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海生搞天启点的策略就是广撒网。

对李当当他也没放过。既然写论文,尤其是李当当想搞成专业的学术论文,要求严格。那就让他慢慢搞。但是他的培训班也得催一催。

赵海生专门打电话给李当当,又一次阐述了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话,鼓励他趁着寒假快要来临,多做推广,力争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舞蹈的美。

“你啊你,海生,以前我觉得你挺聪明的嘛。现在你有点过头了。而且你我都是这个级别了,你还让我去搞那种低级的推广?你别忘了,我也是一个文化人啊!”

李当当傲气地挂了电话。

赵海生也没有生气。本来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事情。

敲打或者说骚扰完李当当,赵海生又把电话打给了包铁生。

“赵总,你询问咱们未来食品开店的事情吗?现在正忙着呢。不过,有什么事情你就问吧。就是我这边比较嘈杂。”

赵海生也不管这个了,直接就问。

“原来那个南商小吃开店怎么一直有点停滞啊?怎么自己要赚钱,但同时能做点扶贫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啊!共同富裕可不是一个口号啊!”

赵海生说起这件事,可就绝对理直气壮了。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按理说,只要资金够,大山里面的贫困户可多的事。问题可能还在于观念吧。南商那边推广其实一直不是很给力。不过现在我已经不管这些事情了,你要是想知道详细的情况。对了,你还记得咱们当初去考察的时候,那个负责接待咱们的张秘书吗?”

“记得,挺有干劲的小伙子嘛。我记得当初他就提出大山里的人想致富,最好是移民,移民到大山外面。这个和咱们搞的这个到全国去开店,还真有点异曲同工啊。”

说起张秘书,赵海生还真想起来了。

“你可以问一下他,现在他在南商那边,是具体负责这件事情的。你记一下他的联系方式。”

张秘书的电话倒是一拨就通。赵海生刚提到自己,张秘书的笑声就传过来了。

“赵总的声音可是很好辨认的啊!当初您来我们南商的时候,咱们交谈的就不少。我记得您还看了我们南商的县志。你的声音我一听就听出来了。还有你的磁带,我也买了呢。”

寒暄之后,赵海生直接就问起了为什么南商小吃推广速度不快的事情。

“两个原因,刚好现在没人,我就简短地说一下吧。还真不是钱的事情,现在南商小吃能赚钱,我们这边其实都是赚了的。具体原因是南商下面的人工作不好做,需要慢慢来,只能等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在外地开店的人赚钱回来了,我们再带着他们现身说法,才能有效果。”

赵海生一想还真是这个问题。农民淳朴归淳朴,但是也被骗得多了,怀疑精神也不少。多观望一阵子,反而是比较靠谱或者说比较稳妥的选择。

“另外一个原因是什么?”赵海生问道。

“这件事因为归属我们南商了,所以领导们觉得细水长流也不错。现有的制度明确规定了只有我们南商户籍的人才能开南商小吃店,其他人想开也开不了,而且现在市场上就认可我们南商小吃。而且一家店的开店交的费用也不高,上面领导觉得即使多开一百家,效果也不太大,还不如慢慢来。另外他们也担心开得太多,没人吃了。”

“这些人怎么想的呢?咱们国家这么大!再多开一百家也有人吃啊!”赵海生抱怨道。

挂了电话之后,赵海生就想着怎么破局。别说还真想到了。

赵海生又把问题甩给了包铁生。

“南商小吃这件事,你们在制度上有漏洞啊!当初为什么规定只有南商户籍的人才能开店啊?咱们这个虽然是扶贫项目,但是如果严格规定了户籍,这些人难免会有惰性啊!现在我看了看,南商小吃开店的速度令人发指啊!”

赵海生对包铁生吐槽。

“那有什么办法啊?本来就是想扶贫的。”

“可以搞连锁加盟啊,给非南商户籍的人也开一道口子。只要在加盟费上做出差别就行了。南商人不会反对的。比如现在南商户籍的开店加盟费是每月20,非南商户籍的人就收双倍嘛,这点钱是很容易赚回来的。”

“咦,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是我没时间和精力搞这个。”

“让你导师找人干啊!这事当初就是他牵头的。”

琢磨了一遍南商小吃的事情,知道包铁生的导师已经去推广这件事了。赵海生就开始掰着指头盘算了起来。

盘算一遍之后才发现,这件事还真急不来。

现在已经到了年底了。在东大这个国家,春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开新店啊什么的,一般都不会在年底开张。而且南商那边推广,应该也需要时间,这一切只能春节之后再见分晓了。

折腾了这几件事之后,就到了晚上了。

时间真是不够用啊。晚上见到穆洋,赵海生身不由己就围着穆洋打转了,似乎自然而然就想着她肚子里的孩子。一直担心孩子受委屈。

穆洋倒是一点都不受影响,除了开始呕吐了几天,现在不但不呕吐了,胃口还特别好。一边咔嚓咔嚓吃着苹果,一边问起白静茹录歌的事情。

“哎呀,小茹这几天好像情绪不大好。尤其是今天刚好录《最佳位置》,她可能觉得自己也受委屈了。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我能解决好的,小茹还是比较听话的。”

赵海生没有说假话,但也没有提自己那个完美的计划。总担心穆洋心情不高兴。

“你这人,为什么开始就录这首歌?老实说,这首歌的歌词让小茹现在唱,我想想都觉得有点残忍呢。都怪你!你单纯点不就好了嘛。”

“这事我也没有办法啊,感情的事情只能顺其自然,我慢慢劝劝,再写一些悲伤的情歌,让小茹发泄一下情绪,她就好了。而且现在这张心情,其实对录这首歌还是有好处的。”

赵海生这话也是真的。

白静茹即使听了赵海生的完美计划,但是难免还是有一点忐忑。唱起《最佳位置》或者《偏偏喜欢你》这一类的歌曲,就特别投入,也特别容易共情,唱出来也就特别感人。

“那你以后怎么办呢?”穆洋一边吃一边问。

“肯定会处理好的嘛,我不是说过了,凡事到最后都是好事。”赵海生还没说完,穆洋就接着说道:“如果不好,就是还没有到最后,是吗?你怎么总是这一句啊!”

“哎,你怎么也这么说,不过今天我把这句写到歌词里了。”赵海生说道。

“你又给小茹写歌了?”穆洋问道。

“对啊,小茹这种情绪真的很能激起人的创作欲望啊。”赵海生给自己辩解道。

“哎,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反对你吗?因为我早就发觉这一点了。我觉得与其限制你,不如鼓励你,让你创作更多的作品吧。谁让你那么会写歌呢。对了,今天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唱一遍给我听吧,你肯定能唱。对了,小茹和妙妙呢?”

“小茹今晚和妙妙一起休息,估计要谈心什么的吧。”赵海生回想起今天小茹和黄妙妙的对话。

“那你刚好唱给我一个人听吧。”穆洋高兴地说道。

赵海生也不推辞,现在他的唱功已经很厉害了,但他还坚持每天都吊嗓子。

等赵海生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唱完了《偏偏喜欢你》,穆洋听得也入神了。

“哎,这首歌是真挺适合小茹的。怪不得现在好多人说她是粤语天后呢!关键你的粤语歌写得也太好了。”

难得今晚只有赵海生和穆洋两个人,两个人畅想了一番未来的婚姻生活,聊起了如何带孩子。

“我才不想整天带孩子呢。你给小茹做完专辑,就要开始给我准备歌曲啊!我不能让小茹比下去啊!怎么说我也是她的姐姐嘛。”穆洋听了《偏偏喜欢你》,虽然自己很喜欢,但是这是一首粤语歌,论唱粤语歌,自己还真不如小茹。

正聊得热闹,电话响了。

赵海生有点恼怒。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不喜欢被打扰,一般情况下,没有重要的事情,大家晚上也不来找他。

“可能是找我的,我让大家有事就打电话的,留了这里的电话。”穆洋解释了一番。

赵海生接起电话,是赵飙。

“飙叔啊,这么玩了有什么事?”

赵海生问了以后,突然想起来,天启点也可以在赵飙这里挖。想到这里,连忙先捂住话筒,对穆洋说了一句

“你先别说话,我吓唬一下飙叔。”

穆洋无奈地看着充满孩子气的赵海生,感到有点好笑。

“邀请我周末去你那里玩?先别说这个了,你那个宿舍的项目啊,东大作为投资方,觉得你的规模太小了,必须加大投资不可。”

“什么?你觉得风险大?放心吧,我们投资方都不怕你怕什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不是说清华p大,不如胆大吗?现在你咱们没有胆子了。好了,这事就这样。什么,去不去你那里,再说吧,估计没时间。”

赵海生挂了电话,对穆洋说道:

“哈,其实也不算吓唬他,他胆子确实有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