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宫殿之中,圣上刘徽正端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之上,全神贯注地批阅着那堆积如山、犹如小山丘一般的奏折。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仿佛这些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突然间,刘徽的目光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住了一般,死死地落在了其中一封奏折之上。那封奏折的封面上,用朱红色的笔迹赫然写着“弹劾太后”四个大字,这四个字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刘徽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刘徽的心跳瞬间加速,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那封奏折是一颗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他迅速地将那封奏折藏匿起来,仿佛它是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刘徽对太后的敬重是发自内心的,他深知太后的品行和为人,知道她对国家和百姓的贡献。然而,他也明白,宫廷之中,人心难测,总会有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对太后心怀不满,企图通过各种手段来诋毁她。
尽管刘徽已经将那封奏折藏得严严实实,但他还是低估了太后的眼线。没过多久,太后便如同一头发怒的雄狮一般,怒气冲冲地闯进了刘徽的书房。
此时,刘徽正与刘子行在一起商议国事,两人的讨论正进行到关键之处。然而,太后的突然闯入却让整个书房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太后怒气冲冲地来到书房门前,她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仿佛心中的怒火已经无法抑制。当她走到门口时,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猛地推开了那扇紧闭的门。
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那扇门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撞击一般,猛地弹开,然后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这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着,仿佛是太后心中愤怒的呐喊。
太后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她的眉头紧紧皱起,一双锐利的眼睛如同两把利剑一般,直直地刺向站在书房中央的刘徽。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刘徽见状,心中一惊,他急忙站起身来,想要解释这一切。然而,还没等他开口,一旁的刘子行却突然挺身而出,迅速地挡在了刘徽的身前。
刘子行一脸严肃地看着太后,说道:“太后息怒,这都是微臣的主意,与圣上无关,请太后不要怪罪圣上。”
太后听到刘子行的话,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她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刘子行,厉声道:“好啊,你这逆子,竟敢教唆圣上!来人啊!给我将太子重责二十鞭,立即执行!”刘子行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拖走,他的身体在冰冷的石板地上摩擦,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在那些下人面前,他毫无尊严可言,被鞭笞的二十下,每一下都像是要将他的身体撕裂。
这二十鞭,对于刘子行来说,几乎要了他的半条命。他的皮肤被鞭子抽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而他却只能咬紧牙关,忍受着这巨大的痛苦。
尽管刘子行被赐予了广凌王的封号,但在这深宫内院,他的生活却如履薄冰。许多事情都由不得他做主,他就像一个被操纵的木偶,只能听从别人的摆布。
就像现在,太后不能直接惩罚圣上,于是便将怒气发泄到了他这个广凌王的身上。刘子行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这一切,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刘子行被下人抬回寝殿时,已经是奄奄一息。他的贴身太监看着他背上那狰狞的伤口,心疼得眼泪直流,哽咽着说道:“殿下,您为何要替圣上挡住太后的怒气呢?”
刘子行强忍着疼痛,虚弱地回答道:“无妨的,我们在这宫里本就过得如此艰难,能帮圣上挡一下太后的怒气,圣上想必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我好一些的。”
太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小心翼翼地为刘子行上药。刘子行则安慰他道:“不要太难过了,相信我,终有一天,我不会再让自己受伤了。”
太监小心翼翼地将药涂抹在刘子行的伤口上,动作轻柔而娴熟。上完药后,他稍稍退到一旁,等待着圣上刘徽的到来。
过了好一会儿,刘徽才缓缓步入刘子行的寝宫。他面带微笑,径直走到刘子行的床前,关切地询问他的伤势。刘子行连忙起身,恭敬地向刘徽行礼。
刘徽挥手示意刘子行不必多礼,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幅画卷,递给刘子行,说道:“子行啊,这就是你未来的太子妃,看看,可还满意?”
刘子行满心欢喜地接过画卷,缓缓展开。只见画中女子面容姣好,温婉动人,一双大眼睛如秋水般清澈,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给人一种亲切而又端庄的感觉。她的发髻梳理得十分精致,一袭淡蓝色的衣裳更衬得她肌肤如雪,美丽大方。
刘子行凝视着画像,仿佛能透过那薄薄的纸张看到画中女子的一颦一笑,他完全被这美丽的容颜所吸引,不知不觉间竟看得入了迷。
刘徽见状,嘴角泛起一丝戏谑的笑容,调侃道:“呦!瞧你这副模样,莫不是着迷了不成?这幅画就送给你了,等你和她成亲之后,有的是时间让你好好欣赏她。看画入迷又有什么用呢?”
刘子行如梦初醒,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应道:“是,谢圣上赏赐。”
刘徽在刘子行的寝殿里又稍坐了一会儿,安慰了他几句,便起身离去了。刘子行目送刘徽离开后,重新将目光落在那幅画像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而此时,远在西洲的崔时宜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她正专心致志地学习着各种知识和技艺,努力提升自己。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画像已经落入了太子刘子行的手中,更不知道刘子行对她的画像如此着迷,甚至对她动了心。
卢瑶静静地凝视着正在埋头苦读的崔时宜,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在原本的剧情中,崔时宜的结局并不美好,她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最终,她不得不背弃自己的姓氏,才勉强获得解脱。然而,这种解脱的方式对于崔时宜来说,实在是太过沉重,以至于她无法承受,最终选择了自行了断。
卢瑶深知这一切,她迫切地想要改变崔时宜那悲惨的命运。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尽管卢瑶已经竭尽全力,崔时宜却依然沿着原有的轨迹前行,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
既然无法改变这既定的命运,卢瑶决定换一种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崔时宜能够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时间过得飞快,崔时宜的生辰即将来临。卢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为崔时宜举办一场盛大的生辰宴。她立刻找到了周生辰,向他提出了这个想法。周生辰对卢瑶的提议表示非常赞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周生辰接到了出征的命令。他即将离开王府,奔赴战场。崔时宜由于常年生活在清河郡,一直都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而且,卢瑶也坚决不允许崔时宜上战场冒险。于是,崔时宜自然而然地被留在了王府,陪伴着卢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