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村的路上,方平安跟程主任解释道:“程主任,你放心,在崔村公社,所有下放人员以及知青,我新村先挑!”
“我挑完了剩下的才是公社与其他大队挑,而且即便是分到了其他大队或者农场,说句不好听的话,整个公社都得给我几分面子。”
“在哪儿我都能照顾的到!”
然后又简单说了这两年在这边发展的状况。
等到了村里,程主任看到了现在新村的规模,建筑,以及人数,才明白了方平安说的话是真的。
而且新村里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精神奕奕的,就没有一点下放人员那种悲苦的样子。
回了新村,老规矩,食堂造饭迎接新村民,另外让老白去隔壁八家大队打声招呼,新村又要建夯土房子了,有活干,速来给工分加包饭!
程主任等人还在吃饭呢,从村口就来了一堆人,跑去哼哧哼哧的开始挖地基平地了!
这效率……
程主任都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新来的都住仓库综合楼二楼的临时宿舍,等夯土房建好晾干再搬进去。
而且新村虽说建的是夯土房,但也得先挖基槽,本来应该先铺碎石或碎砖,再夯入三合土,但新村这边直接用钢筋混凝土,然后再分层夯筑。
墙基还得铺油毡,地面还得夯三合土地面硬化,内墙抹草泥,外墙刷石灰水,墙体掺入碎瓷片提高强度,四角埋入竹筋与荆条……
可以说新村的夯土房,是这十里八乡最好的夯土房,那质量是杠杠的!
下午还带着程主任在新村转了转,让他好好看看新村现在发展的状况。
程主任看着如同大工地一般,干的热火朝天的村民们,由衷感慨的点了点头:“诶,还是你方平安厉害啊,到哪儿都能白手起家干起来,你这生活质量,一点都不比城里差,而且还自由。”
他已经看过新村的仓库了,那物资都塞满了,也明白自己的家人在新村绝不会受委屈饿着冻着,这才放下心来。
“方村长,谢谢你,我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我的谢意。”
“如果这次大风我能挺过去,以后但凡你有任何差遣,只管跟我提,只要不违法,哪怕你是要我的全部身家,但凡我程卫国皱一下眉头,我就是丫头养的!”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方平安也明白程主任是真心的,不过看样子他还有点悲观。
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程主任,不,程哥,你也别叫我方村长了,听起来疏远了,以后就叫我平安就行。”
“咱们之间还说这个?当年要不是你这边力保,我这新村也建不起来。”
“你亲人就是兄弟我的亲人,再说其他的就是看不起我了啊。”不说其他的,杨晓蜜的成分还是他帮着改的,杨晓蜜和热巴能够插班读书考大学,这机会也是他给的。
新村的发展,要不是有他在上面顶着,谁会让区里多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城中村啊?
那年头搞这些事情是有ZZ风险的,不是人人都敢做的。
所以他有难,方平安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的。
方平安就是这样,因为法律的关系,报仇那是不可能把人都给杀了。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程卫国眼圈发红,狠狠地点了点头。
后来继续聊天,方平安才知道这些干部下放的规律。
昌平区干校位于昌平区南部靠近小汤山附近,接收四九城市级机关下放干部,以农业劳动为主。大兴区干校安置文教系统人员。
各大高校的57干校初期设在延庆和密云以及平谷临时劳动点,据说年后还要搬迁。
文化系统干校位于通州和顺义,接收文艺界人士(如作家、演员)。
教育局干校,部分中小学教师下放至房山和门头沟山区。
这也是程主任运气好,刚好分到这边不远的地方,这才有机会把家人给托付到新村来。
真要是去了外地,那就鞭长莫及了。
方平安也跟程主任叮嘱了:“这大风,不知道得刮多久,反正有我方平安一口吃的,你家人就有一口吃的,放心。”
“另外,你们57干校里面什么状况我也不清楚,反正熬着呗,缺粮了也好缺药了也好,找人给我送个信儿,你也知道我不缺这些。”
“先熬下去,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方平安最怕他要是在干校里熬不下来嗝屁了,那就太悲哀了。
但他总不能说大风只刮10年吧?
程主任被方平安说动了,眼睛里又有了光彩。
晚上又单独招待了程卫国一顿,并给他喝了5钱药酒补一补,因为他的精神状态是真有点差,眼神里都有一股子死意,灰蒙蒙的,也不知道他是经历了什么。
方平安没有多问,这个年头,个人有个人的难处,方平安自然是想他能够留在新村的,但不可能,个人有个人的际遇和位置,这个并不以方平安的意志为转移。
他的功德轮能够护住新村这一两百号人,已经算是超频发挥到极致了。
去57干校要人?
不可能,而且指不定把程卫国原本的机遇给弄没了。
这是他的命,他的路,得自己走。
晚上,方平安又骑着三侉子把他送到了小汤山57干校那边,还给他塞了一大包腊肉土豆之类的土特产,还有一些参片备用。
并且方平安还给57干校门口站岗的同志与门卫都送了点腊肉,一条可有5斤重啊!一人还塞了一包烟,这叫礼多人不怪。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只要有事儿他们这些看门的能给他带个话,很多事儿就好办了。
方平安直说了,这程卫国是他哥,万一有啥事儿也不需要大家违反原则特别照顾,但希望派个人去隔壁崔村公社平安新村找他就行。
一听是平安新村的方村长,门卫眼睛都亮了,马上就跟他聊了起来。
其他人不知道,但新村在这一片那是大名鼎鼎啊,无它——有肉,有钱!
而且方村长丫仗义!
看来刚进去的那位干部,以后还是得多照顾一下。
这事儿也只是个插曲,因为离得近,方平安还经常骑车带着程卫国的家属去干校那边去探望一下,反正多带点土特产(腊肉鸡蛋咸鱼土豆干蘑菇蔬菜)就是了,这玩意儿还够不上受贿,而且送这玩意儿大家都喜欢,也适合在乡下下放劳动的状况。
一晃眼的工夫,就到了12月底。
22日,《Rm日报》传达了上面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上头发号召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九城红卫兵由此转向农村,成为运动主力,而68年底失业危机倒逼政策全面落地。
老三届——全部上山下乡。
棒梗这一次,也没逃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