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 > 第491章 事情不好办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寒假对赵海生来说,太忙了。

除了应对未来食品公司的事情之外,他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耗费在光刻机项目上了。

春节期间李向南也回了京城。

他的籍贯虽然是东省的,但是他从小就在京城长大。家里人也都在京城,所以放假期间,也回京城过年。

不过他比赵海生还忙,春节之前还在基层,甚至大年三十也在各地慰问。

这种事情虽说看起来是走形式。但是对基层确实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影响。这一点,赵海生还是经历过之后,才有体会。

从某种层面,赵海生也挺佩服李向南的。

他精力充沛,对这种小事还十分在乎。甚至每到基层,对当地都会仔细了解。但到了京城,他似乎更适应。

这就让赵海生有点气恼。说起来自己才算是从基层起家的嘛。

赵海生和李向南到处跑关系的时候,穆洋又开始商演了,没办法,现在穆洋的热度特别高,穆柳的几首新歌在合辑里也特别出彩。这对兄妹似乎对商演特别上瘾。

赵海生冷着脸观察了几天,看到似乎也没有怎么影响到孩子,也就由她去了。按照穆洋的性格,让她整天待在家里,似乎对她的身体更不好。因为她待着心里就会乱想,考虑到这一点,赵海生难得有些心虚。

幸好白静茹对商演兴趣不大,只是跟着罗武去了几次。

罗武虽然是从香岛来的着名的音乐人,大家对他都很有新鲜感。但要说起喜欢程度,他还是比不上白静茹。

白静茹本来长相就特别讨喜,说漂亮似乎也不是顶级漂亮,但就是不管男女老少见到她,就会不由自主喜欢。

可惜白静茹现在太出名了,赵海生也不能随时带着她出门。再说赵海生出门也是为了光刻机的事情找门路。

跑了几天,都没有什么成功。

“小赵啊,这件事我看是没有多大可能了。哎,真是时势造英雄啊!你的能力我是佩服的,甚至还没有见过比你能折腾的年轻人。但是现在的大趋势,从上到下的认识都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现在咱们的策略是‘用市场换技术’,你也要好好想想啊。”

李向南跟着跑了几天,不但没有一点效果,甚至还被好几位好心的老领导批评了,认为他看不清大势,不自量力,螳臂当车。

“小赵啊,你仔细想想, 其实我也不是因为被老领导们骂了几句才来劝你。而是真心觉得大家说的没有错啊!”

赵海生看着李向南的样子,感到十分窝火。

“他们这种想法就是错的嘛!虽然理论上看起来是通的,但是实际上根本就不通。这种技术是换不来的,实话告诉你吧,比如咱们给别人的那个人工淀粉合成的实验技术,大的方面也是对的,也是通的,但是他们想要复制出来,可就比较难了。”

赵海生为了劝服李向南,也说了一点真事。

“啊!这个你们都作假!这要是被发现了,咱们头头们送的礼物不就被嘲笑了吗?”

李向南听了之后大惊失色。

“切,这算什么事情啊!你根本不了解。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也不算作假。只是隐瞒了一些关键的步骤而已。而且他们要是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做,也能成功,但是难度就加大了,而且成本会高很多。但是咱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早就有了更好的方法。”

听到赵海生这么说,李向南才算放心了。

“所以这个道理你懂了吗?咱们在一个实验上都可能这么搞,你说别人那么多技术,怎么可能全部让给我们?你说他们会不会暗中藏一招?”

赵海生这么一问,李向南有点迟疑了。

“现在好多教授不都说欧美国家的人品德高,应该不至于吧。”

“屁的品德高。你想想他们怎么发家的?当初怎么开辟殖民地的?他们早就习惯了抢和骗了。真以为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吗?咱们很多人都太天真了。还有那些教授,整天称呼自己是公共知识分子,实际上不是蠢就是坏,但大概率还是蠢。”

“敌人是靠不住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你就不能把这个道理再向上面说一说吗?”

赵海生虽然已经发展得挺不错了,但是他和上面的沟通渠道还真不多。虽然认识了两三个,有大总管,还有一位爱踢球的大哥,可是人家不联系他,赵海生绝对是不敢贸然找上门去的。

现在能一起平等对话的只有这个李向南了。李向南年龄比赵海生大一些,学历虽然差点,但是十分爱学习,又经过战火磨练,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你倒是把我劝服了。但是我也不知道我是信了你的话,还是因为你一贯的作为,让我对你这个人比较相信。”

李向南听了赵海生的话,推心置腹地对赵海生分析道。

“但是咱们自己制造光刻机这件事,现在真的很难了。因为大的政策已经决定了,就很难改了。而且如果咱们贸然批评政策的话,还是,不是还是,而是绝对会有风险的。”李向南说道。

赵海生听到这句话,连忙仔细询问了起来,因为这个细节不但和光刻机有关,和李当当正在做的事情也有很大关系。

说起来,赵海生对上层决策和运行还是不太懂。毕竟出身太低了,接触得最多的还是娱乐圈。而娱乐圈这些人,说白了智商可能处于社会的中下层。

“批评政策为什么会有风险啊?难道最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赵海生真诚地问道,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李向南。

李向南看到赵海生的样子不由得笑了。

“你写歌的时候看着挺聪明的啊!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你说要是普通老百姓批评了,大家当然可以做出真诚的样子听一听,这个叫做倾听民间疾苦嘛。但是你现在的身份,我现在的身份是什么?咱们都有一定的地位了,如果贸然做出不合时宜的批评,就会对我们的政策造成错误的影响。”

“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做了,会有什么后果?”赵海生问道。

“你估计没啥事,大家最多觉得你不靠谱,没脑子。至于我嘛,可能就做不了一把手了,我现在在照日开发区作得正来劲呢!所以我不能再陪你瞎玩了。这几天找的都是我的老领导,你没有看到他们有几个都急了吗?那叫恨铁不成钢啊!幸亏我反应快,我黑锅都推给你了,私下解释说都是你提的。嘿嘿。”

李向南喝了一口茶,也向赵海生交了底。

“那咱们做一个小的,做一个备胎也不行吗?”赵海生还是不死心。

“光刻机这些项目,是要不断更新的,你没看到前两年谈的是8微米的,现在国际上早就是3微米了。这些项目严格地来说,很有可能刚刚提出计划的时候还是先进的,引进之后,或者研究出来之后就落伍了。所以如果想做,即使只是备胎,也得不断跟着别人做。会一直赔钱的。到时候拍板的领导会压力很大的。”

李向南喝了一口茶,对赵海生说道:“现在是经济挂帅的时候。你别看我学历不高,但是现在我的照日开发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所以现在有什么好事,都跑不了我的。各级领导实际上都有这个压力。你懂了吗?要是搞这个,领导的经济数据就完蛋了。”

李向南的话彻底提醒了赵海生。

看来没有办法让国家出钱了,但是自己做的话,还真的像李向南说的,很可能会一直赔钱!

赵海生和李向南商量了半天,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赵海生只能先把这件事搁置起来,慢慢再想办法了。李向南的时间也很宝贵,不能天天和他跑这种毫无收益的事情。

“对了,我和你说的那个,在各个地区搞寻呼台的事情,你可以交给你朋友做了。这件事你们这些人做起来更方便。这几年绝对可以大赚一笔。而且寻呼台多了,咱们照日开发区生产的bb机也就更好卖了。”

李向南本来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听说还有这种公私两便的事情,自然也笑纳了。他仔细向赵海生询问了bb机寻呼台的原理和盈利点。

“未来全国bb机拥有量绝对是上亿,不,甚至是好几亿。你想想每个bb机都需要一个寻呼台的吧?卖bb机只是一锤子买卖,但是寻呼台可是一个比较长久的每月都能收钱的事情。只是这件事需要办的手续太多了,我们东大集团就不参与了。不过寻呼台太少也不好,影响bb机销售啊!你的朋友们能量大,这可是一件好事,对社会有用,对自己更有用。”

听了赵海生的介绍,李向南很高兴地走了。觉得这几天没有白跑。

“看来系统奖励大的都没有一个好办的啊!”赵海生在内心偷偷哀叹。

他对系统奖励和事情的难易排了一个清单,发现系统还真是挺会派任务。到目前为止,基本上都是奖励多的就特别难。

光刻机的事情系统奖励得就不少,现在看来估计短期内是没辙了。

要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看,那么李当当那件事就更麻烦了。赵海生想着想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