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只要路况允许,苏允都会骑马而行。
晋何安几乎每日都会抽时间陪她练习,从慢步到小跑,再到最后的策马奔驰。
这一日傍晚,车队在一处官驿歇脚。
晚膳后,晋何安邀苏允到驿馆后的小亭闲坐。
\"女郎骑术进步神速。\"晋何安为她斟了杯热茶,\"明日就要进入山区,路陡难行,恐怕不能再骑马了。\"
苏允捧着茶杯,\"多谢殿下这几日悉心教导。\"
\"举手之劳。\"晋何安望着她被寒风吹红的脸颊,突然道,\"苏女郎与寻常闺秀很是不同。\"
\"哦?\"苏允心头一跳,\"哪里不同?\"
莫不是发生了什么?
\"说不清楚。\"晋何安目光深邃,静静凝望着面前少女,\"就像……这益州的冬日,虽不似北方大雪磅礴,却别有韵味。\"
苏允心里梗了一下,继而抿嘴一笑:\"殿下这是在夸我?\"
\"然也。\"晋何安也笑了,非常坦然大方道,\"苏女郎聪慧过人,学什么都快,不仅骑术,前日听你与驿丞谈论农事,见解也颇为独到。\"
苏允暗叫一声糟糕,那日她一时忘形,说了些现代农业的知识。
她急忙转移话题:\"殿下过奖了,只是略知一二罢了,啊,这儿金景色不错,要不作首应景诗?\"
晋何安眼前一亮,“行。”
二人正在酝酿诗句之时,却听亭外传来脚步声。
\"殿下。\"一名侍卫匆匆走来,\"有紧急事。\"
晋何安神色一变,眉宇间闪过遗憾,起身告退:\"苏女郎,抱歉,失陪了,下次再继续。\"
苏允颔首,总不能因为自己误了要事。
三日后,车队抵达剑门关。山势险峻,车队只能缓行。
苏允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望着外面陡峭的山崖,不禁感叹古人开凿蜀道的艰难。
\"女郎,六殿下送来的。\"侍女递进来一个锦盒。
苏允黛眉微蹙,接过东西打开,里面是一支精致的玉簪,簪头雕成梅花形状,花蕊处嵌着细小的红宝石,熠熠生辉。
“这……”苏允愣住了。
侍女抿嘴笑道:\"殿下说,前日作诗未尽兴,这支簪子算是赔罪。还问女郎今儿可有空,驿馆后有片梅林……\"
苏允抚摸着玉簪,心跳突然加快。
这算什么?
皇子赠礼,还是玉,是有什么意义吗?
她该接受吗?
\"替我谢谢殿下,就说……今晚梅林之约,我必准时赴约。\"最终,好奇心和对这位六皇子的好感战胜了顾虑。
……
苏允身上的淡青色垂胡袖襦裙,外披一件白色毛斗篷,那毛斗篷的颜色与她的襦裙相互映衬,显得十分淡雅。
三千青丝被她巧妙地挽成了一个单螺髻,发间只插着那支梅花玉簪,这玉簪在天光照耀下,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仿佛与她的发丝融为一体。
晋何安早已在梅林中等候多时,他外罩一件浅蓝色的斗篷,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一幅水墨画。
当他看到苏允缓缓走来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之色,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一位从仙境中走出来的仙子。
苏允的步伐轻盈而优雅,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端上一般,身姿婀娜多姿,宛如风中的杨柳,她容色如玉,肌肤白皙如雪,宛如清水芙蓉一般,清新脱俗,让人眼前一亮。
\"苏女郎今日格外清丽。\"晋何安的声音有些沙哑。
苏允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轻声说道:\"小女多谢殿下赠簪。\"
晋何安连忙摆手,笑道:\"无事,那日军务紧急,未能完成诗约,今儿补上如何?\"
苏允含笑点头,柔声说道:\"善,殿下先请。\"
两人并肩走进梅林深处,这里的梅花并不是常见的红梅,而是黄灿灿的腊梅。
大片大片的腊梅盛开着,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香气袭人,让人陶醉其中。
晋何安负手而立,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他的目光落在一朵盛开的腊梅上,沉吟片刻,似乎在构思着诗句,须臾,吟道:\"'剑门雪霁月华新,万树梅花照眼明。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苏允点头,一脸赞赏:\"好诗!既应景又有深意。\"
\"该苏女郎了。\"晋何安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苏允想了想,决定借用后世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晋何安一怔,随即赞叹:\"妙极!短短十四字,道尽梅雪之韵。苏女郎果然才思敏捷。\"
她真是太厉害了!
难怪谢归远那么在乎她,与她相处这几日,他也被她身上的独特气质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