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暴富后我上交了系统 > 第385章 新的读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宿主,您又有新的打赏了!”

好久没听见这个声音,林六一猛的听见打赏心里还有点激动呢。

只是这都是什么东西?

林六一看着自己左手是一个土黄色的疙瘩,右手是一个水蓝色的小球。

左边的捏起来硬硬的,右边的捏起来则是软软的。

“发财啊,你知道这俩是什么东西吗?”

“宿主,系统探明你左手的球里面是土能量,右手的球里面是水能量。”系统迅速给出了答案。

哦,合着一个是土疙瘩,一个是水球啊。

只是这土疙瘩有点不一样。

林六一端详着自己手中的土疙瘩,圆圆的像一个小地雷,又像什么新奇的果子,要不是系统说里面都是土,说不定她还想啃一口试试呢。

再看另一边蓝色的水球,这可比土果好看多了,浅蓝色的外壳就像大海的颜色,软软的球体可以看出里面包裹的水应该不少。

看着这种打赏,林六一觉得这次读者的世界应该挺奇特的。

此时另一个世界,一望无际的水平面上正漂浮着几座孤零零的城市,像散落的珍珠般点缀在无边无际的蔚蓝之上。

新亚特兰蒂斯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由数百个相互连接的平台组成,随着洋流缓慢漂移。

这里的建筑都采用了轻质合金和特殊聚合物,能够抵御最猛烈的海洋风暴。

自从某天开始,大雨下个不停,仿佛天都漏了一般。

海平面开始逐渐上升,渐渐淹没了城市陆地,最后只剩下海洋。

人类在这一天灾下只幸存下来一部分人,幸存的人迅速开始适应海洋生活,发展科技来帮助人类生存。

幸运的是,人类成功了,这才有漂浮的城市。

人们把其中最大的一座,取名叫做“新亚特兰蒂斯。”

就连水球果也是某天从海洋里长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以为这是海洋变异产出的东西,但是没想到里面竟然包裹的是淡水。

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难题,瞬间就解决了一个。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明明是盐水的海洋却能长出淡水的果子。

可是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于是水球果就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

他们出海再也不用携带淡水,需要了就去海洋里摘一些,整个海洋里生长的到处都是这些水球果。

而打赏了两个水球果的俞洋,正站在研究所的透明穹顶下,透过强化玻璃望着外面翻涌的海浪。

他三十五岁,身材瘦削,长期的海洋工作使他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黑发中已隐约可见几丝银白。

唉,也不知道那本书把水球果带到哪里去了。

\"俞博士,您应该看看这个。\"助手小林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打断了他的沉思。

俞洋转身走向实验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台,数据流在空中交织,形成复杂的波形图。

\"我们在东经145度,北纬12度的位置检测到了异常的声纳信号,\"小林指着投影中的一组数据,\"频率和振幅都不符合任何已知海洋生物的特征。\"

俞洋皱眉,手指轻点放大图像。

那些波形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几何模式,绝非自然形成。

\"联系程海,\"他立刻说道,\"我们需要他的'海豚号'。\"

三小时后,俞洋和程海已经坐在小型潜水器\"海豚号\"中,缓缓下沉至海洋深处。

程海是俞洋的老友,也是新亚特兰蒂斯最好的深海工程师。

他比俞洋大几岁,体格健壮,脸上总挂着乐观的笑容,即使在这资源匮乏的时代也保持着罕见的幽默感。

\"说真的,老俞,\"程海调整着控制面板上的参数,\"如果这次又是什么变异鱿鱼或者巨型海葵,我可要收双倍燃料费了。\"

俞洋没有回应玩笑,他的眼睛紧盯着声纳屏幕。

\"再下潜500米,\"他轻声说,\"信号越来越强了。\"

潜水器继续下沉,周围的光线逐渐消失,只剩下探照灯照亮的有限范围。

压力计显示他们已经到达了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位置。

\"老天。。。\"程海突然倒吸一口冷气。

在他们面前,探照灯光束照出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结构,表面覆盖着珊瑚和海藻,但仍能辨认出是人造物。

更令人震惊的是,结构顶部有一个发着微弱蓝光的圆形标志——那是前文明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志。

\"这不可能...\"俞洋的声音几乎颤抖,\"大洪水之前,这片区域应该是陆地才对。\"

程海操纵潜水器靠近建筑,\"看起来像是某种研究设施,保存得相当完好。\"

程海也有些激动,他也想知道这到底是做什么的。

他们绕着建筑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个半掩的入口。

俞洋的心跳加速——二十年的海洋研究,他从未见过如此完整的前文明水下遗迹。

\"我要进去看看,\"他决定道。

\"你疯了?\"程海瞪大眼睛,\"我们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压力、结构稳定性。。。\"

\"所以才需要你的专业评估,\"俞洋已经起身去拿潜水装备,\"如果结构不安全,我们就撤。\"

十分钟后,两人穿着强化潜水服从减压舱进入水中。

程海不情愿地跟在俞洋后面,手里拿着结构扫描仪。

\"记住,有任何异常我们立刻撤退,\"程海通过通讯器强调,\"我可不想成为你的陪葬品。\"

俞洋没有回答,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眼前的发现吸引。

他们游过入口,进入一条黑暗的走廊。

头盔上的灯光照出墙壁上的标识——\"生物基因库b区\"。

\"这是。。。前文明的基因保存设施?\"俞洋惊讶地说。

他们继续前进,穿过几道已经失效的安全门,来到了一个圆形大厅。

大厅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容器,尽管历经百年海水浸泡,仍能看出其高科技的构造。

容器内部充满了某种凝胶状物质,而在其中。

\"那是什么?\"程海的声音突然变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