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面板一分为二,左边是陆行云,右边是元庆帝。
元庆帝和李内侍说话的时候,陆行云正目光冰冷地看着焚骨楼外的人群,至两人交谈结束,苏成也念完了廉亲王最后一项罪行。
两边一齐静下。
元庆帝冲李内侍摆手,示意他退下,似乎被他说烦了,常年肃寒的面上却流露出几分笑意。
陆行云收回目光,踱步至书桌前。
嘉萝盯着这对舅甥,深以为元庆帝和李内侍自作多情了。陆行云做出揭露平、廉两位亲王罪行的决定前,想的是她,而非元庆帝。
思及这两日元庆帝和陆行云的言行,嘉萝隐隐猜出陆行云对她好感度波动的原因。
当日元庆帝说会为陆行云留有余地,指的是那道语焉不详的圣谕。圣谕中并未说明缉妖司因何事捉拿平亲王和廉亲王。陆行云作何解释都可。
若他仍然选择以“污蔑明珠公主清誉”作为抓捕两王的借口,便会彻底成为众矢之的,同样的也是拒绝了元庆帝对他的回护之意。相反,若他选择旁的更加合理的罪行捉拿两位亲王,便是承了元庆帝的情,也给自己留有几分余地。
元庆帝对陆行云尚有几分真心,得知陆行云肯承自己的情,心中自然高兴。
陆行云敢这么做,证明他也清楚元庆帝对他多有优容。
至于“陆行云未将他的后路堵死是为了自己”这件事,嘉萝一开始并没想过。
她和陆行云满打满算只见过几面,陆行云对她或许有几分在意,可若说他愿意为了她改变自己的决定,嘉萝觉得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偏偏,这件事发生在她眼前。
好感度不会骗人,感情的事也不能一味用理智衡量,嘉萝再觉得不可能也只能接受这个猜想。
不过她坚信自己或许是造成陆行云改变决定的主要因素,却非唯一因素。
陆行云一定很确定,不管他做出何等选择,元庆帝都不会怪他。
在此前提下,陆行云因为对她的细微好感,愿意做出改变,倒也合情合理。
嘉萝垂眸看向陆行云,觉得他当真是极致理性和极致感性的集合体,两种特质既矛盾又对立,可他却能将其完美融合。
说他理智冷静,他偏由着自己的感情做出选择。
说他感情用事,他偏算准了所有人的心思,走的每一步都无比正确。
嘉萝忍不住查看起陆行云对周围人的好感度。
这一看,却令她颇为心惊。
他对绝大部分人的好感度都保持在0点,包括他的亲生父母。仿佛陆驸马和明珠公主于他而言只是陌生人。
陆驸马便算了,未曾想连明珠公主在他心里亦不甚重要。这与陆行云平日里表现出“执意为母报仇,并将其视作毕生所愿”的形象完全不符。
而他对元庆帝的好感度竟然是-80,可谓对元庆帝憎恶至极,如此低的好感度,说元庆帝杀了他一家都不为过。要知道,他对狐妖这个杀母仇敌的好感度也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