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 第373章 启用原厂车间主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区长的话音刚落,会场瞬间像炸开了锅,尤其是三位副厂长的反应最为激烈。

他们个个都有深厚的背景,做梦也没想到,新来的厂党委书记竟然直接解散了原来的领导班子,要重新任命人员。

尽管大家私下里牢骚满腹,但谁也不敢公开跳出来闹事——毕竟区长和农经委主任就坐在主席台上压阵呢。

卫国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压根没指望今天能有什么好结果。

当张区长宣读完各项政策后,他站起身朗声问道:

“所有政策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的话,咱们明天就开工!想来干活的,张区长刚才说了,发双倍工资!”

话音落下,他便宣布散会,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散会后,三位副厂长都没回家,而是各自前往自己的“后台”家寻求支持。

销售科长张美丽更是会没开完就提前离场,径直来到了姐姐家。

她的大姐夫肖恩是轻工业局局长,也是此次老市长竞选市长职位的强劲对手。

肖恩原本并不具备竞争市长的条件,但他的大哥是省政府的三把手,这层关系让他的竞争力大增。

肖恩兄弟俩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大哥家只有一个女儿;

肖恩的前妻当年生孩子时难产,当时医生判断胎儿是男孩,在保大还是保小的抉择中,肖恩一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小。

可命运弄人,胎儿是个女孩,大人也没能保住。

后来,肖恩结识了张美丽的大姐。

这位大姐不仅人长得漂亮,生育也很“争气”,结婚一年就为肖恩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从那以后,肖恩的事就是肖家的大事。张美丽家的事就成了肖恩的头等大事。

张美丽高中毕业后进入卧龙酒厂,干了一年销售后,第二年就当上了销售科长。

如今突然被莫名其妙地停职,她自然不甘心,一到姐姐家就又哭又闹。

大姐劝她:“别哭了,一会儿你姐夫就下班了,让他去问问情况。”

说话间,肖恩正好下班回来。

张美丽立刻在姐夫面前哭哭啼啼地把今天厂里的事说了一遍,可说完后却发现姐夫反应平平,她不由得恼怒地说:

“姐夫,我的事你是不是不放在心上?要不我让我姐跟你说?”

肖恩这才开口:

“美丽,你都干了两年销售厂长了,怎么还是这么毛毛糙糙的,一点都不稳重。

你们厂里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放心,那新来的厂长干不了多久。

我听生产厂长说,他连一粒粮食都没订购,上面也没拨一分钱,拿什么开工?

我还听说他就把罐装车间找人打扫了一遍,估计过几天就得灰溜溜地走人。

等他走了,你们自然就恢复原样了。”

就在张美丽在姐夫家哭闹的时候,生产厂长乔大志来到了市委书记家。

由于酒厂是老市长树立的标杆,市委书记不想让市长独揽所有功劳,

便不动声色地把乔大志安排到卧龙酒厂担任生产厂长,这样一来,老市长那个标杆的一举一动就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乔大志带了一件卧龙原浆酒,对市委书记说:

“书记,卧龙原浆已经不多了,我给您再拿来一件。

以后说不定就再也喝不到这么好的酒了。”

书记听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道:

“你也干生产厂长这么久了,上面不拨一分钱,你觉得这个新厂长能干多久?”

乔大志今天来就是想从书记这里探探口风,听书记这么一说,他心里就有底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因为书记还有别的事,乔大志便告辞离开了。

当三位副厂长各自忙活的时候,卫国和老宋也没闲着。

散会后,他们拎着一坛子空间生产的白酒来到了罐装车间主任刘大山的家,

刘大山夫妻俩在酒厂也干了好些年,就一个儿子在上高中。

也没买房子,一家人窝在酒厂分的两间职工宿舍里 。

夫妻俩住一间,另外一间是儿子的卧室兼厨房。

卫国和老宋他俩来时,刘大山夫妻俩正在干从外边领回来的兼职活。

看到新厂长和厂党委书记一起来到自己家。自己又在干外加工活刘大山不禁尴尬起来。

卫国就问刘大山:“刘主任,你夫妻俩干这个,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这个外加工的手工活挣不了多少钱,我俩一天到晚不停歇的干,一个月也就3000来块钱,够生活费。”

听后卫国有点愕然 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之前卫国就打听过,刘大山是退伍军人,性格耿直,和原来的领导班子关系不太融洽。

但他有技术,又能体恤下属,和工人们相处得非常好,深受大家爱戴。

当刘大山看到新的领导班子带着东西来看自己时,一时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是老宋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他问:

“刘主任,你打算怎么办?是走还是留?”

刘大山无奈地说:“我又没关系,也没别的技术,只会做酒。

咱们市里酒厂又不多,我能去哪里呢?只能还在这里干。”

接着,他又疑惑地问老宋:

“宋厂长,你说咱们明天都开工了,可酿造车间一粒粮食都没有,怎么开工啊?”

这时,卫国指了指桌子上的坛子,对老刘说:

“打开闻闻,你觉得这酒怎么样?有没有卧龙玉液原浆好?”

老刘疑惑地扒开坛子上的泥封,一股纯正的酒香立刻在屋里弥漫开来。

老刘从退伍后就一直在酒厂的罐装车间当主任,干了大半辈子,对酒非常熟悉。

闻到这么好的酒,他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这酒真好!比咱们的卧龙原浆好多了!”

听到这话,卫国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新的酒瓶和包装纸,对老刘说:

“你觉得这酒好,咱们就用这新酒瓶来罐装这种酒。

你要是留下来,还接着当主任,以后你的工资是原来的三倍,留下来的工人工资是原来的两倍。”

老刘一听,急忙说:

“我和工人们一样拿原来工资的两倍就行,不用三倍。

我这就去通知工人们,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明天开工,罐装车间肯定不会有缺岗的!”卫国和老宋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