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犬夜叉:我悟心,全剧第一嘲讽怪 > 第288章 渤泥爪哇,南洋佛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8章 渤泥爪哇,南洋佛墟

两条山脉南北并行,一条大河于其间平原奔腾北流。

若非此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绝对是发展农耕的宝地。

颜赢在半空徐徐飞渡,三人一边说笑一边观望山河。

此等景色,是东海不具有的!

其间,看到裹着草麻的原始居民,他们还会停驻下来观察。

这里到处都是雨林,瘴气氤氲,不利于大型部落的形成。

自然也不利于他们收集信仰!

就在悟心以为,吕宋像夷洲一般是尚未开发的岛屿时——

两山河谷大平原到了尽头,一盘山丘划过,又是一方大平原映入眼帘。

这方平原呈西北——东南走向,两面接海。

西南方的海洋,被一条山脉阻隔。

平原上尽是稻田,村庄星罗棋布。

“哇!”神乐惊叹道:“这里比得上武藏国了!”

“嗯,这里叫吕宋,是逃难的大陆人将这里发展起来的。”

“那,我们在这里发展信仰岂不更容易?”

“哈哈,渡往东海的大陆人多,渡往南洋的大陆人更多!

大隋、大唐、大宋、大明,这四个东土王朝皆发展海上贸易。

承蒙他们的文化传播,龙图腾在全世界名声裴然。

我们聚纳信仰,简直太容易了!”

“吟!”

“吟吟!!”

三条大龙齐现,婉转游弋,沿着大平原一路向南昭彰。

龙马追逐,祂们所过之处,惊呼声、喧沸声一浪又一浪。

“吟!!”龙吟九霄。

平原尽头,濒临海湾的城池上士兵欢呼雀跃,停靠海港的大船上亦是呼喝声声。

绕城三周,龙马飞舞向了城西火山,一座恢宏神殿拔起。

随后祂们飞过海湾,向南而去。

神乐嬉笑道:“悟心,他们那么崇拜你,你为什么不跟他们讲几句话?”

“哈哈!”悟心笑道:

“你就没仔细看吗?城上竖着的全是大龙旗,城里有个总督府。

我开口跟谁说?

吕宋国王,还是大明总督?

一个不好,便能引发大明对海外政策的改变,到时候我们可有可能被伐庙!”

“那之前你为什么开口?”

“琉球国根本不受大明重视,百年来都没有大明使者过去了,没什么好顾忌的。

南洋则不同,南洋是大明达官显贵们的利益场。

我们若显现一番是神迹,我们若开口说话,那就能掀起风暴!”

“我听不懂。”

“喏,打个比方——

东海皇室自称神子,血脉传承自天照大神。

若天照大神显化于其它东海家族,立刻就会掀起一场正统之战。

新的天照家族若不被扑灭,皇室立刻就会摒弃信仰天照大神。

大明亦是如此。

若南洋兴起一个以龙为尊的国度,大明不能扑灭其,则大明必改图腾。

凤凰、麒麟都可能代替龙图腾!”

“哦,这样啊!”

“就是这样。真龙只能有一条,真龙天子也只能有一个,大明天朝必须唯一!”

“那——”素素讶异道:

“你给了传教士一柄剑、一根杖,不是让他们去建国吗?”

“不是。他们也没有能力建国,顶多兴起一个以龙为尊的教派。”

三人也不再变回人形,就这样飞掠过一个个小岛。

吕宋群岛上的人口不少,但过于分散,数百人的部落有,但上千的没有。

这样的部落他们也看不上。

千岛过去,又一方大岛出现在他们眼前,此岛堪比吕宋,岛上还有一个不小的淡水湖。

三龙盘绕一圈,引得欢呼连连。

听到这种欢呼声,素素神乐也都知道了此地必有大陆来客。

此岛人口数万,多集中在东南地区,不但有城池,还有大龙旗。

一见此种情况,悟心就地拔起一座恢宏神殿,便继续南下。

当前方出现一座横贯东西的大岛,而大岛上又只有寥寥一些土族时,神乐不耐道:

“悟心,这里的海岛看腻了!”

“那好,我们加快速度。”

三人又变回人形,颜赢极速飞驰。

这次他们改变了方向,追着头顶的太阳,向西而行。

地球自西向东转,这就显得颜赢的速度更快了——

飞过诸沙,一方大陆出现在眼前。

沿着海岸线南渡,遇到了一个废弃的港口,港口石壁刻有两字——俱劳。

一对应百年前的坤舆万国图,悟心当即明白他们到了婆罗洲。

不过婆罗洲是后世的叫法,百年前这里应该叫渤泥。

当年的渤泥王,是永乐皇帝亲奉的郡王,郡城应该在汶莱那旮沓。

随后他们转道南下,跨海直冲爪哇岛而去。

百年前的爪哇岛上,有爪哇郡王、顺塔卫,百年后又变成了什么样呢?

还未登岛,悟心便瞠了眼——

只见东西海岸,百帆竟过。

知道爪哇多火山、土壤肥沃、适宜种植、适宜居住,但他没想到这里会这样繁荣!

还有,那些船只都悬挂大龙旗。

这些都是明朝商人的船,还是悬挂大龙旗已经成为南洋的时尚了?

张开结界,渡入爪哇岛。

飞抵一处山丘,悟心不禁暗暗一凛,他遥遥看到了一片佛塔石林。

真眼一窥,悟心遂又放松。

那片佛塔气韵不显,毫无气象。

凑近一看,悟心三人不禁哑然,如此宏大的佛家建筑却已荒凉破败,一个僧侣都不见!

“悟心,这是什么情况?”

悟心思忖道:“自从来到南洋,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一个僧人?”

“没有。”

“那就有答案了!大明王朝在国内打压佛道两门,他们的态度影响到了南洋。”

“不会吧?”

“怎么不会?

据我所知,佛教以及吸收佛教教义的印度教,可是早早就传到了南洋。

佛教对南洋的影响,从这片宏伟的建筑就可见一斑。

大明也就是对东海不重视,没有与东海怎么贸易交流,否则东海佛教也得被影响!”

深刻明悟佛教对东海影响的素素,不禁感慨道:

“大明王朝的力量真是恐怖,竟然可以主导一个这么强盛教派的兴衰!”

“先别下定论,我只是与你们探讨一下,至于是否真的如此还不好说。

兴许是伊斯兰教的兴起,导致了佛家在南洋的没落。”

“伊斯兰教又是什么教派?”

“伊斯兰教在大明叫回教,势力广泛分布于西域南亚,是一个堪比佛教的大教。

这个教派得以快速传播,是因为祂为国主、贵族敛财集权的同时,打压盘剥了平民。

这就比单纯愚弄平民的梻觉,更受国主、贵族的欢迎!”

听悟心这么一说,神乐咯咯直笑,素素却精神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