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姝目送他走远,自己骑着驴幽幽晃进了城,正阳街直通衙门,街市两边开的多是酒肆、茶楼这些消费高的铺子,此刻还没到开门的时候,人少大街上安静的很。
隔壁正安街偏平民,不少衣食住行的小铺子在这条街上聚集,沈家铺子隔壁的早食店更是坐满了人,门口还等着好些人。
她不是头一回看到这境况,想起从自家铺子开张到现在还没光顾过人家的生意,索性把驴送进后院,摸着平坦的小腹也排在了众人后头。
热乎乎的包子皮薄馅大,素的两文钱一个,肉的三文,一口咬进嘴里油脂混着干菜香的人咽舌头。
难怪这么多人排队,味道确实好,她点着脑袋走回自家铺子,把买的包子分给还没吃饭的何江和沈宁柏。
临近午时铺门大开,沈玉姝在柜台里迎来今天的第一桌客人。
人未至声先到,“客人...”抬头话卡在嘴边,扬起的笑有一瞬间的僵硬,整理好表情把人请到桌边,“您看看可有什么想吃的?”
两人分左右对坐,一个姿态放松的打量着大堂,另一个却脊背紧绷坐在桌前,抽出手中帕子擦着碗筷,刚倒好的骨汤也被她不动声色的挪到了一边。
沈玉姝只当没看到这些,自顾自的端了碟子泡菜到桌上,立在一边等着点菜,旁的话再没多说一句。
来人眼睛在两侧墙上停留的时间最长,最后把店里的招牌蒸菜点了个遍,又多加了两道门口牌子上立的素炒青菜。
沈玉姝在隔壁院子种的青菜长成一茬,价钱自是比肉菜贵的多,点的人少每日铺子里的供应勉强能满足。
蒸菜片刻就到,元生一一摆上桌,男子拿起擦好的筷子夹了块红烧肉入口,吃相很好看比旁人都要文雅三分,每道菜都是浅尝辄止,他吃完对面做男子装扮的丫鬟才动筷吃起来。
元生等客人出门后才唤来阿山收拾桌面,剩下的菜倒在一个碗里拿到后门处,天寒日冷城里的小乞丐讨不到饭,最近都在这里等着。
面容俊秀身姿挺拔,碧蓝的锦袍加身,上面隐隐绰绰绣着银色暗纹,低调却透着贵气,和这条街哪哪都不相配。
“沈姐姐在看什么?”元生看她一直倚在门口不动,心生好奇。
沈玉姝的眼神还在走远的那对主仆身上打转,直到站的这个位置再看不见人才直起身子回屋。
她舔了舔嘴唇,“没什么,就看见个金元宝在大街上走动。”
元生挠挠头,金元宝?沈姐姐莫不是想挣钱想疯了!!
阿山端着空碗回来带回一个消息,元生听了面色当即就冷了,他让沈宁柏看着大堂,给沈玉姝使了个眼色往院子的方向走去。
“怎么了?”沈玉姝在他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看他手握得紧紧的眼神慌张。
“沈姐姐,咱们铺子怕是惹上麻烦了。”元生不安的踢了踢脚下的石子,“后门那几个孩子刚才给阿山递话,说看见街头那家面馆给范老三怀里揣银子。”
沈玉姝满脸疑惑,人家揣银子干咱们店里什么事。
元生坐正身子继续说,“范老三是混子出身,这条街是他的地盘,没人敢惹他。”
混子?地痞流氓不是,原来是收保护费的,没人敢惹他,听着还挺凶。
她买院子置铺子一路顺顺利利开业,倒是忘了还有这帮人的存在。
街头那家面馆她进去吃过,味道只能算一般,可胜在这条街只有他一家卖面食的,价钱也不高,上门吃饭的人还是挺多的。
沈玉姝摩挲着手上起的新茧,“你怎么知道人家针对的是咱们铺子?”
“先前这条街上不是没开过别的面馆,可都是没多久就关了,只有他家的一直开着。”
元生从小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蹿着,对这些消息灵通的很,内里的猫腻也知道一些。
“看来咱家的生意真是好,都碍了别人的事了。”
沈玉姝哼笑着,也是,每天的客人就这么多,上她家吃饭的人多,去别处的就少了,难怪人家要使银子下黑手。
元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把自己知道的关于范老三的情况说了说。
沈玉姝听了一耳朵,也不管这消息准不准,总得先做好准备,她瞅了眼大堂,这会儿刚午时人还不算多,起身去厨房提了个食盒出来。
“你去前头盯着,我出去吴家杂货铺一趟。”
元生年纪毕竟小,能打听到的情况有限,她得去吴书怀那里问问,就着周宁忠那层关系,他肯定知道的多。
她上门的时辰掐的刚刚好,这会儿吴书怀还没回去吃饭,铺子里就他一个人守着。
“你铺子里这会儿正是忙的时候,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吴书怀起身迎她,两人分坐在桌前,沈玉姝把食盒里的饭菜一样样摆出来,香味立时飘得满屋都是。
“来找您问点事。”沈玉姝把一碗米饭放到他跟前,说出一个名字,“范老三。”
“他啊。”吴书怀身形微滞,眼神从饭菜上挪开看向她,“怎么?他去你那儿了?”
“还没,这不是刚知道有这么个人,先过来您这里打听一下,我好做应对。” 沈玉姝淡淡道。
“他和衙门里头有点关系,管这一片儿的事,平日还算好说话,只要银子能按期交上,一般不找人麻烦。”
沈玉姝看他多夹了两筷子粉蒸排骨,继续问着,“那像我们那个铺子得交多少银子一个月?”
吴书怀咂摸着嘴巴回味半晌大致说了个数字,“二三两吧,不算多。”
好家伙,这条街铺子少说三四十家,这一个月下来能有上百两的收入,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干一个月也就比这强点,搞得她都有些想去干这个了,来钱真快。
既然来了,饭也不能白吃,她将范老三的身家扒了个遍,直问的吴书怀摇头说没了才罢手。
回去的路上她想了一路,开这个铺子原想着锻炼一下家中兄弟姐妹,好等明年开春再把那个肥皂铺子开起来,顺便有个来钱的理由好让她说服家里人盖个大房子,如今倒好还没怎么样就着了人眼红,这他妈的上哪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