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杀意侧写 > 第350章 观影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11:27 特别行动组临时办公室。

四台显示器蓝光交错,映照着桌面上散落的能量饮料罐和咬了一半的冷汉堡。

见习警员王小宇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第八次刷新小众电影论坛\"银幕刽子手\"的页面。

\"又一条沉了。\"王小宇重重地靠回椅子,显示器蓝光在他疲惫的脸上跳动。

他指着刚发的帖子念道:\"《商业片等于艺术谋杀》,配图是砸烂的电影放映机——跟蒙德里安病历里写的作案宣言几乎一字不差。\"

他滑动鼠标,页面不停滚动:\"看,我们按他的思路发了一百多条。'爆米花电影是文化毒品'、'漫改电影都是资本没文化的遮羞布'、'喜欢爆米花片的观众不配叫影迷'......\"

突然停在一处,苦笑道:\"最接近的回应是‘不喜欢没人逼你看,你的意见无人在意哈’。\"

年轻的女警突然有点泄气,把键盘推出去半米:\"我们就像在暴风雪里撒芝麻!\"

她调出数据面板,三十七个钓鱼账号在两周内发了419条激进影评,触发427次回复——其中412条是键盘侠,15条有线下倾向的经排查都是普通愤青。

“话说这样也太浪费时间警力了…b组那边情况应该会比我们这边要好吧?”

时间回到五天前,警方决定配合于白提议,针对蒙德里安的病情,提出逼他主动行动、主动现身的行动方案——

\"根据犯罪心理学专家于白建议,我们决定给蒙德里安设个套。\"他用食指点了点桌面上的监控照片,\"他不是自诩电影艺术的审判者吗?那我们就给他一个必须审判的对象。\"

技术科的小张调出一个全息的网页界面:\"'金票房奖'投票页面已经上线,完全按照他的雷区来设置——入围的全是他病历里辱骂过的商业大片。\"

\"宣传方面要把握好尺度。\"宣传科的林主任推了推眼镜,\"既要引起他的注意,又不能搞得像刻意挑衅。我们联系了第三方文化公司,通过正规渠道发布消息。\"

桌对面的老刑警突然笑了一声:\"这小子最恨的就是别人否认他的审美权威。我们在几个他常逛的小众论坛发了些软文,说这个奖代表了'普通观众的觉醒'。\"

会议室的白板上贴着密密麻麻的行动流程图:从线上投票页面布控,到重点影院周边的便衣部署,甚至准备了专门的网络追踪小组。

\"最关键的是这个。\"陈队点开一段宣传视频,画面上浮夸的特效伴随着画外音:\"一亿观众的选择,就是新的电影圣经!\"他按下暂停键,\"据精神病院记录,这类说辞最容易激起他的愤怒。\"

陈队长拿起激光笔,在白板的地图上圈出五个红点:

\"第一批广告投放先集中在中央商圈、旧城区地铁站、河滨文化广场这三个区域。\"光点在地图上形成一个小三角,\"都是日均人流量过十万的枢纽位置。\"

技术科的小张接话:\"每个广告屏都装了智能识别系统。\"他调出演示画面,\"只要有人在屏幕前停留超过30秒,或者有异常举动,系统就会自动抓拍并标记GpS坐标。\"

\"考虑到目标可能住在偏远地区,\"林主任补充道,\"如果第一轮没有收获,72小时后我们会启动第二批投放。\"激光笔又圈出几个外围区域,在三角外围形成更大范围的扇形。

法医科的于白突然开口:\"精神病学档案显示,这类偏执型患者往往有固定活动路线。\"他用手指连起几个点,\"建议以他曾经的作案地点为圆心,按3公里为半径分批铺开广告。\"

陈队长点头,在原来的投放入口增加了几个圈层:\"那就改为波浪式推进。第一天先在核心区投放5块广告,48小时后再扩展到15块,最后覆盖整个可能的藏匿范围。\"

会议室后面的显示屏实时更新着部署图:第一波5块广告牌已激活,绿色的数字显示着实时观看数据,红色的警戒区域随着投放计划逐步扩大,像是城市里一张慢慢收紧的网。

……

计划倒是在执行,可是效果可就……

咖啡杯里浮着一层冷掉的油脂。

陈队长盯着全息投影上的数据流,眉头皱成一道深沟。

屏幕上五个绿色光点安静地闪烁着,旁边的数据条显示:

【广告曝光量】2,487,531次

【异常行为警报】0

【关联犯罪举报】0

\"见鬼了。\"技术科的小张挠着乱糟糟的头发,\"按他过往的作案模式,看到这种广告至少要扔两个烟雾弹才对。\"

宣传科的林主任摘下眼镜慢慢擦拭:\"我们是不是把诱饵做太真了?第三方公司发的那篇《票房决定论》都上影视版头条了。\"

“既然投放广告这招没用,那看来蒙德里安,应该会把目标定在观影节当天了。”

*

另一边,某处洗印厂。

穿着工服的蒙德里安正跪在地上,用美工刀将\"金票房奖\"的海报裁成细条。

\"真正的导演......\"

\"......\"

\"......\"

\"要懂得选择最佳时机。\"

*

新银河影院外,金色的阳光被防爆玻璃折射成浑浊的琥珀色。

红毯两侧,伪装成媒体记者的便衣刑警们指关节发白地攥着拍摄设备——那些长焦镜头里藏着神经毒素检测仪,摄像机则连接着面部识别系统。

女主持人的珍珠耳环其实是微型降噪耳机,正持续接收着指挥中心的加密指令。

放映厅内,翻新的皮质座椅下埋着压力传感器。

空调出风口缠绕着肉眼难见的激光网格,任何大于家猫体型的生物穿过都会触发警报。

吊灯被改装成多向摄像头,每一束水晶棱镜都在无死角监控着观众席。

洗手间的镜面后,两名特警戴着热成像目镜静静蛰伏。

他们的呼吸频率被调整到与换气扇同步,防弹背心上贴着\"影院工作人员\"的塑料名牌。

从他们的视角望去,门缝下时而掠过观众的剪影——他们都全神贯注警惕着任何蒙德里安可能出现的时机。

整栋建筑在夕阳下如同镀金的牢笼,而那些游走的警力就像精密钟表里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