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远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但他还是不甘心:“那你说说这幅《春山行旅图》的创作背景!”
徐天走到画前,神眼再次扫描,画作的详细信息瞬间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幅画创作于北宋真宗年间,画家是李成的嫡传弟子郭熙。郭熙擅长画山水,尤其是雪景山水。这幅《春山行旅图》是他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品,画中描绘的是北方春季山区的景色。”
“从技法上看,这幅画采用了'三远法'的构图方式,即高远、深远、平远。山峰的处理运用了'皴法',特别是'卷云皴'的技法,这是郭熙的独门绝技。”
“画中的行旅人物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神态生动,体现了北宋时期'人物点景'的绘画特色。”
徐天的讲解如数家珍,专业而详细,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刮目相看。
孙德华忍不住拍手叫好:“精彩!徐先生不仅眼力过人,理论功底也是相当深厚!”
“是啊,这样的水平,说是专家都不为过!”
“徐先生,您真的是自学成才吗?这也太厉害了!”
众人的赞美声此起彼伏,陈志远的脸色已经青一阵白一阵,就像变色龙一样。
但他还是不死心,指着那只汝窑瓷碗:“那这只汝窑瓷碗呢?你知道汝窑的历史吗?”
徐天淡然一笑:“汝窑是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河南省宝丰县。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天青色釉而闻名,有'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美誉。”
“汝窑的烧制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多年,主要集中在北宋徽宗年间。由于烧制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所以传世品极少,据统计全世界现存的汝窑瓷器不超过百件。”
“这只瓷碗的釉色呈现出典型的天青色,釉面有细密的开片纹,这是汝窑瓷器的标志性特征。碗底的支钉痕迹也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因为汝窑瓷器在烧制时需要用支钉支撑,这会在器底留下细小的痕迹。”
徐天的每一句话都准确无误,专业性极强,让在场的专家们彻底服气了。
陈志远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他没想到徐天不仅有神乎其神的鉴定能力,理论功底也如此深厚。
“最后这方端砚,”徐天继续说道,“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古称端州,故名端砚。唐代开始制作端砚,到宋代达到鼎盛。这方砚台的石质是典型的老坑石,质地细腻,有天然的云纹。”
“从雕刻技法上看,这方砚台采用了唐代早期的浮雕技法,线条简洁有力,没有宋代那种繁复的装饰风格。砚池的设计也很有特色,深浅适中,符合唐代文人的使用习惯。”
徐天的讲解让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他的博学所震撼。
李慧敏眼中的崇拜之色更加浓烈:“徐先生,您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鉴定专家!我们拍卖行真的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徐先生,您的水平已经远超我们这些老家伙了!”孙德华感慨地说道。
陈志远站在一边,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甲都掐进了肉里。他万万没想到,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年轻人,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功底。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陈志远突然爆发了,“你一个毛头小子,怎么可能懂得这么多?你一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知道今天要鉴定什么东西,所以才准备了这些说辞!”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都看向陈志远,眼中带着不悦。
徐天冷笑一声:“陈专家,您这是输不起了吗?”
“我没有输不起!”陈志远大声嚷道,“我只是觉得你太可疑了!一个无名小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陈志远,你够了!”李慧敏实在看不下去了,“徐先生的能力有目共睹,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
其他专家也都纷纷摇头,对陈志远的表现感到失望。
“陈老,您这样说就不对了。”孙德华皱着眉头说道,“人家小徐的能力明摆着,您这是嫉妒吗?”
“我嫉妒他?”陈志远气急败坏,“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会嫉妒一个毛头小子?”
“那您为什么要这样污蔑人家?”
面对众人的质疑,陈志远更加愤怒了:“我污蔑他?我只是实事求是!你们都被他蒙蔽了!”
徐天看着陈志远的丑态,心中暗爽,但脸上依然保持着淡然:“陈专家,如果您觉得我是提前准备的,那我们可以再试试。您随便找一件藏品,我现场鉴定给您看。”
“好!”陈志远眼中闪过一丝狠毒,“那我就让你原形毕露!”
他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个精美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枚古色古香的玉佩。
“这是我家传的宝贝,”陈志远得意地说道,“你要是能看出这是什么年代的,我就服你!”徐天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枚玉佩,嘴角就勾起了一抹讽刺的笑容。
“陈专家,您这是要拿假货来考验我吗?”
陈志远脸色一变:“什么假货?这是我家祖传的宝贝!”
“祖传?”徐天冷笑,“那您这位祖宗还真是有意思,居然能在明代就用上机器抛光的工艺。”
现场众人都愣住了,纷纷凑近想要仔细观察。
徐天继续说道:“这枚玉佩从造型上看,是仿的明代龙纹佩,但是工艺手法却是现代的。您看这个龙头部分,线条过于规整,缺少古代手工雕刻的那种微妙变化。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块玉料是和田玉不假,但是抛光工艺明显是现代机器打磨的痕迹。”
“古代的抛光是用砂石一点点磨出来的,表面会有细微的磨痕,而现代机器抛光出来的玉佩,表面过于光滑,反光也不自然。”
孙德华凑近仔细看了看,点头道:“确实,这个反光确实有问题。”
李慧敏也仔细观察了一下:“徐先生说得对,这个抛光工艺确实很现代。”
陈志远的脸色变得煞白:“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这是我花了二十万买来的!”
“二十万?”徐天摇摇头,“陈专家,您这是被人坑了。这种仿品在潘家园顶多值个几百块钱。”
“而且,”徐天继续补刀,“从包浆上看,这块玉佩的制作时间不会超过一年。真正的明代古玉,包浆是经过几百年时间形成的,有一种深沉的油润感。而这块玉佩的包浆明显是人为做旧,用的是现代的化学方法。”
陈志远听到这里,身体摇晃了一下,差点站不稳。
“您看这个龙爪部分,”徐天指着玉佩说道,“明代的龙爪雕刻都很有力度,每个爪子都栩栩如生。而这个仿品的龙爪,雕刻得很呆板,没有生气。这说明制作者虽然技法不错,但是对古代工艺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
现场的专家们都仔细观察着,越看越觉得徐天说得对。
“还有一个更明显的证据,”徐天拿起玉佩,轻轻敲了敲,“您听这个声音,古代的和田玉经过几百年的氧化,敲击声会比较厚重。而这块仿品,声音明显比较脆,这是新玉的特征。”
陈志远彻底傻眼了,手中的玉佩盒子掉在了地上。
“不可能…这不可能…卖给我的那个人说这是明代真品…”
“陈专家,您在古玩界混了这么多年,怎么还会被这种低级的仿品骗到?”
徐天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还是说,您其实知道这是假的,但是想用来糊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