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371章 苏军在战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轰!轰隆!

寒风猎猎的xxx大平原上,寂静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撕裂,尖锐的轰鸣此起彼伏,在空旷的旷野间久久回荡,仿佛要将大地都震碎。

那是炮兵齐射的声浪?还是坦克驰骋草原,向前方喷吐钢铁烈火的咆哮?

——轰隆!轰!

“冲锋!冲锋!”

“为了xxx!”

“啊啊啊!别再打了!你们这些疯子!”

都不是。

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是xxx哥萨克骑兵,高举汉斯的魔杖,反坦克火箭筒“铁拳”胡乱发射时所制造出的怪声。

这一幕要是让旁人看见,肯定会说不出话来,这是如此超现实的一幕,但这却是近来在xxx常见的景象。

它也昭示着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雄心勃勃入侵xxx的苏军,已陷入极度不利的境地。

“指挥官同志!前线我军伤亡还在不断扩大!”

“报告!突入哈里科夫(xapьkoв,今xxx哈尔科夫)的部队被xxx军击退了!”

刚有一名通讯兵满脸惊恐地冲进指挥室,紧接着便另有一名传令兵也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接二连三的汇报着此时不利的战况。

“呃......!”

因此,率领南方方面军进攻xxx的布琼尼,额头的皱纹怎么也舒展不开。

假如战事仅限于骑兵正面对决,那么他或许还能寄望于苏军的数量与冲击力,毕竟苏军的骑兵数量众多,而且皆以勇猛善战着称。

可现实情况却远比他想象的要糟糕得多,因为那些手持魔杖的xxx哥萨克部队,只不过算是些辅助力量罢了。

隆隆隆──

轰鸣再起,坦克履带翻滚着泥土。

“全线前进!”

“把斯大林的走狗从祖国的土地上驱逐出去!”

x军的主力,始终是图哈切夫斯基倾尽心血打造的装甲部队。这些装甲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x军最强大的战斗力所在。

历史上,这位苏联元帅在就曾提出过“纵深作战理论”,力主建设机械化军团,可惜在大清洗中被处决。

讽刺的是,此刻xxx军队却将他未竟的蓝图化为现实。

而苏军的坦克,在x军的装甲洪流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苏军当下的主力t-26与bt-7若论平均性能,本也算不错,可惜他们面对的,偏偏是远超平均水准的德制坦克。

面对三号、四号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只能尽显薄弱无力。

毕竟,连装甲厚实的法国雷诺b1与缴获的英国战车都在德军面前败北,更遑论这些轻型战车了。

呜───

“七点钟方向!斯图卡俯冲!”

“见鬼!我们的空军都死哪去了!”

不仅如此,继英国战场之后,东线战场也持续上演着卢夫特瓦费的狂飙。

德意志空军再度主宰苍穹,苏军空军被卢夫特瓦费和其亲手训练出来的xxx空军揍得抬不起头,几乎日日被击溃,

I-16“驼背机”一旦遭遇德制新锐的“女武神”式战机,几乎必然被击落。

苏军顷刻间失去了制空权,接下来的事也就顺理成章。

属于同盟军的“斯图卡狂欢”正式开启。

轰──!

“哼!我要让你们看看,战机的性能差距并非决定性因素!”

不过,苏联航空兵并非全然无能。

此时的莫斯科仍拥有一位传奇王牌——鲍里斯·费克蒂斯托维奇·萨福诺夫(Бopn?cФeokтn?cтoвnчcaфo?hoв)。

历史上,他曾凭借一架I-16击落十余架bf109,成为苏军最耀眼的飞行员之一。

然而,再强大的个人勇武,也难以逆转整个战局。况且,斯大林大清洗早已将大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送上断头台,空军的精锐几乎荡然无存。

除他之外,几乎没有能称得上优秀的飞行员了。

而此刻,另一道尖啸自天际传来。

嗡──!

“糟了!是哈里科夫的女巫!”

“快闪开!”

毕竟王牌并非苏军独有。

德国境内,王牌飞行员多如牛毛;而xxx这边,则有瓦伦蒂娜·斯捷潘诺夫娜·格里佐杜波娃(Valentina Stepanovna Grizodubova),这位在原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女性飞行员。

【瓦伦蒂娜,一点钟方向发现敌机编队,要不要我们先行迎击?】

“不,我也去,我绝不会眼睁睁看着那些苏军在哈尔科夫的天空肆意妄为!”

为了守护故乡、守护正面迎击苏军的最前线,她与同伴一道,如同国旗上所描绘的那片湛蓝天空般,纵横驰骋,迎击着一波又一波蜂拥而来的敌人。

“那里是我们的故乡,是父母与孩子的所在!若让苏军突破,他们将遭受无尽的凌辱!绝不退让,哪怕一步!”

“荣耀属于xxx!荣耀属于国王与王后!”

地面的x军,亦如同天空中的战士一般,面对如潮般涌来的苏军,寸步不退,死死守住阵地。

“......我已无颜再见斯大林同志。”

结果,苏军的伤亡与日俱增。

而这一切,并不仅仅发生在xxx。

......

轰隆!轰──隆!轰!!

“前进!给我前进!”

“乌拉啊──!!”

正当布琼尼因连xxx的哈尔科夫都没能拿下而心灰意冷之时,中部方面军司令伏罗希洛夫却已发动了苏军特有的人海攻势,狂风骤雨般扑向波兰。

“司令官阁下!苏联军发起了总攻!”

“这些家伙,真是不知疲倦啊。他们就不怕士兵死光吗?”

“俄国佬自古就是如此。在他们眼里,士兵只不过是用完就丢的消耗品罢了。”

听到西科尔斯基的话,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带着讥讽的口吻答道。他早已忘记自己曾是俄国人,如今已经完全成了一名波兰人。

而在前沙俄军队出身的他看来,无论是沙皇还是否定沙皇的苏维埃,他们对待士兵的方式都没什么两样。

“你说得对。而且苏联有足够的人口让他们这么做。”

西科尔斯基点头道。

“但我们无须畏惧,波兰与立陶宛的儿女们。记住一九一三年!记住坦能堡与华沙的荣耀!鼓起勇气,歼灭那些妄想再次奴役祖国的敌人!”

“wiwat polska!(波兰万岁!)”

“只要我们还活着,波兰就不会灭亡!”

随着罗科索夫斯基的领喊,波兰军官们齐声高呼。

果然如同他们的士气一般,苏军在波兰战线上也未能轻易突破,就像在xxx时一样。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轰隆!轰!

“啊啊啊──!”

“饶......饶命啊!”

苏军士兵们一批批倒在德制mG34机枪与四面八方砸下的炮火中,徒然送命。

这也不足为奇。波兰和xxx一样,早就被德国培养成抵御苏联的第一道盾牌。

作为德国的盟友中获得最多军事援助的国家,波兰平原上苏军尸体堆积的速度,甚至比xxx还要快。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那个不负其名,依旧固守老掉牙的轮番投入战术的伏罗希洛夫。

“你再说一遍,同志。伤亡是多少?”

“......十二万,伏罗希洛夫同志。”

“前线军官到底是怎么指挥的!战争才开打多久?一个月都不到,甚至连几个星期都不到,伤亡人数不是以万,而是直接突破十万!”

当然,伏罗希洛夫并不愿承认现实,只是一味迁怒手下的军官们。

中部方面军的军官们对此只能暗暗叹息。

他们并非蠢人,早就料到这场战争不会轻松。

即便再自信,在“德意志帝国”这几个字面前,也不得不谨慎小心。

可苏军的损失,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且增长得更加迅猛。

这其中固然有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准备充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像苏联空军那般,大清洗让军队的头脑乃至脊梁都被斩断,军官的整体素质急剧下滑。

若如此,至少担任总指挥的统帅该是能人吧?但眼下率领苏军进攻的,却是伏罗希洛夫与布琼尼。

众所周知,伏罗希洛夫和凯特尔一样,在行政事务上或许还算能干,可一旦握住指挥权,便彻底成了废物;而布琼尼更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古董,早已无法适应坦克与飞机主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

此刻,仍在一线成批倒下的士兵们,若知真相,怕是要流下血泪。

当然,苏联内部也不乏能人,比如高加索方面军司令谢苗·铁木辛哥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此时的铁木辛哥,却与其他司令官不同——他什么都没做。

更准确地说,他是“什么都做不了”。

......

“司令官同志,别的方面军都在大举进攻,我们就这么按兵不动真的没问题吗?”

“哎呀,政治指导员同志,你是不是忘了?斯大林同志亲自下达给我的命令,不是进攻,而是牵制。”

面对那张几乎写着“我很憋屈”的脸,铁木辛哥慢悠悠吐出一口浓烟,开口说道。

“当然,我也并非不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心底也想为祖国奋战。”

然而,他们面前横亘的,却是高耸的高加索。

若是铁木辛哥的高加索方面军要攻入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就必须翻越那该死的山脉。

老实说,那简直就是疯子的行径。

甚至古老的波斯谚语里都有一句,“若王者疯癫,便会挥兵高加索(If the king bees mad, he leads the army to the caucasus)”。

足见高加索是怎样一个险恶之地,而那片土地上的人又是如何个个彪悍。

“书记长同志下令让我牵制而非进攻,怕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他本就是格鲁吉亚出身,自然深知高加索的凶险与可怕。

更何况,作为统帅的铁木辛哥,也断不敢轻易冒险率军翻越高加索山脉。

毕竟,与其他方面军不同,那些部队就算一时失利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若他在此贸然损兵折将,不仅会葬送自己,反倒可能引来高加索三国与奥斯曼军队越山而下,从背后直击苏联心脏。

当然,那些既不懂军事又缺乏眼力,只会抱有不切实际野心的政治军官们,却主张要沿着高加索山脉与里海之间的通道,突击拥有油田的巴库。但铁木辛哥对此同样断然拒绝。

敌军早已将那条通路变为要塞,况且绕过山脉通往巴库的道路狭窄至极,根本无法发挥苏军惯用的人海优势。

换句话说,那几乎是为苏军量身打造的“绝望之路”。

在不能轻易浪费兵力的情况下,铁木辛哥若没有斯大林亲口下令,绝无可能去走那条死路。

“要是车臣人能对我们稍有合作就好了。”

可惜,那些素来以凶狠闻名的车臣人,多数早已在大饥荒中被强制迁往人口锐减的中亚,心怀怨恨,自然与苏联敌对。而剩下的车臣人,也多半暗中与同盟国勾连。

这令铁木辛哥心里泛起一股苦涩,可在斯大林的苏联,这种事是绝不能随口议论的。

“我们在克里姆林宫的命令下来之前,绝不可妄动。还是说,政治指导员同志,你打算违抗书记长同志的指令吗?”

“啊,不敢不敢!只是眼见其他方面军接连告急,心里不免焦急。”

“呼......听说那边的伤亡,已经是以十万为单位在增加了。”

“是的,尤其是北方面军的情况极为严峻。”

铁木辛哥眯起眼睛,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伏罗希洛夫与布琼尼虽说生不逢时、身处不合适的岗位,但好歹不是完全没有军事才能。

可格里戈里·库里克就不同了。

他是苏军“三大蠢材”中最糟糕的一个,甚至是最弱的一个。

毫无半点能力,全凭人脉与斯大林的信任,才爬到如今的位置。

“北方面军的士兵们,实在可怜啊。”

铁木辛哥心底,真诚地为他们默默叹息。

——————

求免费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