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放弃KPI后,县委书记很潇洒 > 第341章 教育事业最后拼图——大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1章 教育事业最后拼图——大学

林宇感慨,“是啊!如果当年我在沿海打工,哪怕每年赚几百万,然后把钱寄回那云,那有什么意义呢!靠当时的那云领导,他们能好好拿这些钱为老百姓谋出路吗?”

“不可能的,他们只会把这些钱填补财政窟窿。”麻妃以肯定的语气回答。

林宇目光闪过精芒,“是啊!现在的贫困地区的干部素质或许比当年的你是云要好,不敢贪污我们输入的一个亿,他们会把钱全部用在老百姓身上,甚至直接给贫困户发钱。

但是咱们国家已经把军事给承包了,也没有出现经济殖民的现象,某些地方依旧贫穷落后,这本身就是当地的治理失败。

让一群失败的人去花钱,去帮扶贫困户,一个亿能花出三百万的效果吗?会不会适得其反?说不定当晚贫困户家里就是三公金花麻将的声音,最后闹出人命。”

帮扶贫困地区,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从各方面帮助,每一个细节都要手把手的教,这个过程是不能偷懒外包的。

林宇亲自来西部大开发也是这个道理。

后来,农为民当众说不会离开那云,也不想升职,要用最后的十年陪伴那云的成长,都是这个道理。

——想要长治久安,巩固脱贫致富的成果那就要深入改革,构建当地的廉洁奉公的政治生态,构建当地的文明社会生态。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要用一代人的时间。

而想要让别人信你,那你的出身就一定要有共鸣,你现在依旧同一个类别,如此才有说服力。

天南市是贫穷山区出身,现在富裕了还是山区,构建了自己的内循环,保持住富裕的地位。

而且,依照现在看,未来也是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外的人信服,依照你的方法去改变。

改变的人和地方多了,脱贫致富的地方多了,又能提供更多的范本,壮大扶贫的力量,像滚雪球一样去帮助剩下的人和地方,达到先富带动后富,一起走向小康的目标,全面进入现代化社会。

《那云模式》这本书麻妃也看。

她作为当年的那海市一把手,把人均Gdp做到桂溪第一,能力悟性绝对是顶尖的。

她看书比谁都认真,理解也深刻。

如今,又能于林宇当面聊理想,聊政策,书里面每一条规定的背景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故事,有什么思考,干部的反应等等!

知道这些以后,她就好像亲身经历了那云的崛起一样,得到太多的经验包。

这一晚,两人聊到了四点多。

最后,店老板和机构员工都过来落座,对林宇两人各种询问。

林宇和麻妃回答得很诚恳,也非常实在。

最后在天微微亮的时候,众人散去。

……

时间进入八月,一件足以改变天南市的大项目落成——天南大学成立。

不管天南市在经济上取得多大的成就,经常被人拿来和鹏城相比。

可没有大学这是极大的缺陷,在人才向心力上就不行。

所以,从一开始就全力建设大学校园,不管上面批准与否,那都要建设。

哪怕不能当大学使用,那就先当做技校使用。

好在,随着天南市的一步步长大,在各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东大处理国际事务不可或缺的一个城市。

国家越来越看重,国人也越来越有期盼,国外友人强烈的需求……

这已经不是天南市自己求着办大学,而是全世界都求着天南市有一个大学。

当大学的落成,上面也批准了,非常的快速。

在这个举市欢腾的日子,老百姓穿上各种民族服装游街,各种各样的节目庆贺,感谢八方来客的支持。

与当时匆匆忙忙成立的天南市相比,结果那是完全不同的场景。

楼顶,林宇,农为民,老张,徐荣光,四人望着欢呼热闹的人群,他们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是,就没有一个人说话。

良久,老张才说道:“在教育这一板块上,我们算是合拢了最后一块拼图。”

教育就是未来,是最有成效的投资。

以前只是负责送到高中,然后该毕业打工的毕业打工,成绩好的就送去别的城市读大学。

天南的孩子都会离开家乡好几年时间,会不会回来,能不能回来,这姑且不论。

最高光的时期不再天南,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有种替人做嫁衣的感觉。

如今,天南有了自己的大学,从出生到读书毕业,塑造人生的二十年都在这里。

别说你有天南的户口,哪怕只是跟着打工的父母过来读书,这里也会是故乡,保持着亲切。

农为民问道:“林书记,教育医疗我们算是彻底解决了,住房和养老还需要什么调整吗?”

林宇想了想,“养老的钱可提一点点,但不用太多。要是可以,联合一些企业商家,推出适合他们的产品,免得他们被骗买保健品。”

徐荣光建议,“这个倒是可以和那云山药业谈,他们在生物科技,医疗保健具有很强大实力。”

农为民道:“不仅仅是吃的,在日常用品也要上心。老人都是实在人,喜欢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那就空调咯!”

“空调不行,太费电,哪怕送给他们,他们也不会用。”

“主要还是电力永远不够用,电费降不下来。”

“那么多工厂用电,我们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大江大河,电力不够正常。”

“好在我们用了那么多太阳能,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还是不够的,第二轮太阳能铺设肯定要开始了。”

“……”

林宇听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电力的事情,这倒让他琢磨,如何才能让电力成为一种类似石油资源,为天南,为国家增添实力。

他忽然说道:“我知道天南大学未来发展方向了。”

“什么方向,是金融吗?我们天南有太多的钱,需要一大批信得过的人才帮忙。”农为民问道。

徐荣光说道:“我还是觉得工科最好,这是国家的方向,跟着走不会错。”

老张道:“天南固然商业繁荣,可也属于桂溪,更属于边界,严格来说,我们就是军管地区,军队过得好,我们才能过得好。不如发展军工算了,大学生也往这方面培养。”

三人看向林宇,等待答案,看看谁猜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