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渐浓,京城的街道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告别郑勇后,一名小弟领着卫国穿梭于曲折的小巷,最终来到一处极为隐秘的小院前。

小院的外墙爬满了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若不是有人引领,很难想象在这繁华都市的一隅,竟藏着这样一处不为人知的所在。

小弟掏出钥匙,轻轻打开院门。

从外头瞧,小院显得颇为逼仄狭小,然而一踏入院内,却别有洞天。

主屋坐北朝南,三间规整的房子矗立其中。

东西两边各有一大间房,虽不算宽敞,但用来存放东西倒也足够。

屋内陈设简单朴素,散发着一股陈旧却安稳的气息。

小弟临走时,伸手指了指院子外面一块看似普通却能活动的砖,神色郑重地对卫国说道:

“卸完货之后,你就把钥匙放在这个洞里就行,保管稳妥。”

说完,他匆匆离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渐渐消散。

小弟走后不久,卫国也离开了小院。

回到旅社时,夜已深沉,旅社走廊里的灯光昏黄而微弱。

推开门,只见老婆文霞早已进入梦乡,均匀的呼吸声在静谧的房间里轻轻回荡。

卫国轻手轻脚地洗漱一番,褪去一身的疲惫,随后躺在文霞身边。

他望着熟睡中的妻子,心中满是柔情与牵挂,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妻子是他最温暖的依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晨曦透过薄薄的窗帘洒进屋内。

卫国便被身旁的文霞轻轻推醒,文霞睡眼惺忪,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你不是说今天去医院给我检查身体吗?赶紧起来,检查完身体我们就回去,在这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卫国一听,立刻一骨碌爬起来,睡意瞬间消散。

他深知妻子怀孕不易,此次来京城,为的就是给妻子做个全面检查,确保母子平安。

简单洗漱过后,卫国紧紧牵着文霞的手,朝着医院走去。

那个年代去医院看病,与后世大不相同。

在60年代,没有繁琐的排队、挂号流程,也无需抽血化验、拍片子等复杂检查。

人们看病时,医生只需把把脉,便能大致判断病号所患何病,这看似神奇的医术,实则是医生多年临床经验的沉淀。

卫国领着文霞来到医院,找到了内科诊室。

诊室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端坐在桌前,她神情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从容。

老太太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棉花,又用纱布仔细地缠绕了几道,形成一个简易的把脉垫。

文霞在老太太的示意下缓缓坐定,将手轻轻放在那本书上。

老太太闭上双眼,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文霞的脉搏上。

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在与脉搏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卫国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心中满是

疑惑。他暗自猜想,医生把脉时闭上眼睛,或许是为了排除外界干扰,更加用心地感受脉搏的跳动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缓缓睁开眼睛,也没多问什么,便拿起笔在处方纸上“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那流畅的书写动作,显示出她的医术精湛与经验丰富。

写完后,她将处方递给卫国,语气温和地说道:

“拿上这处方到药房去抓药,这是中药,一天服用一剂,一个疗程是一周。一周过后,再带她来检查。”

卫国接过处方,目光扫过上面的药名,只见有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续断、糯米、黄芩、砂仁等。

他心中不免担忧,急忙问道:

“医生,我老婆到底得的什么病?严不严重?”

老太太微微一笑,安慰道:

“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有点气血虚弱。这些药是养血安胎的,按时服用,很快就会好起来,不用担心。”

听了医生的话,卫国这才放下心来,不再多问,拿着处方朝着药房走去。

从医院出来后,正值饭点,卫国带着文霞来到国营饭店。

尽管当时正处于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但京城毕竟是京城,国营大饭店的饭菜品种依旧相对丰富。

卫国走到柜台前,毫不犹豫地买了十个肉包子,又点了一份色泽诱人的红烧狮子头、一份香气四溢的五花肉和一盘清爽可口的豆芽。

周围前来吃饭的人看到他们点的丰盛菜肴,不禁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甚至有人不自觉地咽着口水。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样一桌饭菜算得上是难得的美味。

卫国和文霞坐在餐桌前,细细品味着美食。

看着妻子吃得津津有味,卫国心中满是欣慰。

吃完饭后,他们又在街头转了转,买了一些木炭和篓子,还特意挑选了一个精致的药罐。

回到旅社,卫国便开始忙碌起来,他按照医生的嘱咐,小心翼翼地给文霞熬煮中药。

药罐里的水渐渐沸腾,浓郁的药香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熬好药后,卫国找来一个碗,将中药缓缓倒入碗中,轻轻吹凉,然后端到文霞面前。

或许是这中药具有安神的作用,文霞喝过药后,不一会儿便晕晕乎乎地睡着了。

看着妻子安然入睡,卫国心中牵挂起那一万斤大米的交易。

他稍作准备,便朝着存放大米的小院走去。

在进入小院之前,他警惕地用意识查看了四周,确保没有任何人窥视后,才小心翼翼地打开正房的门。

紧接着,他从自己的空间里放出一万斤大米。

这些大米是五十斤一袋,刚好整整两百袋。

卫国有条不紊地将大米码放整齐,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大米,他满意地笑了。

随后,他锁好门,马不停蹄地来到黑市勇哥的办公室。

卫国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走了进去。他面带微笑,说道:

“勇哥,钥匙给你,大米我已经妥妥地放到仓库里了,你派个小弟去查验查验吧。”

郑勇接过钥匙,递给身旁的一个小弟,小弟心领神会,快步离去。

没过多久,小弟便回来,朝着郑勇点点头,示意大米已经检查无误。

郑勇性格豪爽,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卫老弟,昨天晚上多有得罪,把你当成老客户了,你可别往心里去。”

说着,他拉开抽屉,拿出八千块钱和一万斤粮票,递给卫国。

卫国接过钱和粮票,看都没数,直接放进背包里,说道:

“我得在这儿住上一个星期,勇哥,等这批大米卖完了,再联系我。”

说完,他拿起郑勇桌子上的笔和纸,写下自己住的房间号,交给郑勇后便离开了。

大约过了一天,这天,卫国正在旅社里专心给文霞炖中药。

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卫国放下手中的活,起身打开门,只见门口站着的正是那天给自己带路的小弟。

卫国热情地将小弟往屋里让,小弟摆了摆手,

说道:“勇哥说让你有空过去一趟,找你有点事儿。”

小弟说完便要走,卫国急忙从口袋里摸出一盒华子,扔给小弟,说道:

“兄弟,辛苦了,拿去抽。”小弟接过烟,匆匆离去,回去给郑勇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