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你们食品厂的待遇也太好了吧,还让你们自己倒腾货物呢?”
一般来说,这种行为是不允许。
和他看妹妹光明正大的,从厂里往外倒腾东西。
心里就有些觉得不真实。
“这可不是从食品厂弄回来的,而是我们去进货的时候,渔村村长单独送我的。”
“二哥,你可别打什么歪主意。”
“我这已经很不合规矩了,要不是老村长给我们写了书信,证明了这些东西的正当来路,我压根带不回来!”
王雪一样样的整理着东西,一边跟王涛解释道。
“小妹,二哥哪有什么坏心思?”
“你别把我想的那么坏好不好?”
说实话,王涛真的有想过。
可他坚决不会承认。
“没有最好。”
“等会儿傅秘书过来挑选,等让他跳完,留完咱家吃的以及送亲朋好友的,剩下的交给你处理。”
“不过换到的钱票,我七你三!”
听到小妹的话,王涛立马又高兴了起来。
其实黑市那一块他也挺熟的,以前没事的时候,就会去倒腾东西。
只不过那都是小打小闹。
即便被人发现,因着他对地形熟悉,每次都能跑掉。
再加上弄的东西不多,没有了拖累,跑的就更利索了。
如今有了这么多海货,这可是紧俏的东西,能值不少钱呢!
“小妹,有你这句话。”
“二哥保证,一定把东西卖上高价,绝对不让你的这份辛苦白费。”
王涛已经计划着,回头将东西卖给谁。
反正他没有工作,有的是时间。
也没想过批发出去。
就留着自己一点点倒腾,这样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随你。”
“只要保证自身安全,任你折腾。”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了王涛,王雪回屋休息了一会儿,直到快到下班的点儿。
付文博早早的就赶了过来,这明显就是早退了,不过他家厂长没有意见,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又不是每天都这样,偶尔一次倒也无伤大雅。
“王秘书,快让我看看,你都倒腾回来了什么好东西?”
整个下午,付文博都在想着这件事。
从食品厂倒腾,最多也就匀个一两斤。
可王秘书家里有一麻袋,他肯定能多分到几斤。
“东西都在堂屋放着呢,付秘书自己挑吧!”
王雪把人带到了放东西的地方,海货被分门别类的放好,看着比下午看到时候还要多。
而且品类丰富,有少部分,甚至食品厂的采购单上都没有。
好在富文博懂得分寸,太少的东西他没要。
捡着多的,每样拿了一些。
最后一称,居然有10斤。
他有些不好意思,因为都是晒成干的,所以不太占分量,所以挑的就有些多。
“你就按照市场价给就行,我再多送你两斤海带。”
王雪从其中一个袋子里,抓出了一大把海带。
这一看就不止两斤,泡发后只会更多。
付文博高兴地收下了,付了钱票以后,拎着东西乐呵呵的回了家。
等老王家人回来以后,看到屋里的东西,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在闻着空气中海鱼的味道,厨房里传来的浓浓香味,就更加激动了。
“小涛,你妹妹呢?”
黄桂香压低了声音,询问二儿子。
“小妹睡着了,出去这几天应该是累坏了,就先让他睡着吧。”
“屋里的东西,都是小妹弄回来的。”
“是过了明路的,不用担心有后顾之忧!”
王涛跟家里人,解释了一下这些东西的来路。
免得他们担心。
得知这是渔村村长送的,家里人都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投机倒把,就不担心会有人追责。
心里感叹。
没想到他们最看不上的小闺女,却是最有出息的那一个。
光这些海产品卖出去,就能挣老大一笔钱。
不过小闺女已经把这事交给了二儿子,她也没想过要插手。
不过还是要了一份,打算换给自己的同事。
既是打好关系,也是体现自己家的能力。
这年头,谁有物资谁就是老大。
谁有门路,谁就能得到重用。
他们自己虽然没本事,可他们有有本事的闺女。
这也是人脉,是资源。
是挺直腰杆的底气。
王大贵更是激动的,直言晚上要喝一杯。
幼年夜将分给爹娘的东西,全部装了一份。
娘家和婆家都要送到,给的不多,仅仅代表一份心意。
又跟左右邻居换了一些,剩下的全都让王涛收着。
王雪一觉睡醒,已经来到了半夜。
她是被腹内的饥饿饿醒的,走到厨房一看,发现锅上还温着饭。
香喷喷的海鲜粥,她娘自己做的小咸菜,还有两个肉饼子。
肉饼是专门替她做的,家里人吃的都是杂粮窝头。
王雪吃了一个肉饼,又喝了两碗海鲜粥。
感觉吃撑了的她,悄悄的在堂屋里来回走动。
她的脚步放得很轻,担心会打扰到家里其他人。
但还是被人发现了。
王大贵走了出来,给女儿递过来两颗山楂。
“吃撑了,难受了吧?”
“吃点山楂消消食。”
王雪接过山楂,咬了一口,酸的她五官都揪起来了。
惹来了王大贵一阵低笑。
“爹,你又捉弄我。”
王雪气鼓鼓的开口,但还是将那颗山楂全都吃完了。
“我哪里是捉弄你?”
“山楂本来就是酸的,难不成还有甜的?”
看到老爹这副模样,王雪只能无奈的摇头。
掐着腰,继续来回踱步。
“闺女,这次出门有没有遇到麻烦?”
王大贵一时半会睡不着,打算陪着闺女聊天。
王雪听到老父亲的问话,便将这次的行程给说了一遍。
从她们上火车时遭遇的扒手,到达渔村后,第一个渔村村长的出尔反尔,到后来遇到了老村长。
规划路线,修路,购买海产品,签订供应合同……
把这些事,当做故事讲给老爹听。
王大贵听的津津有味,也见识到了外界社会的险恶,以及螃蟹塘村民的淳朴。
“果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同一个地方,居然出了两种不同的人。”
“好在你们运气好,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两人聊到很晚,直到王雪肚子里的食物消化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胀痛。
这才分头回屋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