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稍等,我得征求一下他意见。”
王云栋可是GJ高干,关注度很高的,稍微的举动,都会影响他声誉和国家形象。
所以,当说不当说,得特别慎重。
“王哥,你在看节目吗?”
“在看。”
“我可以说出你吗?”
“说吧,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挂断电话,两位主持人盯着唐琪。
“我的这位人生导师,是王云栋先生。”
“啊!王云栋?妈呀,不是我们想的那个人吧?”
“我说妹妹,你是要把我们吓出心脏病来?”
两位主持人睁大眼睛。
“是他。”
可唐琪却云淡风轻。
大夏国最年轻的部长,也是现任的国家公安部长!
“我们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的运气会这么好?大人物一遇一个准?
而我们却一个都没遇到?”
女主持人皱着眉,假装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样子。
“谁说你们没遇到?”
唐琪嘴角掀起,笑看着他们。
“我们遇到谁啦?”
两位一脸不解。
“远在天边,你们这不是遇到我啦?未来的商业巨子。”
唐琪眨巴着眼睛,歪着头,下巴微微仰起,那样子,骄傲又调皮。
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她还是个刚成年的大孩子。
两人一愣,立马反应过来,“啊!是我们口误,口误。
这么大的人物站在眼前,还说没遇到?”
两人腹诽,……妹妹你还真是不谦虚?
“哈哈哈,开玩笑的,可别说我不谦虚啊?”
“哎,是我们有眼不识……,不不不,是我们灯下黑了,黑蒙了。”
“对对对,黑蒙了。”
不愧是名嘴,很快把话圆过去了。
“说说吧,你跟王云栋先生的相遇,又是一段什么样的传奇呢?”
“我是在网上遇到的王老师,当时,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没见过面,年龄身份什么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计算机技术很厉害,并且愿意教我。”
男手持人撅着嘴,“又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我们怎么没那么幸运,让王部长亲自教呢?”
女主持人摇摇头,“你就别羡慕了,这就是命,你没那个命。”
“哎,你可别打击我,说不定,我明天就能遇到贵人。”
“遇到贵人?难不成你一把年纪了,还能飞不成?”
“好了,不说笑了,言归正传。”
两位主持人感到,今天晚上,是他们访谈最轻松的一次,不但嘉宾本身关注度高,还会主动调节气氛。
“我前期的计算机技术,全是他教的,至现在,我八成的电脑技术,还是来源于他。
但来京之前,我们根本没见过面,他也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是一名中学生。
王老师当初之所以愿意教我,仅仅是因为我好学,我是他遇到的,最好学的人。”
王云栋真正传授给唐琪的,是黑客技术。只不过,不能亮老底,黑客什么的,这一点得保密。
“看吧,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能让大人物教的,必有过人之处。”
“那你们后来是怎么遇到的?”
“后来我在京城开了分公司,这里需要人坐镇,就把蓝师兄调到京城。
这大概是高三第二学期的事,我当时也走不开。就把王老师的电话给了师兄,让他帮我找找,这个老师究竟是谁?
之前王老师告诉过我,他在京城。”
“妈呀,人家教了你不少东西了,还不知道老师是谁?
后来呢?蓝师兄帮你找到啦?”
“哪里?
师兄看了一眼电话号码,就问我,‘你怎么有王云栋的电话?’
我当时就问他,‘王云栋是谁?你认识他?’
记得当时,师兄无语的看着我。”
“你这是什么泼天的人缘?我好羡慕。”
女主持人再次感叹。
“就是,人家在不知情的时候,就能遇到大神?唉!”
“然后呢?你师兄告诉你他的身份了?”
“没有,师兄说,‘他是我好友,至于他是干什么的,暂时不便说。’
我当时,只是觉得那个名字有点熟,但又想不起来为什么。
但师兄越这样说,我越是好奇,为什么不能说呢?
后来我来京城,在师兄的别墅里终于见到了王老师,但他们仍旧没有告诉我王老师的身份。
我当时就想,王老师既然有这么高超的技术,工作一定也很牛,应该是那个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后来,我们来京上学,蓝师兄和王云栋老师一块来车站接我们,与我同行的同学谢林熙看了一眼就说,‘那个人是王云栋!’
我问过他,才知道王老师的真正身份。”
两位主持人瞪大眼睛,就像听书。
“我们听说,你有很厉害的计算机技术,是不是跟王先生学的?”
“对,就是跟他学的。”
“可你的大学专业,为什么还要报计算机专业?还需要学吗?”
“需要,太需要了。
我在电脑方面,技术虽好,但一直都是根据即时需要学的,比较偏。
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学到系统的知识,补充许多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我们听你刚才提到谢林熙,他应该也是京大的创业标兵之一,你们是好友吗?你们又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对,他是我的好友。我们从上幼园开始,就认识了。
之后一直是同班同学,现在也是。”
“哇!你们这缘份也不浅啊?
世间有几个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是同班同学的?至少我们遇到过。
高中毕业时,你们报的志愿也相同吗?”
“对,我们志愿相同。当时,跟我报相同志愿的还有我的好朋友王倩。”
“是他们主动跟你报相同的志愿吗?”
“对,因为他们信我,他们觉得,我的决定一定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三个,报了同一学校,相同专业,也算比较巧,又分到了同一班级了。”
“那谢林熙创立的网教平台,是不是也是受到了你的影响?”
“是,起初的想法,是我提出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创意非常好,但我这边又在忙别的,顾不上,就告诉他啦。
但之后我再没管,能创业成功,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那他也很了不起啦。
一个中学生,能把一个创意变成偌大的公司,有几个人能做到?”
“他的启动资金,是他家里给的吗?”
“不是,是他自己的钱。
我的集团中,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他的股份。当然,他的公司,也有我一部分股权。”
“那他刚开始,在你公司投资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