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卫生间里,42岁的张女士又一次经历着痛苦的挣扎。自从入秋以来,她尝试了朋友圈所有的“通便妙招”——每天喝8杯水、吃大量香蕉、甚至服用网红小粉丸……结果便秘反而越来越严重,不得不依赖开塞露才能勉强排便。
我国便秘患病率高达3%-17%,其中秋季因气候干燥,便秘就诊人数增加4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七成便秘患者曾尝试不科学的通便方法,导致问题从偶尔便秘发展为慢性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林国乐指出:“近年来因滥用泻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患者显着增加,这些看似有效的‘通便邪术’正在悄悄破坏肠道功能。”
---
01 秋季便秘:不只是“缺水”那么简单
很多人简单地将秋季便秘归咎于“秋燥缺水”,但真相远非如此简单。
便秘的三种类型,你是哪一种?
弛缓性便秘:最常见类型,约占便秘患者的60%。因肠蠕动减弱导致,常见于老年人、久坐族。表现为排便无力、便质松软但排出困难。
痉挛性便秘:因精神压力、焦虑导致肠道痉挛,约占25%。典型症状为腹部胀痛、排便呈颗粒状(羊粪状),常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
直肠性便秘:因忽视便意、排便时间不规律导致直肠敏感性降低,约占15%。特点是排便次数少、每次排便量多且干硬。
秋季便秘的特殊性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季燥邪易伤肺阴,肺失宣发肃降,进而影响大肠传导功能。这就是为什么秋季便秘往往伴有皮肤干燥、咽干咳嗽等肺系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秋季日照时间缩短会影响血清素分泌,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血清素合成器官(约90%的血清素在肠道产生),血清素不足会直接导致肠蠕动减缓。
---
02 五大“通便邪术”,越治越堵的陷阱
邪术一:盲目大量饮水
“每天八杯水”是流传最广的健康建议之一,但对便秘未必有效。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
真相是:只有体内缺水导致的便秘才需要多喝水。对于其他类型的便秘,单纯增加饮水量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因为稀释消化液而加重问题。
邪术二:香蕉通便迷信
未熟透的香蕉含有大量鞣酸,这种物质具有收敛作用,反而会加重便秘。即使熟透的香蕉,其膳食纤维含量(1.2g\/100g)也低于很多其他水果(如苹果2.4g\/100g)。
香蕉中的钾含量较高,适合腹泻后补充电解质,但对便秘帮助有限。猕猴桃、火龙果、西梅是更好的通便水果选择。
邪术三:滥用泻药和清肠产品
网红“小粉丸”、减肥茶、清肠保健品等往往含有蒽醌类泻药成分(如番泻叶、芦荟大黄素),长期使用会导致:
· 结肠黑变病(肠道黏膜变黑)
· 泻药依赖性便秘(肠道神经损伤)
·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
日本胃肠病学会统计显示,连续使用刺激性泻药超过6个月的患者中,80%出现泻药依赖。
邪术四:极端饮食法
“只吃蔬果不吃主食”、“无油饮食”等极端方法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油脂是肠道润滑剂,完全无油饮食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一位28岁女性为减肥实行无油饮食,结果导致严重便秘,需要人工取便。恢复适量健康油脂(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后症状明显改善。
邪术五:盲目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需要充足水分才能膨胀起效,否则可能像干燥的海绵堵塞下水道一样加重便秘。突然大量增加纤维摄入还可能导致腹胀、腹痛。
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增加纤维,同时保证足够饮水。可溶性纤维(燕麦、豆类)与不溶性纤维(麦麸、芹菜)需要均衡摄入。
---
03 中医辨证,秋季便秘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便秘强调“辨证论治”,不同体质需要完全不同的方案。
阴虚肠燥型:秋燥最常见的便秘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如羊粪,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治疗原则:滋阴润肠,增液行舟。
推荐方剂: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玄参15g、麦冬12g、生地黄15g、火麻仁10g、杏仁10g。
食疗方案:银耳杏仁羹。银耳20g、甜杏仁15g、冰糖适量,炖至黏稠。滋阴润肺,润肠通便。
气虚失运型:老年人和久坐者常见
辨证要点: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面色苍白。
治疗原则:益气润肠,健脾升阳。
推荐方剂:黄芪汤加减。黄芪30g、陈皮10g、火麻仁15g、白蜜10g。
食疗方案:黄芪苏麻粥。黄芪20g、紫苏子10g、火麻仁10g、粳米50g,煮粥食用。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气机郁滞型:压力大的上班族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或不干,排便不畅,腹中胀痛,胸胁痞满。
治疗原则:顺气导滞,理气通便。
推荐方剂:六磨汤加减。沉香6g、木香10g、槟榔10g、乌药10g、枳实10g。
食疗方案:橘皮蜂蜜饮。橘皮10g、蜂蜜20ml,开水冲泡代茶饮。理气解郁,润肠通便。
---
04 科学通便,现代医学的精准方案
现代医学治疗便秘强调个体化方案,首先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
生活方式调整:最简单也最有效
建立排便生物钟:晨起后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利用胃结肠反射最佳时机。每次如厕不超过10分钟。
正确排便姿势:脚下垫小凳,使膝关节高于髋部,模拟蹲姿,有助于直肠肛角变直,减少排便阻力。
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加10分钟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促进肠蠕动。
膳食调整:精细化管理
纤维摄入循序渐进:从每天20g逐步增加到30-35g,优先选择可溶性纤维(燕麦、苹果)与不溶性纤维(麦麸、绿叶菜)搭配。
保证足够油脂:每天摄入20-30g健康油脂(橄榄油、亚麻籽油、坚果),润滑肠道。
补充益生菌:酸奶、开菲尔、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改善肠道菌群。
药物治疗:阶梯式选择
一线选择: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安全温和,适合长期使用。
二线选择:促动力药(普芦卡必利)或促分泌药(鲁比前列酮),针对特定类型便秘。
最后选择: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番泻叶)仅限短期使用,不超过1周。
---
05 食疗精选,秋季润肠通便食谱
明星通便食材
火麻仁:含丰富油脂(30%),润肠通便而不伤正气。适合老年人、产后便秘。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适合肝火上炎兼便秘者。
杏仁:富含油脂和纤维,既能润燥又能增加肠内容物。
燕麦:β-葡聚糖是可溶性纤维的优质来源,改善肠道菌群。
秋季通便食谱
五仁粥:芝麻、松子仁、核桃仁、甜杏仁、桃仁各10g,粳米50g,煮粥。滋养肝肾,润肠通便。
紫薯银耳羹:紫薯100g、银耳15g、枸杞10g,滋阴润燥,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纤维。
菠菜猪血汤:菠菜200g、猪血150g、姜丝适量,补血润燥,清理肠道。
实用茶饮方
决明子蜂蜜饮:炒决明子15g,开水冲泡,待温后加蜂蜜20ml。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荷叶山楂茶:荷叶10g、山楂15g、决明子10g,适合便秘型肥胖者。
---
06 生活细节,打造便秘友好的日常环境
卫生间环境优化
定时排便:培养晨起或餐后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稍坐片刻。
创造放松环境:卫生间保持通风、温暖,可放置绿植营造舒适氛围。
避免分心:如厕时不玩手机、不看报纸,专注排便。
工作间隙微运动
座椅腹部按摩:双手交叠置于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5分钟。
提肛运动: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增强盆底肌力量。
腰部扭转:站立位双手叉腰,缓慢扭转腰部,左右各10次。
情绪与压力管理
减轻焦虑:冥想、深呼吸练习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对肠道的影响。
保证睡眠:每晚7-8小时优质睡眠,维持自主神经平衡。
培养爱好:适度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减少对排便问题的过度关注。
---
“我曾经迷信各种通便偏方,直到学习营养学才明白——肠道健康需要系统调理,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一位康复患者感慨道。
秋季便秘虽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痔疮、肛裂等并发症。真正的通便不是简单地“泻下去”,而是帮助肠道恢复自然节律。当你不再急功近利地追求即时效果,而是耐心培养健康习惯时,排便自然会回归正常。
秋阳明媚,65岁的王老师悠闲地在公园散步。她懂得根据身体信号选择食材,在干燥时吃银耳,气虚时用黄芪——顺应体质,耐心调理,才是解决便秘的真正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