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510章 南北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康,东晋(为方便创作,司马睿伪朝廷统一称呼为东晋)皇宫,太极殿

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龙椅之上,新晋称帝不久的司马睿面色阴沉,眉宇间压抑着难以言喻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阶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人人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中央那个跪伏在地、身着染血甲胄、形容狼狈的身影上——正是刚刚从合肥前线惨败而归的大将军王敦!

“王敦!”司马睿的声音冰冷刺骨,打破了死寂,“你……你还有脸回来?!十万大军!整整十万大军啊!还有我江东水师精锐!竟……竟被邵明珠区区四千铁骑……打得全军覆没?!你……你告诉朕!这仗是怎么打的?!你……你还有何面目立于这朝堂之上?!立于……这江东父老之前?!”

王敦浑身一颤,额头死死抵在冰冷的金砖上,声音沙哑干涩,带着无尽的屈辱和恐惧:“臣……臣罪该万死!臣……臣无能!臣……辜负了陛下信任!辜负了江东父老期望!臣万死难辞其咎!”

“万死?!万死就能抵得过十万将士的性命吗?!万死就能换回我江东水师的无敌威名吗?!”司马睿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王敦!你可知此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大晋……不!是我江东!颜面扫地!威名尽丧!意味着那邵明珠气焰更盛!下一步……他的刀锋……就要指向我江东了!!”

“陛下息怒!”丞相王导连忙出列,躬身行礼,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急切,“大将军虽败,然……胜败乃兵家常事!邵明珠此人实乃不世出的枭雄!其麾下亲卫铁骑,装备精良,悍勇无双,更有慕容垂、冉闵、段文鸳等绝世猛将辅佐!合肥之战,非战之罪,实乃……敌势太强!非人力可抗啊陛下!”

王导话音刚落,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立刻响起,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讽和幸灾乐祸!

“哦?非战之罪?敌势太强?”说话的是侍中桓济道,他素来与王敦不和,此刻更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他踱步出列,斜睨着跪在地上的王敦,阴阳怪气地说道:“丞相此言差矣!想我王大将军,素来以‘江东猛虎’自居!拥兵十万,坐镇荆襄,威震一方!出征之时,何等意气风发!何等不可一世!口口声声要‘饮马黄河,光复洛阳’!结果呢?!在合肥城下,被邵明珠区区四千人!杀得丢盔弃甲!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连大将军您……都差点成了人家的阶下囚!这也叫‘非战之罪’?!这分明是无能! 是狂妄自大! 是贻笑大方! ”

“桓侍中言之有理!”另一位与王敦有隙的大臣刁协也立刻附和,声音带着煽动性,“陛下!十万大军!那可是我江东的根基啊!就这么……葬送在了王敦手里!此等惨败!岂是一句‘敌势太强’就能搪塞过去的?!王敦!你罪大恶极!当以军法论处!以儆效尤!以慰十万将士在天之灵!”

“对!必须严惩王敦!”

“十万将士的血不能白流!”

“王敦误国!罪该万死!”

一时间,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许多平日里对王敦专权跋扈不满的官员,此刻纷纷跳出来,痛斥王敦的罪责!要求严惩!落井下石之声不绝于耳!

王敦跪在地上,听着这些刺耳的指责和嘲讽,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紫!他死死咬着牙,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几乎要渗出血来!屈辱!巨大的屈辱感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脏!他恨不得立刻拔剑,将这些落井下石的小人碎尸万段!但他不能!他只能强忍着!将头埋得更低!

王导看着哥哥受辱,心中焦急万分!他再次提高声音,力排众议:“陛下!诸位同僚!合肥之败,固然惨痛!然……当务之急,并非追究一人之责!而是如何应对邵明珠接下来的威胁!如何守住我江东基业!”

他环视群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邵明珠!此人扫平匈奴,光复洛阳,击退我江东大军,其势已成!如日中天!其麾下兵锋之盛,绝非我等可以力敌!如今北疆胡人扣边,河西、关中、凉州尚未完全平定,他暂时无暇南顾。但……一旦他腾出手来,必定挥师南下!剑指江东!届时……我大晋危矣!”

王导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殿内部分喧嚣。众人脸上都露出了凝重和忧惧之色。邵明珠的威名和合肥之败的惨烈,如同沉重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司马睿的脸色也更加难看。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沉声问道:“丞相以为……该如何应对?”

王导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眼下有三条路可走!”

“其一,言和! ” 王导声音清晰,“遣使北上,与邵明珠议和!承认其光复洛阳之功!承认其太傅之位!甚至……可承认其实际控制之疆域!我江东愿与其划江而治!互不侵犯!奉其为北朝之主!我江东自守江南!如此……或可暂保太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议和?!划江而治?!这……这不是变相投降吗?!”御史中丞刘隗立刻站出来反对,声音激愤,“陛下!万万不可!我大晋乃天下正统!岂能与乱臣贼子并立?!邵明珠名为晋臣,实为国贼!其心可诛!与其议和,无异于与虎谋皮!自取其辱!”

“刘中丞此言差矣!”另一位大臣纪瞻出列反驳,他是务实派,“识时务者为俊杰!邵明珠势大难敌!与其硬拼,徒耗国力,不如暂避锋芒!划江而治,保存实力,以待天时!此乃……上策!”

“其二,投降! ” 王导的声音更加低沉,带着一丝无奈,“若……若邵明珠不肯议和,执意南下……为保全江东百姓,保全陛下及宗室……或可……献表称臣!归顺邵明珠!”

“投降?!荒谬!!”这次连一些原本支持议和的大臣都炸了锅!尚书令顾荣(江南士族领袖)怒声道,“丞相何出此亡国之论?!我江东带甲数十万!水师天下无敌!长江天堑,岂是北骑可渡?!邵明珠再强,其兵卒皆北人,不习水战!我江东据长江之险,以水师御之,必可保境安民!何须……何须屈膝投降?!此乃下下之策! ”

“对!长江天险!水师无敌!何惧北骑?!”许多江南本土士族出身的官员纷纷附和!他们世代居于江南,对长江天险和水师有着近乎盲目的自信!

“当年曹操百万大军,不也折戟赤壁?!邵明珠再强,能强过曹操?!只要守住长江,北骑插翅难飞!”

“其三,划江而治! ” 王导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那些群情激愤的江南士族,“此乃中策! ”

“既不卑躬屈膝,亦不坐以待毙!凭借长江天险,倚仗我江东水师之利!与邵明珠…… 划江而治! 分庭抗礼! ”

“北人善骑射,南人善舟楫!邵明珠纵有百万铁骑,亦难渡长江!我江东…… 进可图谋中原! 退可自保无虞! 此乃立足当下! 放眼长远之策! ”

王导的话,如同点燃了江南士族心中的火焰!划江而治!这既保全了他们的尊严和利益,又符合他们对自身实力的认知!

“丞相高见!划江而治!方为上策!”

“对!守住长江!让邵明珠望江兴叹!”

“我江东水师!天下无敌!何惧北虏?!”

殿内支持划江而治的声音迅速占据了上风!那些主和派和主降派的声音被压了下去。江南士族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重新燃起了信心。

司马睿看着群臣的反应,心中也在急速权衡。议和?太屈辱!投降?绝不可能!唯有划江而治,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择!既能保住他的帝位和尊严,又能依托长江天险和水师力量,与邵明珠分庭抗礼!

他看了一眼依旧跪在地上、脸色灰败的王敦。严惩王敦?现在还不是时候!王敦虽然战败,但他在荆州的根基尚在,王家势力庞大,此刻还需要他稳定局面,抵御可能的北侵!

“众卿所言……甚是有理。”司马睿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合肥之败,虽痛彻心扉,然……非天亡我大晋!实乃邵明珠逆天而行,侥幸得逞!”

他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一丝决断:“长江天险!乃我江东之屏障!水师之利!乃我大晋之根本!邵明珠纵有虎狼之师,亦难撼我江山分毫!”

“传朕旨意!”司马睿猛地站起身,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自即日起!我大晋与邵明珠划江而治! ”

“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我大晋缓冲之地! ”

“长江……为我大晋不可逾越之天堑! ”

“命各州郡!加固城防!整饬军备!操练水师!沿江布防!严阵以待! ”

“若邵明珠…… 胆敢南犯! ”

“朕…… 必亲率王师! 御敌于长江之上!让他…… 步曹操后尘! 折戟沉沙! ”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大殿!尤其是江南士族们,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和充满信心的神情!

王敦也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自己暂时躲过了一劫。但划江而治……真的能挡住那个如同魔神般的邵明珠吗?他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疑虑和一丝挥之不去的恐惧。

司马睿看着群臣激昂的样子,心中却并无多少轻松。他知道,划江而治,只是权宜之计。邵明珠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长江必将风高浪急!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南北大战…… 已然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