天傍晚,林凡正算着账,吴涛风风火火地跑进来,手里举着张报纸,嗓门大得能掀了房顶:“凡哥!你快看!李叔上报纸了!”

报纸头版印着李叔雕玉的照片,标题写着“老匠人重操旧业,小巷里雕出大乾坤”。记者写得情真意切,说李叔的手艺里藏着老辈人的讲究,雕出来的东西有“魂”。

李叔拿着报纸,手都在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突然抹了把脸:“这辈子没想过,老了老了还能上报纸。”

丫丫凑过去,指着照片里的爷爷咯咯笑:“爷爷,你上电视了!”

正说着,巷口来了辆小轿车,下来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提着个果篮,径直往店里走。

李叔看到他,手里的报纸“啪”地掉在地上,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爸。”男人声音有点哑,把果篮往柜台上一放,“我来接您回家。”

林凡这才知道,这是李叔的儿子,之前在外地打工,听说父亲上了报纸,特地赶回来的。

“我不回去。”李叔别过脸,声音硬邦邦的,“我在这儿挺好,有活儿干,有朋友,比跟你强。”

“爸,以前是我不对。”男人眼圈红了,“我不该跟人瞎合伙,赔了钱就躲着您。我现在在工地包了点活儿,能挣钱了,您跟我回去,我养您。”

丫丫拉着李叔的衣角:“爷爷,爸爸说要给我买新书包。”

李叔看着儿子,又看看孙女,嘴唇动了动,突然叹了口气:“我回去也行,但这活儿得接着干。小林这儿待人实诚,我不能撂挑子。”

林凡赶紧说:“李叔,您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这儿永远给您留着位置。”

男人对着林凡深深鞠了一躬:“林老板,谢谢您照顾我爸。以后您这儿有啥活儿,尽管找我,搬石头、运料子,我啥都能干,不要钱。”

“客气啥。”林凡拍着他的肩膀,“都是街坊,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那天晚上,李叔没走,说要把手里的活儿收尾。男人就坐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递块抹布,爷俩没说多少话,可那股子热乎劲儿,连傻子都能看出来。

吴涛端着盘花生过来,往男人手里塞了瓶啤酒:“大哥,以前的事别往心里去。李叔嘴上硬,心里一直惦记着你。”

男人喝了口酒,眼眶更红了:“我知道,是我混,让我爸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