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同学不小心拿了八校联考的第一名,总分731分。”
“也就甩开第二名十来分吧,问题不大。”
安静一直持续了三秒钟。
然后——轰的一声炸开。
巨大的欢呼声和惊叹声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卧槽,联考第一啊?”
“孙玉,你居然考了731分,太牛逼了!”
“老班,别是在逗我们吧……”
高二三班的众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目光齐刷刷的投向和同样懵了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的孙玉,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崇拜!
叶空掏了掏自己的耳朵,“行了行了,都坐下,瞧你们那点出息,除了孙玉,咱们班还有几个考的凑合的。”
他的目光落在了张宁身上,“你小子数学满分150,物理98,考得挺不错啊……本来这次你能进前100的,可惜自己有点作,前100名的排名福利给你自己作没了。”
“切,什么排名福利?又发几个笔记本?不好意思,咱们不需要!”
张宁倒是看的很开。
叶空看着张宁那满不在乎的样子,嗤笑一声,“几个笔记本?你小子也就这点出息了,这次联考前一百名的奖励,可不是什么文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孙玉身上,语气变得正式了一些,“根据八校联考组委会和清大的协议,本次联考总排名前一百的学生,将获得直接参与清大暑期学科营的资格,不用任何申请,也不用任何审核,凭着成绩单和邀请函直接入营。”
“啥?啥玩意?”
张宁直接愣住了,“不是,老班,这种事情你怎么不早说啊……”
早说他也不会无聊的去逛考场啊!
叶空瞥了他一眼,懒得搭理他。
“真的啊?”
孙玉猛的抬起头,有些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语。
其实清大暑期学科营虽然是她暑假的目标,但是对于这个目标她也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毕竟她因为蹉跎了两年,所以履历确实不够出色,很有可能通不过那些繁琐的审核。
可她没想到,幸福居然可以来的这么突然!
“当然是真的。”
叶空点点头,把众人的成绩都念了一下。
大部分人的分数都集中在五百分到六百分的区间,六百分以上的人有七个,算是已经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好了,你们的成绩就这么个情况。”
念完了成绩之后,叶空勾起嘴角,很显然比大家还高兴,“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正式放假的时间是七月十五号,八月三十一号返校报到,九月一号正式开学,暑假你们自己安排一下吧。”
一听说放假,众人当然很开心。
宋依怜托着下巴,好奇的问叶空,“老班,放暑假你一般会干什么?”
“那就多了,可能会坐游艇出游吧,这段时间意大利里维埃拉那边的天气也不错,在那里潜水也挺好……”
叶空认真的考虑起了这难得的假期,“或者去岛上进行海钓,我哥五六年前给我送了一座小岛,我一直很少去,过两天可以考虑去一趟……”
????
听着叶空的计划,空气中有一瞬间的沉默。
宋依怜摆摆手,“老班你别说了,去九班说这些吧,我们不爱听!”
“不是你自己要问的吗?怎么还不爱听了,我这可是真诚的分享假期计划,给你们开阔一下眼界。”
叶空一脸“你们真是不懂生活”的表情,遗憾的摇了摇头。
宋依怜撇嘴,“老班,你这是分享吗?你这是炫耀!”
“炫耀?哦,这样啊……”
叶空挑眉,摸着下巴,故作沉思状,“我的暑假打算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在家躺着节约用水用电,偶尔出门也就是骑着共享单车去菜市场和大爷大妈们探讨一下物价波动问题,或者去公园观摩一下广场舞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一下精神文化生活……我这么说,你们信吗?”
“……不信。”
开心的凡尔赛了一波的叶空去了高二九班,安排九班的事情。
高二三班的众人并没有因为成绩而烦恼,也开心的期待起了暑假生活。
孙玉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自然只需要去准备去清大暑期学科营的事情了。
瞿辰依旧去练车、参加比赛。
张婉、刘翰飞的假期也接到了不少邀请,两人打算好好的利用这个暑假去提升自己。
宋依怜打算重新做自己的账号,邀请冯漫帮她一起策划。
许燃决定去云谜阁实习……
“谢文澜,你呢?你的暑假打算去干什么?”
张子洋问起了谢文澜关于暑假的安排。
谢文澜的神色有些怅然若失,反问道,“你打算去干什么?我当然打算去好好练字啊,我跟你说,老班带我认识了圈子里面几个大佬,他们的字写的都好好啊,一个比一个牛逼,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的东西,现在关系处的不错,暑假我就打算和他们混了,混个几年我说不定就成一代宗师了……”
“哦。”
谢文澜点头,“好吧。”
张子洋追问,“你还没说你暑假打算干什么去呢?”
“我想继续把炭火传奇经营下去。”
“哦,对哦!”
听谢文澜提起炭火传奇,张子洋这才一拍脑袋,想起来他们还有一家烧烤店。
虽然当初炭火传奇在大家的努力下生意一直挺不错的,不过寒假的时间毕竟太短了,所以他们的经营也就回了个本而已,也没赚到多少钱。
再加上现在的餐饮行业总是来得快去的也快,在炭火传奇关门之后,虽然有不少人总是打电话过来询问烧烤店的事,但是一学期的时间已经足够大部分人忘记这家店了。
谢文澜倒是一直没有忘。
他其实还是很希望大家还像之前一样回到烧烤店继续经营炭火传奇,可是看现在的情况很显然他们都已经找到了新的目标,不会再回去了。
“你就没有想着提升一下自己啊?”
张子洋有些不理解谢文澜,“你总不可能一辈子都烤串儿吧?”
在他看来,开店烤肉应该划分在个人的兴趣那里,偶尔搞一搞还可以,长期持续下去似乎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为什么不呢?”
谢文澜反问,“永远都有人需要吃东西,而我愿意做了给他们吃,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