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165章 隐忧与变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碴,如刀刃般刮过江面,激起阵阵刺骨的寒意。在罗氏护卫的严密护送下,卓武邦一行人登上了那艘渡过大罗江的渡船。船身缓缓划破冰冷的江面,向着对岸的大蔡乡临江码头进发。

起初,归宁的喜悦如汹涌的江水,在每个人心中澎湃激荡。卓武邦望着渐渐远离的大罗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与期待。罗英则倚在船舷旁,轻抚着衣角,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亲人们的面容。

卓青龙和卓青麟兄弟俩兴奋地在甲板上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回家后要做的事情。而卓振东则站在一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确保行程的安全。

然而,随着渡船逐渐靠近码头,冬日的冰雪仿佛也悄然爬上了众人的心头,那股兴奋劲儿渐渐被冷却。岸边的积雪在寒风中簌簌作响,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之中,给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感觉。

当渡船终于停靠在临江码头时,众人踩着结满薄冰的跳板下了船。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众人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卓武邦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目光在码头上扫视了一圈,说道:“找家饭馆,先歇脚吃点热乎的。”

一行人很快在街角找到了一家饭馆。踏入饭馆,温暖的气息瞬间驱散了些许寒意。卓武邦要了个包间,众人鱼贯而入。

刚一坐下,卓青龙便迫不及待地开口,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爷爷,二叔,我刚刚去打听了一下,听说我们卓山乡在初四那天已经升级为卓山镇啦!”

卓武邦端起桌上早已沏好的热茶,轻抿一口,感受着热茶顺着喉咙滑下,驱散身上的寒气,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年前就已经达到升级标准了,具体哪天升级其实都不奇怪。”他的语气平静而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但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欣慰。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卓山乡升级的消息中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罗英突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老头子,我总觉得罗家有点不太对劲啊。”

这话一出,包间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众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满脸诧异地看向罗英。卓武邦也来了兴致,笑着问道:“哦?你这老太婆,怎么突然琢磨过味来了?说来听听!”

罗英没好气地白了卓武邦一眼,然后当着儿子、孙子的面,直言不讳地说道:“罗家对我们也太热情了吧,给的东西也太多了。”

卓武邦微微点头,轻叹一声:“是啊,确实太热情了!”

“咱们这么一家小字辈,哪里值得罗家那几位老祖如此看重呢?”罗英的话语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眉头紧紧皱起。

卓振东见状,连忙插话道:“爸、妈,罗家对咱们这么好,咱们有机会就回报他们一下呗,您二位也别想太多了,有什么事情还有我们呢!”

卓青龙和卓青麟兄弟俩也赶忙附和:“就是啊,爷爷奶奶,你们俩就别操这份心啦,还有我们呢!”

罗英却面带愠色,嗔怪道:“你们如此匆忙,究竟所为何事?罗家所期望的,岂是你们这些人能够轻易解决的?莫要事事都自作主张,将责任揽于自身。”

卓武邦伸手轻柔地握住罗英的手,微微一笑,宽慰道:“你也不必过于忧虑,罗家此番举动,无非是想借由我们这一家子与卓氏建立良好关系罢了。其实,关于引罗家作为卓氏外援一事,老祖早已与我有过交代,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你大可放心。”

罗英轻叹一声:“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只是罗家此次给我们一家送了如此厚重的礼物,我心中实在是既欢喜又担忧。我一个外嫁的女子,如今却是两头都要操心啊。”

卓武邦点了点头,开始一一点评起罗家送的礼物:“是啊,我手上这柄青钢尺,可得花了不少心思才打造出来的呢!给振东回的这副裂灵指套,也是精挑细选的好东西。青龙那把偃月刀,更是价值在三百两银子以上。还有阿麟的青钢唐刀,那也是难得的好刀啊!给你还传了一套《缠丝手》,这可是中级武学秘籍,价值可不低啊!你们说说,收了这么贵重的礼物,该怎么办呢?”

卓振东听了父亲的话,心里有些发虚,摸了摸头,解释道:“爸,其实也不能全这么算啦。您也知道,大罗镇原本就是产铁矿的地方,兵器打造原本就是老罗家的强项。所以这些兵器也没有您说的那么高啦。”

但他心里清楚,这些礼物的实际价值远不止他所说的这些。他这么说,只是不想让父母太过担心。毕竟,他们在大罗镇花费不多,可罗家回礼却价值超千两,差距实在太大,而且还有那些珍贵的武学指点。

卓武邦用严厉的目光盯着卓振东,卓振东心中一紧,赶忙改口:“嗯,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嘛。”他暗自腹诽,“这老头子自从变年轻之后,真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啊!”

这时,卓青龙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插话道:“我觉得罗家可能是想通过我们家这条线,跟霸王搭上关系呢。”

卓青麟也跟着说道:“还真有这个可能哦!罗通老祖在指点我功夫的时候,问了我不少关于霸王的事情呢,而且还一直在追问霸王指点我武学的具体细节。”

卓振东闻言,心中猛地一震,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麻烦大了。把人往霸王身边引,我们家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啊!再说了,这件事要是办得好倒也罢了,可要是办砸了,那我们岂不是两边都得落埋怨?”

罗英只觉得头皮发麻,焦急地说道:“这事听天由命吧,我一个外嫁的女人,怎么可能拿儿孙的命运前途去给老罗家当赌注呢?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咱们家就是个小门小户的,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卷入这种大事当中去啊!”

卓武邦拍了拍罗英的手,安慰道:“你啊,真是白担心了!这种大事,罗家怎么可能会指望我们这些小角色呢?我估计啊,他们也就是想从我们这里了解一些关于霸王的信息,好用来决定最后要下多大的赌注罢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房门被轻轻推开,店小二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走了进来。他动作娴熟地将菜品一一摆放在桌上,微笑着说道:“客官,您点的菜都已经上齐啦,请您慢慢享用哦!”

看着桌上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包间里原本凝重的气氛终于被打破。卓青龙趁机转换话题,笑着问店小二:“小哥,这几天我们卓山可是够热闹的啊,除了卓山建镇这件大事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什么好消息呢?”

店小二笑容满面,一边摆放碗筷,一边说道:“您还别说,这好消息还真不少呢!听说周原这几天也升级为乡啦,这可真是个大喜事啊!而且,我还听说境湖村那边好像也在筹备升级为乡呢,估计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儿啦!”

卓青麟满脸狐疑地嘟囔道:“现在升乡都这么简单了吗?”

店小二得意地笑道:“可不是嘛!您瞧瞧,如今这升乡的过程简直易如反掌啊!那些回乡的老兵们,可都是参加过上万人规模战斗的精英呢!他们负责防守,那些流寇杂匪哪里还敢造次?稍微挥舞一下旗帜,这些家伙就像被抽走了脊梁骨似的,一个个都乖乖投降啦!”说罢,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等店小二离开后,卓武邦夹起一块鲜嫩的鱼肉,感慨道:“嗯,现在的卓山可真是今非昔比啊!这发展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卓振东点头附和:“是啊,爹。不过我们还是得赶紧往回赶,万一路上遇到流寇,那可就麻烦大了。”

卓青龙连忙宽慰道:“叔,您别担心。我们一路沿着西线的村庄北上,道路状况可比以前好太多了。而且,这次境湖村升乡,主要都集中在东南方向,对咱们卓山的西面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卓武邦却一脸严肃地提醒道:“话虽如此,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

众人匆匆用过餐,便收拾行囊准备启程。走出饭馆,天色正好,正午的阳光洒在街道上的积雪上,给这座小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然而,众人却无心欣赏这美景,心中都沉甸甸的,被罗家之事和即将面临的归途所困扰。

他们沿着西线的道路向北行进,寒风依旧呼啸不止。道路两旁的村庄在雪色中显得寂静而安宁,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

卓青龙走在队伍的最前方,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卓武邦和罗英乘坐的马车在中间,时不时地叮嘱两个孙子注意安全;卓青麟负责断后,确保不会有敌人从后方偷袭。

夜色越来越深,众人在一处剑炉山下的一处破旧的驿站稍作休息。驿站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裂痕。

卓武邦让大家轮流休息,自己因乘坐马车休息了一天了,就坐在门口守夜。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就在众人刚刚进入梦乡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卓武邦猛地站起身,握紧手中的青钢尺,大声喊道:“都醒醒,有情况!”

众人迅速起身,抄起武器,严阵以待。不一会儿,一群骑着马的黑影出现在驿站外。为首的一人高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把财物交出来,饶你们不死!”

原来是一伙马贼流寇,足有十来骑!卓振东眼神一凛,低声对众人说道:“大家不要慌,小心防守!”

卓青龙和卓青麟兄弟俩都是参战老兵,这只是小场面,但还是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卓振东眼神坚定,对着流寇喊道:“我们是卓山镇的人,你们要是不想惹麻烦,就赶紧离开!”

流寇们却哈哈大笑起来,为首的那人狞笑道:“卓山镇?今天你们谁也别想活着离开!”说着,他一挥手,流寇们便骑着马向驿站冲了过来。

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还好几人身手都还算可以,卓青龙挥舞着偃月刀冲到了驿站门口,挥舞着武器与流寇们拼杀在一起,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卓武邦则拿手中的青钢尺,将妻子罗英护卫在了身后。

卓青麟也不甘示弱,拔出青钢唐刀,站在了卓青龙的侧后,为其护卫住侧冀,灵活地穿梭在战场中,巧妙地应对着敌人的攻击。

卓振东戴着裂灵指套,取出一张铁胎弓,引弓射箭,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

战斗中,罗英在一旁默默地为儿孙们加油助威,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她的心紧紧揪着,生怕儿孙们有什么闪失。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接连被卓振东射杀三人,流寇们渐渐落了下风。为首的那人见势不妙,大喊一声:“撤!”便带着残余的流寇转身逃跑。

卓武邦等人并没有追赶,只是收扰了三匹骏马,他们知道,在这夜色中追赶敌人可能会陷入埋伏。看着流寇们远去的背影,众人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浑身是汗,身上也有一些擦伤。

在驿站简单处理了伤口后,众人继续踏上了归途。经过这场战斗,大家更加谨慎了,一路上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终于,在第二天清晨,卓武邦一行人远远地看到了卓山镇的轮廓。朝阳从东方升起,洒下金色的光芒,给这座小镇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众人心中的喜悦和激动再也无法抑制,加快脚步向家中奔去。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卓山镇等待着他们的,除了亲人们的欢声笑语,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和秘密。

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众人的心头,等待着他们去一一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