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市,是一个以出产陶瓷而闻名的城市,繁华程度自然是一个小镇无法比较的。
南衣从汽车站出来,茫然四顾,一时间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了。
而车站口已经有了拉人的人力三轮车,可能是看到南衣一个人,还带着行李所以就有人靠近询问了起来。
“妹子,这是探亲呢,还是找工作?”
说话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皮肤有些黝黑的女人,一身洗的有些打白的衣裳,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
有一双明亮友善的眼睛,声音听着也很温和,说话的时候还有些紧张,南衣猜测应该是刚做些一行没多久,还不太习惯吧。
南衣笑道:“我想找个租房子的地方,最好是热闹的地方,不知道大姐知不知道?”
女人笑着道:“知道,怎么不知道,我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这市里没有我不熟悉的。
这就是不知道你这租房子有什么要求没有?”
说着话已经领着南衣往他停着的三轮车去了。
“最好是个单独院子的,我是想要做个小生意的,地方大了好张罗。”
“行,你就担心吧。我行向,你叫我向大姐就行。原本这生意是我家男人在做,这不是昨天扭着脚了,我就来顶替两天。
不过你放心我的力气还是可以的,拉你一个小姑娘还是行的。”
可能是怕南衣心里担心,向巧丽立马就把自己的情况给说了,也是打消南衣的怀疑。
南衣也从向巧丽口中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他们夫妻都是下乡知青,也是刚回来妹夫迷路,要是没有找到工作。
男人就小弄了个三轮车拉人,女人就在家里照顾孩子。
至于他们原来的家人,向巧丽没说,南衣也能猜出来,应该是下乡时间久了,家里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了。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都已经上学,光孩子上学就把他们这几年的钱给花完了,所以想要做些什么没有本金,就有些难了。
现在也是在租房子,不过他们租的是大杂院,院子里还有其他住户,一天下来热闹的很。
南衣想要租一个院子,他们居住的附近就有,离着汽车站有些距离,却是离着陶瓷二厂很近,那附近的大多数人都是在陶瓷二厂上班的。
果然是有些距离的,三轮车走了半个小时才到。
远远的就能看到陶瓷厂,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居民楼,还有一些错综复杂的小胡同,胡同两边的也是有些年代的平房。
向大姐把南衣直接带到了一个胡同口,笑着道:“我们家就在前面那个胡同里地二甲家,这个胡同第一个院子就万租出去,是一个老太太,留在前面住着,我直接带你过去。”
南衣笑着道谢,接受了向大姐的热情。
她感觉这人还不错,以后自己还是要找人干活的,向大姐就不错。
所以,打好关系也是需要的。
“就这个院子,看着挺大是不是?”
三轮车就停在了这个空院子前面,向大姐让南衣等在这里看着行李,自己则是快步去了第二家那里。
“关婶儿,关婶儿,在吗有人想要租你家的院子,你过来让人家看看房子吧。”
南衣还能听到向大姐的大嗓门,还有一个声音沙哑的老太太声音。
“你这丫头嗓门真大,就不怕吓到我老太婆?”
“嘿,关婶儿您老当益壮,哪里就能被吓到了?”
然后,南衣就看到了一个精神不错的老太太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钥匙。
关婶儿目光在南衣身上打量了一番,没说什么就把门打开了。
院子确实很大,正房有五间,东西厢房各有三间,还有两间南屋,靠近动北角还有一口水井,后面还有一个小菜园,还有个小门可以出去。
院子里被打扫的很干净,只不过屋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这搬家搬的可真够干净的。
“关婶儿,我叫李南衣,今年十九岁,是下面白土镇人,过来做些生意,不知道您这院子怎么出租?”
“你是小向领过来的人我也不骗你,这里也没什么家具,水费不用你操心,电费你自己交,这里有电表。
一个月十五,必须先付三个月的租金,三个月后可以一个月一个月付钱。
你要租多久?”
南衣觉得房租还可以,直接就租了一年,毕竟一年后自己的生意做成什么样子了,她还不知道呢。
说不准就要换地方了,先租一年再说。
“我就先租一年吧,咱们是不是要签个合同?”
关婶儿点头:“行,合同我有孙子写好的,我给你去拿,你在这里等等我。”
等老太太离开了,南衣就问道:“向大姐,这附近有卖旧家具的吗,这里空荡荡的,我得买不少东西呢!”
向大姐笑着点头,“离着不远,等会儿我带你去,正好有三轮车,也不用走路了。”
南衣很是感谢,立马道:“多谢向大姐了,你放心,我会给你车钱的。”
“哎呦,这不用,顺路的的事哪里还要你的车钱了?”
“那我也不能占你的便宜不是,就这么说定了,要不然我都不敢用你了,是不是?”
合同很快签好,南衣给了老太太四十五块钱,又记下了电表数字,这个房子就算租下来。
然后又去买了家具,锅碗瓢盆,被褥等生活用品,如果不是有向大姐领着,南衣还真的不能这么快就把东西给买齐了。
有向大姐帮忙,南衣这空荡荡的院子终于有了烟火气息,这让南衣很是满意。
中午,南衣带着向大姐去了一家新开的小饭馆吃了一碗面,还给向大姐的男人带了四个馒头,一个菜回去。
为了帮助自己,向大姐都没有回家做饭。
三个孩子午饭是在学校吃的,不回来,就只有扭了脚的丈夫章致同在家。
向大姐原先是不愿意的,只不过南衣下午还要请她帮忙,就用这个理由也让她无法拒绝了。
南衣又给了向大姐十块钱车钱,这才放人回去,说好了休息一个小时再回来。
两人分道扬镳后,南衣就直接回家了,把新买的锁换上,旧锁准备等会儿还给房东。
关上大门后,南衣就开始从空间里往外拿东西,很快厨房里,库房里就塞满了物资,米面油,豆类,腊肉,鸡蛋等食物。
还有柴火,煤球,煤气罐炉子,锅碗瓢盆等厨具,这才去收拾自己的卧房。
南衣看了看空着的屋子,光线有些不太好,对她的工作有些不合适。
只是房子是租用的,暂时也没办改建,只能多弄几个大灯泡了。
南衣是准备招人做小手工的,这个比做食品要简单多了,只要样式新颖好看就能卖不去。
不像食品那样,还需要注意卫生,保质期这些小作坊是没办法做到的。
下午有向大姐帮助,南衣直接去了这里最大的市场上,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皮筋,布料,针线,好看的珠子等,因为买的多,直接让人送货上门的。
缝纫机也先买了四台,刚开始可以慢慢来。
等送货的人把东西都摆放在正屋的货架子上后,南衣了人车钱就送人离开了。
向大姐一直憋着的疑惑终于问了出来,“李妹子,你这是要做什么啊,难道是想要做衣服卖?”
南衣摇头,“衣服暂时不做,我想做一些小东西。向大姐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上工?
你帮我找一些手巧的大姐,婶子,给我当个小组长管着她们,我也不亏待你,除了计件赚的钱,我额外还给你开工资。
怎么样?”
向大姐有些不可置信,用手指着自己问道:“我,当小组长,还帮着你管人,我……我能行?”
南衣点头,很肯定的道:“能行,怎么不能行,你也说了,你可是高中生,当个小组长还不是妥妥的?”
向大姐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咬了咬牙,点头道:“行,妹子既然相信我,我也不能辜负了你的信任,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嘿嘿!”
向大姐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人缘还是比较不错的,南衣说刚开始小找四个人过来,等以后了在慢慢招人。
第二天她就把人给领了过来,四个女人年纪都不算大,虽然她们对南衣这么小的老板有些怀疑,但是想巧丽是什么人,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
所以,南衣让她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快四个人就被安排好了位置。
一个裁剪,一个缝纫机缝线,一个组装边角样式,一个组装搭配好看的珠子。
南衣是找做出来一个样品,然后让她们开始的动手做的。
这四个人是一道流水线,这样出来成品的数量会比较多。
她们一天的工资是一块钱,还管一顿饭,待遇简直就是太好了。
一天一块,一个月下来的有三十了,可比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不过她们也没有往外宣扬,毕竟现在还没有赚钱呢,被人知道了还不知道多少人都想要上门呢!
南衣做的是带珠子的头发圈,样式不要太多了,每个样式都做出了二十个,直接就弄了十个各色各样的头发圈。
然后南衣就开始去寻找自己的批发商了。
最先去的自然是供销社,虽说现在有了私人的小卖部,但是供销社还是最大的人流量地方。
只不过明显国营单位看不上这种小东西,南衣就直接去了贸易市场,里面还是有发展客户空间的。
苏娟是一个离婚女人,因为丈夫的小青梅从乡下回来了,然后旧情复燃,直接提出了离婚。
她也不是那种喜欢纠缠的人,因为这几年没有孩子,婆家早就不满意她这个儿媳妇了。
所以,离婚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从夫家得到了一笔钱,她又把工作给卖了,然后就租了个门面买一些文具之类的东西。
吃住就在店里了,虽说生意不是怎么好,但是她一个人消费也没那么大,还是有的赚的,至少比上班一个月工资要多了。
娘家不愿意自己离婚,可是日子是自己过得,她不开心,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
所以苏娟就住在店里,很少回娘家。
“姐姐,你好!”
正在想事情的苏娟被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就看到了一个少女站在自己跟前。
“你好,是要买什么?”
苏娟笑着招呼人进来,南衣也不客气,微笑着走进了店里。
“姐姐,你好我是做女生头发圈的,想要给你看看。”
说着就把做好的头发圈给拿了出来五颜六色,各式各样,上面还有些好看的珠子,小星星什么的装饰,直接就吸引住了苏娟的视线。
“好漂亮啊,这是你做的的吗?”
苏娟也是个女人,喜欢这些好看的饰品很正常,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脸上的关心之情越来越浓。
南衣解释道:“我开个小作坊,就是专门做这种小饰品的,这些只是头发圈,后面还会有有发卡,头饰,头花,手链等,就是做批发的,适合小姑娘,也适合女同志。
姐姐,要不要每个样式留下来十个试试,批发的可是很可观的,如果卖的好了,咱们还可以做长期的生意,签下合同后,还能更加便宜。”
南衣离开的时候,手中的头发圈已经换成了钱,这让南衣很高兴。
也觉得苏娟是个做生意的人才,毕竟他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区域代理商的概念了。
是的,苏娟同意签下合同,却是需要南衣在这个贸易市场里只给她一个人供货,南衣也不愁卖,自然就同意了。
然后,苏娟就值了要了头发圈每种样式一百个,南衣猜测她可能要做二道贩子呢!
毕竟随着个体户的出现,人们的日子眼看着就好过了起来消费自然也就渐渐提高了。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无法阻止女子们爱美的心思的。
所以,只要头发圈好看,就不会卖不出去的。
南衣回去后,就直接让向大姐再找三组人回来,也就是十二个人,要加快生产速度了。
磁州市也有四个贸易市场的,南衣只要在里面各找到一个合作伙伴,每次的供货数量还是可观的。
更何况他们已经自发的发展成了二道贩子,直接把东西卖到了更远的地方。
所以,只要南衣这里保持货品样式足够多,足够好看,就不怕他们不拿货。
生意不出意外的忙碌了起来,忙忙碌碌的就到了过年。
因为过年生意更好,这些人一直到了大年二十九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