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长直属战斗小组”里其中两支,职责永恒而沉重--他们是“一把手”的无形之盾,轮值护卫,寸步不离。他们隐于领袖的光环之后,化解明枪暗箭,确保意志传承不受干扰,每一个细胞都浸透着最高级别的戒备与绝对的忠诚。
其余五支小组,则如同探入辽阔躯干的敏锐神经,各自镇守一个战略方向的“监察重责”。这“监察”二字,重若千钧,直指足以撼动区域稳定、威胁国家安全命脉的重大异动、深潜危机与极端事件。他们的目光穿透日常的帷幕,时刻扫描着平静之下的暗涌。
接下来半年,唐泽隶属的第七战斗小组,其监察疆域便锁定在复杂而广袤的西南腹地与西部边疆。他们的责任版图囊括:云贵高原的秘境叠嶂与民族风情;四川盆地的烟火繁华与蜀中沃土;重庆山城的魔幻立体与直辖脉搏;青海连接中原西域的高原走廊与圣湖雪山;世界屋脊西藏的神圣苍茫与敏感地缘;以及新疆横亘中亚的辽阔幅员与多元民族。这片占据国土近四分之一的区域,其地理之险、民族之众、地缘之重、挑战之深,理论上赋予了七组沉甸甸的使命。
然而,“负责”在九科精密体系内,有其独特的实践逻辑。在这片广袤疆域上,每一个省份、自治区乃至关键节点,早已密布着九科下属、编制庞大的“日常工作组”。这些工作组如同深入肌理的毛细血管,由无数基层情报员、分析师、协调员构成,编织着一张无形而细密的日常监控网络。他们的任务是处理海量基础信息、常规监控布控、地方关系协调以及绝大多数根本够不上“战斗小组”出动阈值的琐碎事务,是九科感知地面细微震颤的“耳目”。
因此,对于像七组这样的直属尖刀,其“负责”西南和西部的实质,在绝大多数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更接近于一种高规格的“战略预备队”。只有当地方工作组层层研判、确认上报的信息触及预设的高度敏感阈值--如重大阴谋、跨境渗透、极端暴恐苗头或地方完全无法处置的特殊事件--这柄雪藏的利刃才会真正出鞘。
于是七组成员的常态,并非跋涉于高原哨所,而是异常舒适地“锚定”在了西南枢纽--成都。这座以闲适与美食着称的城市,成为了他们事实上的“后方据点”与“休整中枢”。在地方工作组高效运转的背景下,七组享受着一种制度性的“带薪摸鱼”时光。他们栖身于九科设在蓉城某处安保森严、设施完善的秘密据点内,日常不过是审阅地方上报的、通常内容平淡的例行简报;进行些低烈度的战术复盘;或维护那些尖端却鲜少使用的特种装备。据点内常弥漫着盖碗茶的清香、隐约的火锅气味,以及成员们对着加密内网“处理公务”(实则抖音淘宝金铲铲)的键盘轻响。
对于唐泽而言,长期驻扎成都,他就可以每天回家去住。
然后在离他和程慧的“家”几条街之外、交通便利却足够低调的一家中高端商务酒店,以长期包下了顶层的一个豪华套房。这里,成为了他与许红豆心照不宣的“秘境”。
下班之后,或者利用那宽松“待命”制度创造的缝隙,唐泽会悄然离开据点或“家”,用专属门卡打开顶层套房的门。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蓉城璀璨的夜景,窗内则是隔绝了所有身份与责任的绝对私密空间。厚厚的地毯吸尽脚步声,昂贵的香氛掩盖气息。在这里,同事的身份被彻底剥离,只剩下纯粹的情欲与危险的吸引。许红豆的出现同样隐秘而精准,褪下衣物,她展现出与平时里那个高冷的身姿截然不同的、只对唐泽释放的风情。
但这并非唐泽情感世界的全部拼图。在更远的角落,还存在着一个带着旧日印记的名字--黄蕾。这位唐泽青涩年华的“初恋”,如今是翱翔于国际航线的空姐。她的存在,如同一段被妥善收藏的、泛黄的青春诗篇。
当黄蕾结束漫长的洲际飞行,拖着贴满标签的飞行箱回到她位于城市另一端的温馨小公寓休憩时,唐泽那精密的“时间管理”便会启动。他会悄然前往黄蕾的住所,褪下制服的黄蕾带着旅途的疲惫与放松,旧日的情愫在熟悉的氛围中极易复燃。短暂的相聚,是对纯粹过往的温情追忆,是各自在现实压力下寻找的慰藉港湾。
唐泽在这里扮演着深情的旧日恋人,体贴、怀旧。然而,当黄蕾的假期结束,航班时刻表再次召唤,唐泽便会毫无留恋地抽身,如同设定好的程序,回到工作岗位等待下一次与许红豆在顶层套房的暗号。他将复杂的情感切割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里,在多重隐秘关系的钢丝上,维持着一种高度自私且危机四伏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