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河源郡守、义城郡王裴虎的底气就源于他南征北战的十万老卒,还有手下的能臣良将。
不过,自古英雄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
裴虎全白的头发和呆滞的眼神无不诉说着他对于时光的敬畏。
“老仝,老仝~”
裴虎的声音沙哑,如沙砾滚过烂木头。
没有人回应他。
“锦绣?娥儿?春妮儿?咳咳咳”
裴虎摇了摇头,大脑恢复了一些清明,嘴里喃喃,“怎么回事?”
“轰隆隆”
“杀!”
“啊~”
“保护大公子!”
“拥戴二公子!”
“薛将军当为主!”
被巨大的声音震动,裴虎彻底清醒,智慧回归大脑。
“这是闹叛乱呢!呵呵”
“你们是那块料吗?”
“河源之地如此重要,怎么能乱?岂不是便宜了外族?”
裴虎无论说了什么,说了多少话都没有人听到了。他也动不了,只是呆呆的看着自己苍老的手臂,枯瘦如柴的身体。
“噗嗤~哈哈哈哈”
他笑了,笑的疯狂~
随后,慢慢歪倒。
许久~
“嘎吱~”
门开,一眉头紧锁,鬓角微白的中年武将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
“爹,二弟要行刺我,被我反杀了。你可得为我做主啊!爹?爹!”
“哗啦~”
刚刚平静的河源城再次乱了起来。
裴虎可以半死不活,可以昏迷,但不能死。
在他没有死之前,他的几个儿子怎么斗都行,网破不了。
当这头老虎死了后,他的儿子再斗,网可能就要破了。
但是,就像袁绍死后的河北之地一样,他们停止不了争斗。
嫡子有二,庶子有三,孙子无数。
副总兵有三个,将军无数。
都有势力,都有山头,没有绝对有实力之人。如何?
斗呗!
鄯善、伊吾、河源、寿昌、梁兴、晋昌、玉门,关西七郡偌大的土地乱了起来。
最先行动的是苏睿,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
裴虎这么头老虎就这么死了,省的他寝食难安了。
不幸的是,西部门户守城之人缺失,没有自己信任的人,关西七郡可能会“非中国所有”了。
之所以他能提前行动,得益于他的系统,在系统抽奖中又得到了一个郑珏似的人物,晋昌郡守,镇守将军庞师古。这也是一个打出来的武将,从青河农户出身,战土匪,战外族,一点点坐到这个位置。
苏睿看过他的简历,从中看出了几个字,民族大义。
这样的人,怎么不让人喜欢?
于是,苏睿早在出京师之前就给庞师古写了一封信。
就这个时间点,苏睿的信件到达了庞师古的案头。
“师古吾兄,弟苏巨阳拜上。”
嗯?
随王干嘛这么客气?
来送信的人是苏睿正牌护卫军的人,表明身份后就很倨傲的坐在一旁,等待庞师古回信。
一圈的武将分坐两旁,巴巴地看着上座的庞师古,有机灵的与送信护卫小心翼翼的搭话。
“吾之义父讳高宝成,在世时常提起你,临去之前还念叨你的名字。”
庞师古鼻尖一酸,差点落下泪来。他也算是高宝成的义子,只不过没有行正式礼仪罢了。高宝成如同多情的将军,总是怜惜这个,痛惜哪个的,对于从底层磋磨上来的庞师古很是心疼,就告诉他让他以后有困难就找他,他认这么个义子。
高宝成为情所伤,而庞师古身不由己,这段父子情也就只停留在口头上。
世间人不记得,系统记得呢。
系统给苏睿这个人才,批语是:“你的高门义兄庞师古有心报国,却被裴家内乱所扰。其人精通阵法,骁勇善战,精细守谨。”
既然有这么层关系,苏睿“惯会拜义父”的毛病终于有了回报,赶忙拉起了关系。以他随王之尊,称呼小小郡守为兄,这礼贤下士,绝了!
再加上高宝成的遗泽,庞师古没有丝毫犹豫地投靠了。
看完信件,庞师古坐直身体,看向众人。
议事厅内都是跟着他打仗的老兄弟,看他这个样子,知道他有话要说,纷纷停止谈话,看向他。
“某的义父名讳高宝成,在座有知道的老兄弟吗?”
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送信护卫腾楞一下坐直了,眼神中震撼之意掩盖不住,嘴巴不由地问道:“高宝成?随王的义父?!”
啪!
他随后自己给自己一巴掌,跪下请罪道:“职下因震惊不小心直呼老令公的名讳,请将军责罚。”
庞师古绕过书案,把他扶起来,宽慰道:“不知者不罪。何况我义父是那般宽仁的性格。”
虽然是故作姿态,但这话说的情真意切。
好了!
经过两个人这么一遭,底下的人都知道庞师古与随王的关系了。
“三哥,我记得这事儿,是我们在飞狐道守卫的时候,老令公看你困苦,认下你的。”钱哲是跟了他几十年的兄弟,知道他的所有经历。
“不错!”
庞师古与高宝成也就差八九岁,但地位的差距让认义子的行为一点都不突兀。
庞师古脸上喜气洋洋,道:“随王称呼我为兄,吓我一跳。仔细看去,发现有这么一层渊源。哈哈”
半是叙述,半是炫耀,庞师古仔细讲述完随王信件,整个议事厅欢呼声一片。
对于苏睿,这些人普遍的态度就是,没有关系之前是看不起,瞧不上的,当发现他与自己竟然有关系,还很亲近时,就忽然觉得有与荣焉,随后就亲近起来。
庞师古也跟着哈哈大笑。
副将李叔琮问道:“将军,王爷在信中可有交代?大将军故去,各公子都向朝廷报丧,昨天还火拼了一场。我们怎么办?”
其实各郡之间距离很远,并不能朝夕而至的通讯,但是河源关系着整个西部局势,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会安排专人固守大将军府,以应对可能的意外。
在苏睿的信到来之前,他们就收到了飞鸽传书,大将军裴虎去世了。
关西七郡都是裴虎打下来,发展起来的。在大魏,裴虎相对独立,甚至他想独立都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关西地大且贫苦,还有吐谷浑的外部威胁,裴虎以大智慧克制住自己独立的想法,自己部队和土地归于朝廷,容忍朝廷派出官吏管理地方。
当然朝廷也不算亏待裴虎,海量的粮草供给他这个西部屏障。
庞师古他们这些人都是裴虎提拔于微末的,对于裴虎忠心不二。
但是对于裴虎的几个儿子,庞师古在裴虎还活着的时候不做表态,保持中立。
他也终于迎来了他的红利。
“大将军是忠于朝廷的。他经常说自己是朝廷的守门之犬。我们自然也忠于朝廷,忠于随王,听从朝廷、随王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