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交税的部分,本来新办企业有两到两年半的免税政策,这个需要县割尾会批准,但平安新村食品厂,算是早就开过了,现在只是重开而已,便不能享受这个政策。
而食品加工类的税率(工商统一税+地方附加税一起)为10%左右,另外70年起又实行“利率包干上交”,实际征收中还常以实物抵税。
于是每季度新村食品厂向公社财税组报送《产品销售表》,报税再通过信用社转账。
反正先交税10%给国家,然后剩下的净利润上交大队公积金20%——新村就没有直属大队,都是挂在八家大队名下的,可以说新村本就是一个单独的生产队,只是有点小而已,所以直接自留。
但按照“利率包干上交”政策,公社统筹部分得上交20%,剩下的50%归企业留存。
这么算起来,按照现有生产标准,食品厂每年交税5580,给公社,新村只能留下?
再加上新村每年种地,打猎,养鱼等等收入,加起来,大概新村一年纯盈利才15万左右?
方平安叹了口气……
税好重啊!还是好穷啊……
谁能想到交完税了还得给公社交一笔?
但又能如何,继续办呗。
不行,还得再开发新产品!
难得可以正大光明的赚钱,得搞起来!
要是崔书记知道他心里所想的话,那恨不得把他吊起来打!
1969年,崔村公社粮食生产净收益28.93万,企业利润4.3万,总盈利33.23万!但总人数人,就算吧盈利全给发下去,这样算起来人均年收入才不到25块钱。
这是除开新村的数据,因为新村的特殊性,是有上面四九城割尾会单独部门核算的,不纳入公社的总收益数据中。
但你一个小小的新村,232人,一年能赚15万,人均相当于647块钱——你还不知足?
你她娘的是要上天吗?
反正新村食品厂收入的事情是被传开了,大家又一次大受震撼,特别是那些年利润只有两千块的村办工厂——
你让他们怎么看?
八家大队粉条加工厂,年产值7千块,净利润1千2……
南庄营大队豆腐作坊,年产值9千块,净利润1千5……
……
怎么看,我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
————————————————
6月以后,方平安就开始琢磨了,还能搞哪些产品?
坚果礼包,腊肉,咸鱼,干蘑菇山货,薯条薯片,爆米花,咸鸭蛋,皮蛋,十三香(产量有限),狼皮袄子帽子手套、书包、背包……
服装类的暂时不能搞,但吃的方面,防腐与密封包装成问题,还得搞机器去。
真空密封机,现在有这玩意儿不?
要有那玩意儿的话,肉制品大批量销售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别说腊肉熏肉咸鱼了,火腿肠都能给他干出来!
农副产品最麻烦的就是真空密封,防腐,包装,冷链,运输。
所以农民们,还有公社只能把这些副产品卖到指定收购的供销社与粮站,想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闹呢。
就说新村方便面的塑料袋包装,以及压缩饼干的密封包装,这都是方平安搭了不少关系,从清河化工厂那边搞来的指标。
以前有娄家留下来的那条线,而现在,是靠着李怀德在市割尾会那边请人搭的线,不然你一村办企业,谁踏马鸟你啊?
所有的生产指标都是有计划的知不知道?
不是产能问题,而是你没有指标,他们有产能也不能随便卖给你,一切看计划,看条子。
方平安跑到市里找李怀德那边打听了一下,国内的真空包装技术起源于40年代,50年聚酯、聚乙烯塑料薄膜开始用于真空包装,此后该技术逐步发展。
50-70年代,国内的食品机械工业有所发展,但主要以粮食加工(如面粉、大米、食用油)为主,食品真空包装设备较为初级,且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而非家庭或小型商用。
70年,食品真空包装设备可能主要由轻工业部下属的食品机械厂或部分国有食品加工企业生产,一听说想采购的是一个村办企业?
直接就给挂了电话,谁来了都不好使,这些设备市级的食品厂都不够用呢。
其实方平安有点想弄火腿肠,这玩意儿现在国内还没有,目前肉类农副食品主要靠腌制、熏制或者罐头工艺,尚未引入现代火腿肠的真空包装和高温杀菌技术。
方平安也有点蠢蠢欲动,但他不是学食品工业与机械的,生产线怎么调整,进什么设备,一点头绪也没有。
火腿肠本身的食品工艺没啥大问题,他有视频可以学,但包装问题解决不了。
并且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因为方便面与压缩饼干工艺已经交出去了,而且是在国内本就有的基础之上,所以他算不上独门。
而且在已经交出去了的基础之上,村办企业小批量生产,对于市场没有什么冲击,所以不会再出现之前食品总厂胡一帆打压的事情。
但如果他现在搞火腿肠……那事情就不好说了。
转了一圈,方平安只能压住心里的贪欲,回了村子。
这个时候还不是搞火腿肠的时候。
至于说午餐肉?
铁罐午餐肉倒是能做,但方平安去“考察”了一下市场,这玩意儿多用于军需、外交招待或特殊节日,普通百姓只有在重要场合(如招待客人)才会购买。
而且午餐肉虽然不需要肉票,但需凭罐头券购买,而且价格较高,普通家庭较少消费。
做这玩意儿,那纯纯的是给自己自找麻烦。
平民市场无法普及,还得跟军方与官方打交道,价格也不敢卖上去,我整它干啥?
于是,继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继续生产方便面、压缩饼干。其他的坚果腊肉也顺带的做一些,不过产量都不高。
看着村里账面上的钱,还有自己手里的钱,不能用来扩大生产,方平安很烦躁。
70年的十几万啊,不能扩大厂房,不能再明面上投资,他连存到信用社去都不敢,而且不知道干啥。
房子那只能说是看机会,佟掌柜那边很久也没收到合适的房子了。
这个年代啊,想赚钱?
没身份没关系的话,有本钱也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