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160章 望江论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大隅县战局的和平解决,南楚地界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曾经因战争而弥漫的紧张气氛,也如同被春风吹散的乌云一般,缓缓地沉静下来。

这一战,对于以项羽为首的南楚政权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他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蛇吞象”的壮举。在这场战役中,南楚不仅一举吞并了拥有近 11 万人口的新阳县,还将超过 30 万人口的大隅县纳入囊中。

如此一来,原本尚未开府建衙的南楚政权,其人口数量骤然突破百万之众,领土面积更是扩张了近一倍有余。这无疑为南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许多原本只是氏族大村的地方,也因为政局的平稳和对外征战的获利,纷纷升级为乡镇。如今的南楚,已经拥有了六县六十三乡镇的规模,其资源之丰富,可谓是令人瞩目。

各种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令人目不暇接。而这其中,项羽在新阳县的招降行动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在新阳县,项羽成功招降了大将方杰。这位方杰可不是一般人,他的战力高达 87 点,堪称一流后期高手。不仅如此,项羽还一并收服了两名一流初期高手,这无疑为他的军队增添了强大的实力。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先天高手石元和一流中期高手殷天正却在关键时刻逃脱了。这两人的离去,虽然有些遗憾,但项羽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因为他在大隅县的收获更为丰硕。

大隅县的人才可谓是济济一堂。首先,这里有一流的治理人才林九峰。他的出现,对于整个领地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他是目前整个领地中排序最高的治政高手。有了这样的人才辅佐,领地的治理必定会更加井井有条。

其次,大隅县还有一名后天巅峰级战将——战力高达 89 点的豹子头林冲。林冲的勇猛善战,在战场上必定能为项羽立下赫赫战功。

除此之外,还有一流后期高手辟邪剑林远图。他的武艺高强,剑法精妙,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更让人惊喜的是,大隅县还汇聚了各种一流的技能人才,足足有十位之多。这些技能人才涵盖了各个领域,无论是工匠、医师还是谋士,都有顶尖的人才。

面对如此众多的一流人才,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人杰地灵啊!”

寒江之上,水波荡漾,寒气逼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寒冷所笼罩。夕阳西下,余晖如金,洒落在大隅县南门的码头上,给这片原本就有些萧瑟的地方增添了一丝暖意。

在这寒江与暮霭之间,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身材高大威猛,一袭玄色劲装紧紧包裹着他那强壮的身躯,腰间佩着一柄寒光隐隐的长剑,宛如战神降临凡间。此人便是无敌霸王项羽,他趁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与大隅县的县令林九峰一同漫步在大隅县的街道上。

林九峰身着一袭青白色长袍,手持一卷黄色书卷,他的面容清炯,眼神中透着睿智和洞察世事的清明。他周身散发着一种文人特有的温润气质,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两人并肩而行,林九峰手中的黄卷不时被他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模糊。然而,林九峰却能清晰地辨认出每一个字,并向项羽详细地介绍和讲解着大隅县的情况。

他们走过繁华的商业街,路过宁静的居民区,穿过热闹的集市,一路走来,项羽对整个大隅县的人口、产业分布等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他越听越觉得这位侃侃而谈的县令真是了不起,这可不是一般的官员能够做到的。

林九峰不仅对大隅县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他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百姓的温饱,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保障社会治安等等。项羽心中暗自感叹,这才是真正为民解忧、为生民立命的好官啊!

“林先生,见你治政能力如此之强,我真舍不得把你留在南楚地界,跟我去彭城,如何?”项羽满脸感慨地说道,他的目光落在林九峰身上,流露出对他的赏识和不舍。

林九峰赶忙拱手回礼,谦逊地说道:“霸王过誉了,九峰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做了该做的事情。我所追求的,不过是上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下对得起黎民百姓罢了。至于我个人的去向,倒是无关紧要。”

项羽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震碎周围的一切。他豪爽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言为定!走,一同上这酒楼歇歇脚。走了这么久,我也正口渴得很呢。”说罢,他抬头望向耸立在南门码头的酒楼——望江楼,那座建筑高耸入云,气势恢宏。

望江楼的楼檐上悬挂着铜铃,微风拂过,铜铃轻轻晃动,发出清脆而又略带寂寥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

项羽毫不迟疑,跨步向前,向着望江楼走去。他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带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霸气。岁月在他那刚毅的脸庞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那是无数次征战留下的印记,也是他荣耀的勋章。

就在同一时刻,林九峰身着一袭长衫,身姿挺拔,气质儒雅,宛如一位文人雅士。他悠然自得地推开雅间的窗户,刹那间,阵阵江风如温柔的手,轻轻拂过他的面庞,带来丝丝凉意。

林九峰站在楼上,手扶栏杆,极目远眺。远处的江水滔滔,奔腾不息,仿佛诉说着世间的沧桑变迁。他的身影在江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却透露出一种从容和淡定。

项羽见状,大步流星地走到窗台边,豪爽地大笑一声,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震碎那江面上的层层涟漪。他朗声道:“这望江楼果然名不虚传,视野如此开阔,正适合与先生畅谈天下大事啊!”

说罢,项羽在窗前的栏杆处随意地坐下,与林九峰相对而坐。桌上,一壶新沏的香茗正冒着热气,袅袅升腾,宛如轻烟。那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项羽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感受着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的美妙滋味。

然后,他放下茶杯,目光如炬,凝视着林九峰,开口问道:“林先生,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烽烟四起,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南楚刚刚建立,民生凋敝,灾患连连,而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也开始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依先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呢?”

林九峰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茶杯,他的面色显得异常凝重,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般。他缓缓地开口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对于周边的事务,我们必须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将王道与霸道相结合。这样做不仅可以平息边境的祸患,还能够开拓疆土,增强我方的势力。”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如今诸侯如蜂群般崛起,他们都具有强烈的侵略性。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要有一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气势。然而,在战争中,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好节奏,不能一味地穷兵黩武,而是要剿抚并重。一方面,通过通商交流,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情报,搞活经济;另一方面,在加强边防、严守关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强化军事装备和武力。毕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我们既要保障边境的安全,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又要不断增强军事实力,扩大我方势力。”

项羽听完林九峰的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深思熟虑,然后说道:“先生此言甚妙。然而,府堂之上,官员为了各自宗族的利益,相互倾轧,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长此以往,南楚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啊!”

林九峰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感慨万千。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吏治腐败,这确实是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治政者的难题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完善监察制度,选拔那些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官员来负责监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对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的官员,我们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惩不贷,以正朝纲!”

林九峰稍作停顿,目光转向远方,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应该广开言路,让那些有识之士能够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为领地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说到这里,林九峰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汹涌澎湃的江水上,仿佛从那奔腾不息的水流中看到了南楚的未来。

他沉思片刻,接着说道:“至于领地内的灾患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比如兴修水利工程,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储备充足的粮食,以防不时之需。当灾害真的发生时,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及时调配物资,组织救援力量,全力以赴地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安抚百姓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官府的关怀和温暖。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地方才能长治久安,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完成。”

项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林九峰的话语,仿佛被其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拍案叫绝道:“先生所言极是!如此高见,真乃世间罕有!有先生这般治世能臣辅佐,实乃南楚之幸,亦是我项羽之幸啊!”

他顿了一顿,接着感慨道:“我虽只是一介武夫,但也深知这天下百姓之苦。若能为守护这天下苍生,在战场上拼死厮杀,也算是不负江东父老对我的期望了。”

林九峰见状,连忙谦逊地笑了笑,回应道:“霸王过奖了。您战功赫赫,开疆拓土,平定南楚各方战乱,守护一方太平,此等功绩,实非我等文人所能企及。这天下的安稳,既离不开将军这样的武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也需要我们文人在后方出谋划策,共同辅佐霸王治理这江山社稷。唯有文武携手,方能共创这太平盛世啊!”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默契和对彼此的认可。他们缓缓举起酒杯,轻抿一口,茶香在口中散开,沁人心脾。

此时,暮色渐浓,余晖洒在望江楼上,给整个场景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纱衣。江水滔滔,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

就在这江风拂面、茶香四溢的氛围中,两人开始了一场关乎天下变数的论道。他们谈论着天下局势的变幻莫测,分析着各方势力的消长起伏,探讨着应对之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每一个观点都引发了对方的深思和回应,这是一场现代治政之道与古代牧民之策的对撞。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照亮了彼此的思路,也让这场论道变得愈发精彩。

而这一切,都被滔滔江水所见证。江水奔腾不息,似乎也在倾听着他们的对话,感受着他们的智慧和谋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论道逐渐接近尾声。两人的谋划和期望在彼此的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南楚未来的走向也在他们的心中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最后,他们再次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彼此的赞赏,也有对未来的信心。在这暮色渐浓的时刻,他们的身影在望江楼上显得格外高大,仿佛已经掌控了天下的变数,引领着南楚走向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