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 > 第543章 我不是大预言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个人婚礼上了电视,这件事在东大是一件新鲜事。

电视播出之后,不少媒体也在跟进。不过焦点几乎都在穆洋身上。

有的夸穆洋有眼光,挑的女婿不错。还有为人父母的人借此教育儿女:“看看,不管你是多大的明星,遇到好人就该嫁人了吧?你们看看,就是大歌星都要嫁人呢。”

还有人夸穆洋懂规矩,已经是大明星了,对公公婆婆也十分恭敬,敬茶的样子多让人心疼。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的女人为穆洋不值,觉得嫁人嫁得太早了。甚至还批评赵海生为人轻浮,在婚礼上言辞不当。

“没见过一个男人在自己婚礼上, 不停宣传一本书的!我记得他吹这本书吹了好几次!这还是个人婚礼吗?他有没有一点作为新郎的自觉啊?”

终于有人注意赵海生异常的举动了。而且在媒体上发文的还是一位颇有地位的女性编辑。

赵海生和老侯如获至宝,老侯当天就把早就准备好的文章发到了晚报上,甚至还点名了该编辑,意思很明显,这是回应你呢。

《新郎官三番两次推荐的书说了什么。》老侯的文章标题就是这个,目的也很明显,就是扩大李担当这本书的影响力。

在这篇文章中,老侯以熟人的口味介绍了李担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尤其宣传了这本书会给国家带来的好处。

“当年我们有篇文章叫‘错批一人,误增两亿’。实际上人口是一个动态指标,两亿老人和两亿小孩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人口结构也特别重要。李担当的这本书,不是单纯反对或者赞成,但是这本书提出的问题确实特别重要。”

“笔者倒是很赞赏新郎官的态度,那就是让专业人士来跟踪研究,用数学模型这种科学方法来研究。可是我倒是要为咱们美丽的新娘担心了,因为这个新郎官明显花钱大手大脚,以后的日子可长着呢。”

“另外,笔者多说一句,我个人是很赞成李担当的研究的,毕竟人才是根本,一个国家要强盛,没有一定的人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国家的人口结构更不能出问题。快点研究吧,快点改变吧!”

老侯最后一段话完全是为自己说的。他老婆已经怀了第三胎了,老侯特别希望政策能放宽一点,所以干起这件事来,特别卖力。

老主管和小主管对李担当的书也很重视,研究了之后,又看到赵海生搞得所谓跟踪研究,都很有兴趣。

小主管事情太忙,这件事情也不是很着急,就先让人去研究。

老主管则马上叫赵海生去详谈。没想到接到赵海生私人助理的电话,在电话里,一个说话慢悠悠,又有条有理的女生,对老主管解释道:

“赵总说最近很忙,他要写一本揭开世界本质的书,要让大家都明白世界的本质。所以最近赵总谢绝一切交往,专心写书呢。”

老主管听到这个解释,忍不住乐了。

“他已经开始写了吗?”

“已经奋笔疾书大半天了,写了不少字了。”小助理据实回答。

“大概要写多久啊?”老主管问道。

“赵总的计划是用三天的时间列好提纲,并写一部分出来。然后再详细撰写。”

这一点还真没说错,确实是赵海生的计划。

老主管看赵海生计划得这么详细,就先不见赵海生了。

“告诉这小子,三天后拿着书稿来见我。我老头子也好奇了。”

赵海生确实一直在专心写稿,可惜第二天就被一个消息影响了状态。

“海生哥,不得了了,咱们那位师兄, 就是写《九月》和《亚洲铜》的诗人死了。”白静茹知道赵海生喜欢他的诗,而且两人的名字也一样,都叫海生。所以突然听到诗人自杀的消息,便马上来告诉赵海生。

赵海生不得不放下笔,问了经过。

心里懊恼为什么系统没有提示。

“所有自杀的人都无法拯救。人必自救才能被拯救。”系统淡淡回答了一句。让赵海生也无可奈何。

赵海生来回走了半天,最后还是一狠心,收拾了一下心情,拍了拍白静茹的肩膀,说道:“不管如何,这是一场悲剧。但既然是自杀的,那就随他去吧。社会在发展,时间永不停息,跟不上这个时代的,那就只能这样了。”

赵海生反而安慰了白静茹一番,然后又集中精力,写起了自己的书。

白静茹担心赵海生心情不好,陪在一旁。又捏肩膀又揉脑袋,服务特别周到。

赵海生写到高兴的地方,也会对白静茹解释一番。

可惜白静茹似乎对很多内容,尤其是世界发展,国家关系这些东西没有太大兴趣,只是睁着美丽大眼睛,笑吟吟地看着赵海生,努力做出自以为正确的回应。

白静茹也不是不懂,她只是对这些不太感兴趣而已。但是因为是赵海生写的,她也努力在理解,不过赵海生的思维跳跃似乎有点大。

《对抗的终结和文明冲突的兴起》。

白静茹看着这样的标题,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想法, 只能翻开稿子默默地看。

“美丽国携全球经济对理大熊国,优势已经特别明显。在这场对抗中,大熊国已经流露出明显的劣势,解体已经不可避免,个人推测,大熊国很难挺过五年,甚至三年都够呛。之后的国际局势发展,冷战必然结束,另一种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则会兴起。”

白静茹看到赵海生的内容,差点笑出声。她是西语系的,别的不说,对这些国家还是了解的。感觉赵海生的写法受了李担当的影响,似乎总想着耸人听闻啊!

白静茹虽然这么想,但是她一直对赵海生十分信任,感觉赵海生既然这么推断,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赵海生写了一段,手有点累,就停了下来。

看到白静茹在认真看自己的稿子,忍不住问道:

“怎么样?看了有什么想法。”

“海生哥哥你太厉害了,我觉得你说的肯定都正确。那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呢?”白静茹看着赵海生崇拜地说道。

赵海生感到一阵无语,心里又十分高兴,真是矛盾。

心里突然冒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女子无才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