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张向南又提出让三位老乡当向导的事情,三位老乡也很拥护自己的队伍,答应可以送到外围。

哀牢山深处他们是不会进的,拥军和送死是两回事,他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张向南一声令下,战士们拔营而起,只留下一个班的战士看守卡车,其余大部队把专家组护在中间,朝着哀牢山进发。

“张团长,给我们留两个营房,不,哪怕一个也行啊!”

“张团长,我爹是能源部副部长,我请求南疆驻军留下一队士兵保护我的安全。”

“张团长,钟教授说了不用我们进去,我们只是实习的学生,帮不上什么忙。”

……

一看帐篷拆完了,士兵也开始行军,打算留下的几个学生慌了神。

“急什么?等到了外围与危险区域的交界处,我们会再次扎营,绝对会保证你们的安全。”

张向南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们。

“孬种!开会之前,唱高调,表决心的是你们,现在哭急尿嚎的还是你们。”

刘开放冷哼一声,带队朝前走去。

看着士兵们一个个嘲讽玩味的神情,几个公子哥臊眉耷眼的低着头,若有所思的跟着队伍缓步前行。

还是太年轻了,遇事不够沉着冷静,哀牢山的危险性,已经让他们失了分寸,维持不住贵公子的矜持与体面。

公子哥们在内心做着反思,暗骂自己丢了父辈的脸,让外人看了笑话。

张曙光对他们倒是没有什么看法,认为这不过是普通人的正常反应而已。

甘于奉献,敢于牺牲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不能用这种标准要求所有人。

在三位老乡的带领下,一行人翻过三个山头,三位老乡谨慎的停下脚步。

“团长,前面就是哀牢山深处,老乡们不敢再往前走了。”

负责翻译的哈尼族战士向张向南报告。

“行,给老乡一人两块钱,感谢他们提供的有用信息,也感谢他们给咱们当向导。

刘连长,安排人找合适的扎营地,在周围撒上驱虫粉。”

三个老乡拿上钱,喜滋滋的返回村落,战士们也很快找到一片适合扎营的地方。

营地依山傍水,一条小溪从哀牢山深处流出,汇聚成一汪清可见底的水潭。

来到哀牢山危险区域边缘,张曙光也不敢大意,不动声色催动五感,确认附近是否安全。

还好,附近并没有大型野兽和毒蛇。

“终于到了,热死了,快去洗一洗。”

几个公子哥又累又热,朝着水潭跑了过去。

“去下游,马上要打水烧饭,你们打算喝自己的洗澡水啊?”

炊事班的战士,才不会管他们是什么身份。

“好,我们往下游走走。”

几个二代的父辈,都是军旅出身,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

几位公子哥住在大院里,从小接受拥军爱国的教育,从小听着战斗英雄事迹长大。

他们面对普通出身的孩子,可能会有优越感,但面对老兵时他们不敢呲牙。

在连长刘开放的指挥下,战士们搭设帐篷,埋锅做饭,检查武器装备,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简单吃过午饭,把几个公子哥留下,又留了一个班的战士保护他们和营地,剩下的百余人在张向南的带领下,继续朝着哀牢山深处挺进。

动员会在驻地时早已开过,此行的危险之处也早已说明。

自张向南以下,每个战士都在驻地留了遗书。

如果发生不测,遗书和遗物包括嘉奖和津贴,部队会负责送到每一名战士的家里。

目送着大部队走了以后,几名公子哥庆幸的同时,又有些失落。

庆幸的是不用直面危险,以后还有大好的人生等着他们。

失落的是自己当了可耻的逃兵,对不起父辈的荣光。

这次立功的机会,是父辈的余荫,可他们没有把握住。

“刘班长,往后这几天还请多多关照。”

几位公子哥赔着笑脸。

虽然他们也是部队大院里长大,小时候也跟着出过操,学过格斗和军体拳,也在靶场练过射击。

可他们自家人知自家事,和胡同里的孩子打架还行,一旦遇到真正的危险,他们的三脚猫功夫根本就不顶用。

他们毕竟没上过战场,也没有野外生活的经验,以后几天,还需要留守的战士们照应着。

“不用这么客气,这是我们的任务,有什么突发情况,你们不要慌,别给我们添乱就行了。”

班长刘宽对几个公子哥的态度说不上好,但也说不上坏,就算没有这几个小子,营地也需要有人看守。

任务指派给谁,那都是随机的,刘宽还不至于迁怒到几个学生身上。

“一定一定,我们一定听指挥,其实我们也是军属,父辈打了一辈子仗。

我们也都是从小在军营里长大,如果有突发情况,说不定我们还能帮上忙呢。”

“说的好听,你们真有本事,怎么不一起进去。

如果不是你们要留在这,说不定就不用在这里扎营了,我们也能和兄弟们并肩作战了。”

不是每个战士都像刘班长那么好说话,一个战士不停的擦着枪,头也不抬。

“我们自知学艺不精,进去也帮不上钟教授的忙,遇到危险还要战士们分心保护,不添乱也是一种贡献。

刘班长,我们就不打扰了,有什么事需要帮手可以喊我们。”

几个公子哥被这个直肠子战士怼的面色羞红,躲进帐篷里半天也没出来。

……

进入深山的队伍步步为营,钟教授和洪教授带着助手们仔细勘察,战士们注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时不时就会朝着张曙光投去一道敬佩的目光。

张曙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里的飞刀飞过,一条又一条毒蛇从树上掉落。

“张曙光同志简直神了,飞刀例不虚发也就罢了,树上垂下这么多藤蔓,他是怎么从藤蔓里发现毒蛇的?”

路上还在朝着刘开放发牢骚的二排长周洪光,此时早已成了张曙光的迷弟。

刘连长说的不错,张曙光同志才是真正的大腿啊!

如果不是他的敏锐性,隐蔽的毒蛇肯定会让他们出现减员的情况。

穿过一片山林,一大片湿地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一个个水泡,再加上潮湿的空气,四周弥漫着一股腐败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