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天和元年,冬月底。
唐国公府内。
李昞兴高采烈的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
“哈哈~~夫人快看,渊儿的眉眼与我像不像?”
刚刚恢复了一些体力的独孤氏轻笑一声,“夫君仔细看看,明明是像我。”
“对对对,与夫人更是相似。”
李昞笑呵呵的附和着。
开和七年。
唐国公府内哀鸣一片。
李昞病逝,由刚刚七岁的李渊继承唐国公位。
母亲独孤氏思念成疾,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世人皆言李渊的命好,不过七岁就已经是万人之上的国公,却无人在意他七岁便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国公的位子哪里是那么容易坐稳的。
好在家中的几名长辈出手帮衬,也算是没有太大的波澜。
隋朝开皇二年。
长安宣阳坊。
大将军窦毅公开选婿,明言只要是适龄男子皆可一试。
于是此处在最近的时间里热闹非凡,都想试试自己能不能被选中。
要知道这位大将军可是手握兵权的实权将军,朝中的话语权甚至不是一般闲散王爷能比的。
但无一例外,一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全都直呼不可能,这哪是选婿,简直是在羞辱人。
原来是窦毅别的不比,直接在将军府大门与前堂之间的门屏上画下两只孔雀,来人需要在指定的地方射箭。
明言说道:“只要有人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以箭矢射中孔雀的眼睛,方可入我将军府的大门,就是我窦家的乘龙快婿!”
无数人看着这个距离,又看看那比手指头还小三分的孔雀眼睛,纷纷责怪窦毅戏耍众人。
这边热闹的景象让在对面酒肆中饮酒的人纷纷侧目。
一张酒桌上,一个面目俊秀的少年正对着面前的食物大快朵颐。
少年一袭青衣,面白似玉,剑眉星目,一双眼睛锐利如鹰,满头长发束起,用一根发带紧紧的束缚住。
若是只看面容,好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郎。
看到人群吵吵嚷嚷的,不由得好奇起来,放下手中木箸,疑惑的问道:“你们都在看什么呢?”
掌柜的听到他的问话,扭头看向他那边,“这位郎君不知?窦大将军最近在长安城里选婿,全长安城中那些有名的青年才俊,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窦将军的题目给难住了,这不,今日又开始了。”
“哦?窦将军?可是窦毅窦将军?”少年一听来了兴致,眼睛不自觉的放亮。
“那可不,听闻窦家大小姐出生时便长发过颈,三岁便与身同长,容貌更是惊为天人。”
掌柜的也是兴致勃勃,夸赞的话接连不断,“人皆言此女子贵不可言,必定要寻求良婿,所以窦将军正在选婿呢。”
“果真是窦将军,那本公子今日就去凑凑热闹。”少年从怀里掏出一两碎银,直接扔到掌柜的怀里,“本公子今日心情好,不用找了。”
说完,没给掌柜回话的时间,在人群中挤了出去。
掌柜的眼睛一亮,直接把碎银装好,再去招呼其他人。
远处,又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悻悻而归,垂头丧气的模样引来同行伙伴的一阵笑声。
看着又一个少年俊才默默离开,围观的人群中又嘈杂起来。
“这窦将军的要求也太难了吧,最近这长安城里的青年才俊少说也有上百人来了,却没有一个人都没能进得了将军府的大门。”
“就是,依我看,窦将军怕是舍不得女儿出嫁,故意弄出这么一个难题。”
“乱说,窦将军可不是会拿着这种事情说笑的人,定然是窦将军不想委屈了女儿,故而设此要求。”
“确实,窦将军的女儿年方二八,正是芳华正茂,求一个出众的郎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不管围观群众一言一语,议论纷纷。
少年昂首挺胸,大步上前,不看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径直走到前方。
扭头看向旁边,一个负责看守的家仆立马上前,对着他躬身一礼,“这位郎君,可是想要试上一试?”
“此处与屏风相距多远?”少年没有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回郎君,一百五十步。”
“好,取一把两石弓来。”少年认真点头,眼底的自信溢于言表。
家仆一听,立马乖乖的递上一把两石硬弓,“郎君请用。”
围观人见他不过刚刚舞象之龄的模样,居然敢要两石硬弓,议论声顿时大了不少。
还有几个心善的劝他莫要逞强,免得被弓伤了自己。
当然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出言撺掇少年赶紧试试。
少年充耳不闻,轻轻拉动两下弓弦,感受弓身上传来的力道。
伸手接过家仆递来的箭矢,将箭矢搭在弓弦之上。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两石硬弓却是轻若无物一般拉开,犹如满月。
“嗖~”
众人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结束,箭矢已经直直的飞出。
犹如水中游鱼,亦如空中流星,尖锐的破空声好似要刺破人的耳膜。
“咚”
箭矢不偏不倚,正中门屏画上孔雀的一只眼睛,箭头深深地嵌进墙上。
距离门屏近的人惊的目瞪口呆,死死的盯着还颤抖着尾羽的箭矢。
透过将军府的大门,宽大的门屏上,两只孔雀栩栩如生,其中一只的眼睛被一根箭矢射穿,失了一分美感,却多了一分别样的感觉。
“嗖~”
“咚”
少年没给众人反应的机会,第二支箭矢接踵而至。
箭矢不偏不倚,正中另一只孔雀的眼睛之中,箭头同样没入墙体,将活灵活现的画作破坏,却又更添了一分惊艳。
“好!!!”
人群中,终于有人爆发出一声喝彩。
“好!!!”
“郎君这箭术天下少有,配得上窦将军的女儿。”
负责守卫的家仆也是瞪大了眼睛,急忙一路小跑到了大门口,看着门屏上插着的两根箭矢。
用力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的又看了一遍。
激动的他就要进门禀报给窦毅,人刚刚跑进大门,却又一个转身,大步跑到少年身边。
喘息两声,对着少年躬身一礼,“郎君,敢问郎君姓甚名谁,小的也好禀报给将军。”
少年轻笑一声,“好说,在下太原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