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军踏入卓越集团的会议室,视线在人群中扫视一圈后,最终落在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上。
杨晓雅正跪在地上,双手快速地捡起散落在地的文件。
她的高跟鞋不知为何崴在了地毯的纹路里,黑色西装裤的膝盖处也因为与地面的摩擦而蹭出了明显的褶皱。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如丝丝缕缕的金线般洒在会议室的地面上。
其中一束恰好落在杨晓雅散落的发梢上,仿佛给她的头发镶上了一层金边,随着她的动作而跳跃闪烁,宛如撒下了一把碎金。
陆小军的目光被这一幕吸引,不由自主地迈步走向她。
“需要帮忙吗?”他轻声问道,同时弯腰捡起了最底下的那份合同。
杨晓雅听到声音,猛地抬起头,动作有些急促。
她的睫毛上还沾着一小片纸屑,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显眼。
“陆……陆总?”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显然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见到他。
她的手有些慌乱地整理着文件,似乎想要掩饰刚才的尴尬,“不好意思,刚才不小心绊了一下。”
陆小军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手上,注意到她的无名指上空空如也,并没有佩戴戒指。
她的指甲修剪得很短,显得干净利落,而在她的虎口处,有一块淡淡的褐色茧子,看起来像是因为常年握笔而形成的。
他定了定神,微笑着说道:“朱总监让我来跟您对接后续的澄清协议。”
说着,他将手中的合同递了过去。
杨晓雅接过合同,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抬起头来,微笑着回应道:“好的,我会仔细阅读并尽快签署的。”
她的声音清澈而柔和,让人感觉很舒服。
陆小军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听说这次的事情能够顺利解决,多亏了您找到的关键证据。真的非常感谢您。”
杨晓雅的脸颊微微泛起一抹红晕,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这只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特别的。”
陆小军看着她,心中突然涌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仿佛在回忆什么。
杨晓雅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她的脸色更红了一些,低下头轻声说道:“其实……我大学的时候听过您的讲座。您关于加密算法的分享,对我影响很大。”
陆小军猛地一怔,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七年前在大学城做公益讲座的情景。
当时,台下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学生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讲台上的他身上。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递归算法,声音渐渐变得沙哑,喉咙也开始干涩起来。
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全神贯注地讲解着,希望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这个复杂的概念。
终于,讲座结束了,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正当他准备收拾东西离开时,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突然走上前来,递给他一瓶矿泉水,微笑着说道:“老师,您讲的递归算法,我终于懂了。”
陆小军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女生,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一般温暖。
他接过矿泉水,道了声谢,然后仔细端详起这个女生来。
突然,他心中一动,这个女生竟然就是当年的杨晓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陆小军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还能在这里遇到当年的那个学生。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了曾经在课堂上与杨晓雅的交流,想起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
签约仪式结束后,陆小军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有人在走廊上叫他。
他回头一看,只见杨晓雅快步向他走来。
“陆总,能耽误您十分钟吗?我有些技术问题想请教一下。”杨晓雅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急切。
陆小军欣然答应,跟着杨晓雅来到了她的办公室。
一进门,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间办公室虽然狭小,但却堆满了各种书籍,墙上贴满了便签,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电脑屏幕上开着十几个窗口,代码在黑色背景上闪烁着绿光,仿佛一片深邃的星空。
\"您看这个漏洞修复方案,\"杨晓雅指着屏幕,\"我用了您当年讲座里提到的动态加密模型,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陆小军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突然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那些被KpI、会议纪要、报销单淹没的代码记忆,像沉睡的种子,在这一刻破土而出。
他想起自己当年为了优化一个算法,在实验室熬了三个通宵,清晨的阳光照在代码上,仿佛每个字符都在发光。
\"这里的逻辑错了。\"他敲下回车键,屏幕上跳出绿色的\"运行成功\"提示,\"动态加密的核心不是速度,是容错率,就像...\"
“就像建房子,不仅要坚固,还要留扇窗透气。”杨晓雅接话时,眼睛亮得惊人,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一般。
陆小军被她的话吸引住了,不禁多看了她一眼。
他注意到杨晓雅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陆小军笑了,那是他这几个月来最轻松的笑容。
这个笑容让他原本紧绷的面部线条变得柔和起来,也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亲切和友善。
离开时,杨晓雅送他到电梯口,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她有些羞涩地对陆小军说:“这是我当年听讲座做的笔记,您能帮我签个名吗?”
陆小军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除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外,还有一些随笔。
他看到其中一页上写着:“2018年3月15日,听陆老师讲座,原来代码可以这么浪漫。”
再往后翻,又看到一行字:“2019年5月20日,第一次独立写出加密程序,想起陆老师说的‘每个bug都是成长的勋章’。”
陆小军的笔尖顿在纸页上,墨迹晕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圆点。
他看着这些文字,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这些笔记不仅记录了杨晓雅的学习历程,更见证了她对编程的热爱和执着。
他突然明白,所谓的数据深渊,从来不是代码的复杂,而是我们在追逐结果的路上,忘了最初为什么写下第一行代码。
杨晓雅这面镜子照出的,是他被遗忘的热情,是对技术最纯粹的敬畏与热爱。
\"我不是老师,\"他在扉页写下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句,\"永远保持对代码的好奇。\"
电梯下行时,陆小军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突然觉得那个疲惫的中年人背后,隐约站着当年那个眼里有光的程序员。
他掏出手机,给柳亚娟发了条消息:\"晚上我做饭,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走出卓越大厦,阳光正好。
陆小军看见杨晓雅站在窗边朝他挥手,手里举着那本笔记本。
他也挥了挥手,转身走向地铁站。
风穿过街角的梧桐叶,带来熟悉的栀子花香,像极了多年前那个滴水的清晨。
原来回归初心,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在某个瞬间,重新找回面对热爱时,那份不问功利的专注与纯粹。
就像代码的世界里,最复杂的算法,往往源于最简单的逻辑;
最深邃的深渊,也总有一束光,来自最初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