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晓雨后,徐天回到房间,但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林雨欣的出现,让他想起了过去的种种。
曾经,他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放下了,但刚才看到林雨欣哭泣的样子,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丝波动。
不过,这种波动很快就被理智压了下去。
一个背叛过他的女人,不值得他有任何同情。
更何况,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外卖员了。
他有更好的选择,更广阔的未来。
想到这里,徐天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他闭上眼睛,开始为明天的比赛做最后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徐天早早起床,精心打扮了一番。
今天的比赛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他在古玩界的地位,也关系到他的未来发展。
比赛地点在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
当徐天到达现场时,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候了。
“徐先生!”李晓雨迎了上来,“您来得正好,马上就要开始了。”
徐天环顾四周,发现现场除了参赛的专家学者外,还有不少媒体记者。看来这次比赛的规模确实不小。
“参赛者都到齐了吗?”徐天问道。
“还差几个,不过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李晓雨说道,“对了,有一个人您可能需要注意一下。”
“谁?”
“韩志华,古玩界的老前辈,在鉴定方面很有造诣。据说他对您之前的表现有些不屑,认为您只是运气好。”李晓雨提醒道。
徐天点点头,他早就料到会遇到这种人。在任何行业,都有一些倚老卖老的人,不愿意承认新人的能力。
“让他看看什么叫实力吧。”徐天自信地说道。
就在这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走了过来。
他穿着一身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串核桃,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你就是那个徐天?”老人直接走到徐天面前问道。
“您是?”徐天礼貌地问道。
“韩志华。”老人淡淡地说道,“听说你最近在古玩界很活跃?”
“略有涉猎。”徐天谦虚地回答。
“略有涉猎?”韩志华冷笑一声,“年轻人,做人要低调,但也不要太过谦虚。听说你鉴定出了一面汉代透光镜?”
“确实如此。”徐天点点头。
“那只是运气。”韩志华摆摆手,“古玩鉴定需要的是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不是靠运气就能成功的。”
周围的人都看向这边,显然注意到了这个小插曲。
“韩老说得对。”徐天依然保持着礼貌,“我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那就好。”韩志华满意地点点头,“年轻人有自知之明是好事。不过,今天这个比赛,可不是你这种新人能够胜任的。还是多看多学,少出风头为好。”
这话明显带着挑衅的意味,周围的人都感觉到了火药味。
“韩老说得是。”徐天依然保持着微笑,“不过,既然来了,总要试试。万一运气好呢?”
韩志华听到“运气”两个字,脸色一沉:“小子,你这是在挑衅我?”
“不敢。”徐天摇摇头,“我只是觉得,古玩鉴定虽然需要经验,但也需要天赋。有些东西,可能不是时间能够弥补的。”
这句话等于是在说韩志华没有天赋,只是靠时间积累。
韩志华顿时勃然大怒。
“好!很好!”韩志华咬牙切齿地说道,“今天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实力!”李晓雨见气氛剑拔弩张,连忙上前打圆场:“二位老师,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还是先入场吧。”
韩志华冷哼一声,转身走向比赛区域。徐天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这种老古董,最喜欢的就是用资历压人,但今天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比赛现场布置得很专业,中央摆放着十几件古玩,每件都用玻璃罩保护着。主持人是一位知名的文物专家,他简单介绍了比赛规则:“今天的比赛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基础鉴定,第二轮是疑难辨析,第三轮是终极挑战。每轮淘汰一部分选手,最终决出前三名。”
参赛的十二名专家分别坐在标有号码的位置上。徐天被分到了六号位,而韩志华坐在一号位,显然是被当作了种子选手。
“现在开始第一轮比赛。”主持人指向第一件展品,“请各位专家对这件青花瓷进行鉴定,写出年代、窑口、真伪等信息。”
徐天启动神眼,瞬间就看清了这件青花瓷的全部信息。
这是一件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压手杯,胎质细腻,釉色莹润,青花发色浓艳,是典型的苏麻离青料。
更重要的是,这件东西是真品。
他快速在答题纸上写下答案: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窑,青花压手杯,真品。
其他专家还在仔细观察,有的拿着放大镜,有的用手电筒照射,韩志华更是戴上了老花镜,一副专业的样子。
二十分钟后,第一轮结束。
主持人开始公布答案:“这件青花瓷确实是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压手杯,景德镇窑出品,为真品。”
徐天的答案完全正确。
而其他专家中,有三人判断错误,其中一人竟然说这是清代的仿品。
韩志华虽然答对了,但脸色并不好看。
他发现徐天的答题速度太快了,几乎是一眼就确定了答案,这让他心生疑虑。
“第二件展品,请鉴定这件青铜器。”
徐天继续用神眼观察,发现这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鼎,上面有铭文,但被人为做旧,实际上是现代仿制品。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现代仿品,做旧痕迹明显。
这次轮到韩志华快速答题了,他似乎对青铜器很有研究,很快就写下了答案。
结果公布时,韩志华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他判断这是真品,而徐天又一次完全正确。
“这件青铜鼎确实是现代仿品,制作工艺虽然精良,但铭文的字体风格与春秋时期不符,而且做旧痕迹过于明显。”主持人详细解释道。
现场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连续两轮,徐天都是最快答题,而且答案完全正确,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这小子真有两下子啊。”
“看来之前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
“韩老这次怕是要栽了。”
韩志华听到周围的议论,脸色铁青。
他本来以为可以轻松碾压这个年轻人,没想到反而被对方压制了。
第一轮结束后,有四名专家被淘汰。剩下的八人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是疑难辨析,难度会大大提升。”
主持人说道,“这次的展品是一件书画作品,请各位专家鉴定其真伪。”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展开了一幅字画。
这是一幅山水画,署名是明代大画家唐寅。
徐天用神眼一看,顿时发现了问题。这幅画的纸张确实是明代的,但墨迹却是后加的,而且画风与唐寅的真迹有明显差异。这是一种高明的造假手法,用真的古纸作假画,一般人很难识别。
他在答题纸上写道:此画为赝品,用明代古纸作画,但画风与唐寅真迹不符,疑为清代仿品。
韩志华这次花了更长时间,他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纸张、墨迹、印章,甚至用鼻子闻了闻墨香。
最终,他自信地写下了答案。
“时间到!”主持人喊道。
这一轮的鉴定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八名专家中,有五名判断这是真品,只有三名认为是赝品,其中就包括徐天。
韩志华属于判断为真品的那一组,他的理由是纸张、墨迹、印章都符合明代特征。
“这次的答案是…”主持人故意停顿了一下,“这幅画确实是赝品!”
现场一片哗然。连韩志华都判断错了,而徐天又一次正确。
“这幅画使用了明代的真纸,但画是后人所作,应该是清代的仿品。造假者很聪明,用古纸作画,但画风明显不是唐寅的风格。”主持人详细解释道。
韩志华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问题上栽跟头。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徐天不仅答对了,而且答案还比他的分析更加详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