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立渊传 > 第219章 夜见绣虎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沉沉,太子府正厅的烛火被风卷得微微晃动,映着满室凝重。贞孝端坐主位,素日沉静的脸上拢着忧色;之心握着茶盏的手指泛白,眉峰拧成了疙瘩;可雅小腹已显沉重,靠在软榻上,眉宇间满是难掩的焦虑。

立渊刚踏入门槛,三人的目光便齐刷刷涌来,带着同一种焦灼。

“殿下真要这么做?”贞孝先开了口,声音压得极低,“横水王府的绣虎卫是父王的基石,您调了他们,若有差池……”

之心紧跟着道:“还有边境诸州的兵马,抽了三万,海州、郁州等地几乎成了空壳!邺国若趁机反扑,那些州府如何抵挡?再者,太子府私军本就不多,这一调,京中防卫……”

可雅抚着肚子,轻声道:“臣妾不懂军务,可也知道孤注一掷的道理。五万兵马看似不少,可邺国杨老将军驻守北境多年,麾下皆是百战之师,还有梁国在侧……殿下,太险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利弊剖析得明明白白。立渊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等她们话音稍歇,才温声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

“知道还这么做?”之心忍不住提高了声量,“这简直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赢了还好,若是输了……”

“输不了。”立渊打断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们只看到风险,却没细想其中关节。”

他正要细说,却被贞孝截了话:“关节?最大的关节就是您赌上了整个太子府!朝臣们盯着您,宗室们看着您,连皇祖父都在做最后的试探。一旦败了,别说太子之位,咱们这一府人……”

“贞孝稍安。”立渊忽然笑了,抬眼看向三人,“你们忘了,我背后不只是太子府。”

他转向贞孝,递过一支狼毫:“贞孝,劳烦你写两封信。一封送渤海国,不必提战事,只说吴国与渤海唇齿相依,近来邺国在北境动作频频,恐扰了渤海安宁。”

贞孝一怔:“这是……”

“让渤海在邺国北边敲敲边鼓,不必真打,牵制住邺国的注意力就好。”立渊道,“另一封给北幽州的宏临兄长,让他在边境多派斥候,摆出要南下的架势——杨老将军最看重北境安稳,他的边军绝不敢轻易南下。”

可雅这时已明白了几分,抚着肚子坐直了些:“殿下是想……”

“正是。”立渊看向她,走到软榻,蹲在可雅跟前,抓住可雅的玉手,目光柔和了些,“还要劳烦可雅写封信给北狄。不用提军国大事,就说你在江南住得久了,想念草原的风,想念父亲帐前的篝火。”

可雅瞬间领会,眼中的忧色淡了几分:“父亲看了信,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北狄若在梁国边境动一动,梁国自顾不暇,就不会支援邺国了!”

之心也反应过来,先前的焦躁散了大半:“如此一来,邺国腹背受敌,梁国又不敢妄动,五万兵马便够用了?”

“不止。”立渊端起茶盏,浅啜一口,“杨老将军虽勇,却多疑。渤海和北幽州一动,他必以为我朝要南北夹击,定会死死守住北境。便会觉得邺军南方的主力,对付五万兵马绰绰有余。”

烛火映在他脸上,将那份笃定照得清晰。贞孝看着丈夫胸有成竹的模样,紧绷的肩背缓缓松弛,接过狼毫时,指尖已稳了许多。可雅靠回软榻,轻轻舒了口气,抚着腹中胎儿的手也柔和下来。之心笑着起身,亲自为立渊添了热茶:“还是殿下想得周全,是臣妾们多虑了。”

立渊看着眼前三位女子,先前的凝重散去,眼底漾起暖意:“一家人,本就该同担风雨。好了,信写好让人快马送去,咱们先吃饭——再不吃,菜该凉了。”

侍女们重新布上热菜,烛火摇曳中,厅内的气氛渐渐回暖。窗外的风雪似乎小了些,隐约能听见更夫敲着梆子走过长街,而太子府内的这一盏灯火,正映着一场悄然布下的棋局,只待东风起,便可落子定乾坤。

晚宴的残席刚被撤下,立渊正与贞孝说着话,忽然转向她道:“让后厨再备些热酒硬菜,多添几副碗筷。”

贞孝微怔:“殿下还有客人?”

“嗯,绣虎卫的几位将领回来了,正好过来听令。”立渊道,“顺便让亲兵营的两位也一并过来。”

这话刚落,坐在一旁正用茶漱口的之心“噗”地一声,差点把茶水喷出来。她连忙用帕子按了按唇角,眼睛亮得惊人:“绣虎卫的人?就是横水镇那些个传说里能生撕猛虎的狠角色?”

立渊看她一眼,失笑:“没那么夸张,不过是常年在刀光里滚出来的,性子烈些罢了。”

“烈?我听底下人说,那些人除了父王,连十爷李时邺都得让他们三分。”之心往前凑了凑,手肘支在案上,“十爷可是您师父,连他都镇不住?如今十爷在海州,这些人回了京,肯乖乖听您调遣?”

她这话里的好奇几乎要溢出来,贞孝也微微蹙眉:“绣虎卫是父王嫡系,怕是……”

“放心,他们既来了太子府,自然是认我这个太子的。”立渊语气平淡,却带着底气,“倒是亲兵营那两位,是吏部按规制选的,我的确还没见过。”

“哦?朝廷选的将领,连殿下都没照过面?”之心更来了兴致,手指在桌沿上敲了敲,“一边是野路子出身的‘猛虎’,一边是规矩里出来的‘文官将’,这碰面倒有意思了。我得去瞧瞧,到底是绣虎卫的煞气重,还是朝廷选的将领更体面。”

说着就要起身,却被贞孝拉住:“男女有别,将领议事,妹妹凑什么热闹?”

之心眼珠一转,笑道:“我就在偏厅候着,不打扰他们议事。再说了,万一绣虎卫的人真炸了毛,我这做妹妹的,还能帮殿下和姐姐说两句软话不是?”

立渊看她这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无奈摇头:“想去就去吧,别添乱。”

之心立刻笑开了,转身就往偏厅走,路过廊下时还特意叮嘱侍女:“给我搬把能看见正厅门口的椅子,再沏壶浓茶——今晚可有好戏看了。”

夜风从廊下卷过,带着后厨飘来的酒肉香气。立渊望着她的背影,对贞孝道:“让后厨快些,他们该到了。”

贞孝应着,目光却望向正厅门口,心里也忍不住犯嘀咕:那些传说中难以驯服的绣虎卫,撞上素未谋面的亲兵营将领,今晚这太子府,怕是真要热闹起来了。

偏厅的竹帘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陆之心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

最先踏入月洞门的是卫凛,玄色铠甲上的旧血痕在廊下阴影里泛着暗褐,鬓角霜白比去年更重。他目不斜视地踏过青石地,腰间长剑与甲片碰撞出沉钝声响——这是打黑水城时就跟着秦王的老将,听说当年为护秦王,与敌死战至只剩下他一人。

紧随其后的裴烈像座移动的楼阁,面膛上那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疤在日光下格外狰狞。他左手按着腰间长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路过假山时随手拨了把碍事的垂柳,粗粝的掌心蹭得柳叶簌簌落——颖水之战里,就是这双手攥着刀在三国联军里撕开的口子。

萧彻走在中间,月白色长衫下摆沾了些尘土,腰间铜制算筹随着脚步轻响。他路过鱼缸时下意识停步,狭长的眼睛扫过缸里游动的锦鲤,指尖在袖中似在推演什么——当年西都守军诈降,就是他盯着城头炊烟看出了破绽,秦王赠送的《尉缭子》,如今怕是被他翻得纸页都软了。

秦锋的笑声先于人至,左额的浅疤在少年锐气里泛着红光。他拍了把萧彻的肩,说着什么“邺国那帮人要是见了太子现在的手段,保管吓破胆”,腰间箭囊晃得厉害——西南平乱时,他爹就是为了护粮草死的,秦王边把他扔进绣虎卫,倒真练出了几分其父年轻时的悍劲。

太子府的两位将领跟在后头,陆之心忍不住皱了眉。陆承翊的锦袍下摆连个褶皱都没有,手里还把玩着枚玉佩,走两步就停下来整了整袖角——听说他处置营啸时没动一刀一剑,靠的竟是给士兵讲《孙子兵法》?旁边的沈砚更怪,洗得发白的旧铠甲里衬着件半旧的青布衫,路过石桌时伸手摸了摸桌角的裂纹,指腹在右手食指的厚茧上蹭了蹭——他爹当年因延误军期被斩,这人却偏要靠武举进太子府,怀里总揣着刻满边关地名的木牌,倒像是要把那些地方全刻进骨头里。

最后跨过门槛的是个穿轻便银甲的少女,麦色皮肤在一众男子里亮得扎眼。沈瑶束发的银冠上坠着枚狼牙坠,走路时随着动作轻晃——那是横水军守将沈守成的女儿,听说她爹原是前朝荆州守将,少女路过偏厅窗下时,眼风不自觉往正厅瞟了瞟,耳尖悄悄红了,腰间软鞭的银穗扫过靴面,带起一阵细响。

陆之心放下茶盏,看着这一行人走进正厅的背影,忽然觉得有趣。绣虎卫的煞气能压垮门槛,太子府的两位倒像刚从书斋里出来,最奇的是那个叫沈瑶的姑娘,站在秦锋身边时,手里的马鞭转得飞快,眼睛却黏在正厅门口的方向——这太子府,怕是要热闹起来了。

次日,横水王府的暖阁里燃着银丝炭,暖意漫过雕花窗棂时,正撞见立渊推门而入。昭阳郡主披着件白狐裘站在廊下,见他进来便笑着扔过个暖手炉:“多日不见,你这走路的架势倒越来越像父亲了。”

立渊接住暖手炉,指尖触到温热的铜面,转头瞥见跟在身后的贞孝与之心。贞孝的湖蓝色褙子衬得肤色愈发温润,正低声叮嘱侍女将带来的药箱放妥;之心则微微侧着脸,用一方素色帕子半掩着面,露在外面的眼睛垂着,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片浅影。

宴席设在王府的赏梅轩,檐下悬着的宫灯被北风卷得轻轻摇晃,映得窗外几株红梅愈发艳烈。昭阳执壶给立渊斟酒时,目光不经意扫过之心,忽然笑了:“之心妹妹这帕子遮了一路,难不成是横水镇的风刮得脸疼?”

之心握着酒杯的手指紧了紧,帕子下的颧骨处传来隐隐作痛——昨夜沈瑶那几拳又快又狠,若不是她跟着崔哲学过点皮毛功夫,此刻怕是连门都出不了。她正支吾着想找个说辞,贞孝已温声开口:“昨儿夜里风大,之心在廊下绊了一跤,磕在廊柱上了,怕郡主见笑才遮着。”

昭阳挑了挑眉,目光在之心泛红的耳尖上打了个转,忽然转向贞孝:“说起来,昨夜太子府里倒是热闹,一早整个南都都传遍了,莫不是渊儿与那些将领起了争执?”

贞孝执箸的手顿了顿,轻声叹道:“绣虎卫的几位将军性子烈,昨夜初见时是有些……投契得慢了些。”她抬眼看向立渊,见他正从容地给昭阳夹了块鹿肉,仿佛昨夜正厅里的剑拔弩张全是错觉,便续道,“卫老将军性子最直,说若是父亲领兵,断不会只带五万兵去邺国;裴将军虽没多说,按着刀柄的手却没松过;萧先生倒是一直算着什么,只是最后丢下句‘粮草线拉太长,变数比胜算多三成’;秦锋将军年轻气盛,直问殿下敢不敢立军令状……”

“他们还说,西南平叛是小打小闹,望云山那仗是夏国贤王太蠢。”立渊忽然开口,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语气听不出喜怒,“说我除了父亲的血脉,半点没有父王当年的悍劲,拿五万人去碰邺国的数十万人,是拿绣虎卫的性命当儿戏。”

之心猛地抬头,帕子滑落大半,露出左颊那片尚未消退的青瘀。她想起昨夜沈瑶挥拳时眼里的怒火,想起卫凛拍着桌案说“绣虎卫的兵不是用来给雏儿练手的”,心口忽然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