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风大,二柱子非要放风筝,举着花盘风筝跑了半天,风筝倒是飞起来了,却一头扎进了王大爷的磨坊顶上,挂在风车叶子上,转得跟个花陀螺似的。

“我的风筝!”二柱子急得直跳,“王大爷!帮我拿下来呗!”

王大爷正在磨坊里磨玉米,听见喊声探出头:“你这风筝咋跟个花圈似的?”他踩着梯子把风筝拿下来,风筝尾巴缠在了风车上,扯得稀烂。

二柱子看着断了尾巴的风筝,眼圈一下子红了:“蓝溪姐还没看呢……”

林凡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咱再扎个新的,比这个还好看。”他捡起地上的风筝布,“用这块红布当尾巴,飞得更高。”

傍晚收工,林凡坐在石凳上编竹篮,二柱子蹲在旁边补风筝,俩人谁都没说话,院里只有竹条和针线的声音。天边的云彩红得像块烧红的铁,林凡突然想起蓝溪临走时,辫子上的蓝带子在夕阳下飘,像根没系紧的风筝线。

“凡哥,”二柱子突然开口,“蓝溪姐回来的时候,我把《茉莉花》吹顺了,她会不会夸我?”

“肯定会。”林凡手里的竹条转得飞快,“说不定还会给你做新笛套。”

二柱子嘿嘿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跟院里的南瓜花似的。

夜里,林凡躺在炕上,听见二柱子在院里吹笛子,《茉莉花》吹得还是跑调,却比白天稳了些,像憋着股劲。他摸了摸身上的蓝布衫,布料软软的,带着点阳光的味道,心里头突然踏实了不少。

这日子啊,就像二柱子的笛子,虽然偶尔跑调,却总有股往上使劲的劲儿。等蓝溪回来,听着顺溜的《茉莉花》,看着新扎的风筝,说不定比以前更热闹呢。林凡想着,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墙上挂着的竹篮上,亮闪闪的,像撒了把碎银子。

鸡刚叫头遍,林凡就被二柱子的哭声吵醒了。这小子不知做了啥梦,在炕上“呜呜”的,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林凡披件衣裳过去,见他攥着那串贝壳手链,眼泪把枕头洇了个圈。

“哭啥?”林凡拍他后背,“梦见蓝溪揍你了?”

二柱子揉揉眼睛坐起来,抽抽搭搭的:“梦见她不回来了……说镇上的花比野菊花好看,笛子比我吹得好……”

“瞎琢磨啥。”林凡把他的笛子扔过去,“赶紧起来练,等她回来吹跑调了,才真不搭理你。”

早饭时,二柱子扒着粥碗,突然说:“凡哥,咱编点竹蜻蜓吧,镇上小孩都爱玩,能换钱买糖,等蓝溪姐回来给她捎两斤。”

林凡被粥呛了一下:“你倒会盘算。”他往二柱子碗里夹了块腌萝卜,“先把竹条劈匀了再说,别编出来跟瘸腿蚂蚱似的。”

俩人在院里忙活了一上午,竹蜻蜓编了一小筐,绿的红的插在一起,倒像丛开疯了的野花。二柱子举着个黄竹蜻蜓跑,被竹片划了手,血珠冒出来跟小红豆似的。“没事没事。”他往裤子上蹭了蹭,“比摸鱼被虾夹着轻。”

林凡翻出蓝溪留下的凡士林,往他手上抹了点:“跟你说多少回,劈竹条得戴手套。”他从屋里找了双旧手套,往二柱子手上一套,大得能塞俩拳头,“凑合用,别再划着。”

中午小花来送菜,见院里堆着竹蜻蜓,拿起一个转了转:“编这干啥?当柴火烧都嫌细。”

“能卖钱!”二柱子举着竹蜻蜓喊,“镇上小孩肯花两分钱买一个!”

小花撇撇嘴:“吹牛,我才不信。”被林凡笑着推了一把:“去告诉你娘,晚上来吃玉米饼,我多烙两张。”

下午林凡带着二柱子去镇边摆摊,刚把竹蜻蜓摆开,就围来几个半大孩子。“这个绿的咋卖?”一个胖小子指着竹蜻蜓问,眼睛瞪得跟院里的蝈蝈似的。

“两分钱一个,三个五分钱。”二柱子学着镇上小贩的样子吆喝,声音有点抖。

胖小子掏出个铜板,买了个红竹蜻蜓,举着跑了,转得“嗡嗡”响。没一会儿,竹蜻蜓就卖了大半,二柱子数着铜板,乐得嘴都合不拢:“凡哥你看!真能卖钱!”

路过布店时,林凡停住脚,里面挂着块浅粉色的布,比蓝溪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亮堂。“老板,这布咋卖?”

“一尺三分钱。”老板抽着旱烟,“要给媳妇扯?这花色俏得很。”

林凡的脸腾地红了,扯了三尺布卷起来:“给……给我妹的。”他付了钱往回走,布卷在手里烫得像块小火炭。

二柱子跟在后面,突然说:“这布适合蓝溪姐,比镇上小姐穿的洋布好看。”被林凡瞪了一眼:“小孩家懂啥。”

回到院里,二柱子数着铜板,突然“哎呀”一声:“忘买糖了!”他攥着铜板就要往镇上跑,被林凡拉住:“明天再去,先把剩下的竹蜻蜓编完,不然不够卖。”

夜里编竹蜻蜓时,二柱子突然吹起了《绣荷包》,调子居然没跑,顺得能跟着哼。林凡抬头看他,月光照在二柱子脸上,比平时正经了不少,倒不像那个总闯祸的愣小子了。

“吹得还行。”林凡往竹蜻蜓上缠红布条,“比上周强十倍。”

二柱子咧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我每天天不亮就练,嘴都吹麻了。”他突然压低声音,“凡哥,你说蓝溪姐会不会在镇上听别人吹笛子?”

林凡手里的红布条缠错了地方:“听就听呗,谁能比你吹得实在。”他把缠错的布条解开重缠,“用心吹的调,比啥都中听。”

二柱子没再说话,只是拿起笛子继续吹,《绣荷包》的调子在院里飘着,混着竹条的“沙沙”声,比任何时候都顺耳。林凡看着手里的浅粉色布卷,突然觉得,等蓝溪回来穿上这布做的新衣裳,说不定比镇上所有的姑娘都好看。

风里带着竹片的清香,还有二柱子没跑调的笛声,林凡摸了摸兜里的铜板,盘算着明天再编点竹灯笼,等蓝溪回来,晚上能提着去河滩,比那只会发光的兔子风筝还亮堂。

这日子啊,就像手里的竹蜻蜓,看着不起眼,转起来却有股往上飞的劲,攒着攒着,就把念想都攒成了亮堂堂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