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着殿下这两个,曾经也算风云人物的大臣,心情复杂,有恨其不争,也有一种莫名的快意。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先从这个看起来,更软柿子的钱谦益下手,沉声问道:“钱谦益!你世受国恩,官至礼部侍郎,东林清流领袖,文坛泰斗!
为何自甘堕落,附逆从贼,拥立伪帝,对抗朝廷?你可知罪?”
钱谦益闻言,猛地抬起头,脸上瞬间堆满了悲痛欲绝、悔恨交加的表情,眼泪说来就来,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嚎啕大哭:
“陛下!陛下啊!!臣有罪!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陛下!!”
他一边哭嚎,一边用戴着枷锁的手,拼命捶打自己的胸口,砰砰作响:“臣…臣是被逼的!是被那伪帝朱由崧,和江北四镇那些丘八武夫们逼的啊!
他们拿刀架在臣的脖子上!臣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能如何啊陛下!呜呜呜…”
这番表演声情并茂,涕泗横流,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才怪。
王龙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赶紧捂住嘴,但肩膀还是一抖一抖的。
满朝文武不少人,也面露鄙夷之色,这借口也太烂了,当初拥立朱由崧时,你钱谦益跳得可比谁都欢实!
崇祯嘴角抽搐了一下,强忍着恶心,冷喝道:“被逼的?朕看你劝进表写得文采斐然,歌功颂德之声犹在耳畔!这也是被逼的?”
钱谦益哭声一滞,眼珠飞快地转动,立刻换了一套说辞,哭得更伤心了:“陛下明鉴!陛下明鉴啊!臣…
臣那是虚与委蛇!是卧薪尝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陛下!臣无时无刻不想着朝廷!想着陛下!臣暗中收集了伪朝诸多罪证!臣…
臣本想作为内应,以待王师!奈何天不遂人愿,王师来得太快…
呃,太神速!臣还没来得及反正,就被就被误抓了啊陛下!呜呜呜…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天地可鉴啊!!”
好家伙,直接从“被逼无奈”切换到,“卧底英雄”模式了!这临场应变能力,不愧是文坛领袖,脑子转得就是快!
王龙终于忍不住了,一边啃梨一边含糊不清地插话:“钱大人,你这剧本切换得挺流畅啊,是不是提前打过草稿?
还卧底?你咋不说你是蝙蝠侠啊?黑暗骑士守护南京城?”
钱谦益被这突如其来的现代梗,搞得一愣,茫然地看向王龙:“蝙…蝙蝠侠?这位大人所言何物?臣听不懂…”
“听不懂就对了,”王龙走到他面前,蹲下身,笑眯眯地看着他:
“我就是好奇啊,钱大人。听说你老人家特别爱干净,是吧?尤其注重水温?”
钱谦益更懵了:“水…水温?大人此言何意?”
王龙笑容越发灿烂,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我听说啊,有个故事。说是孙传庭攻克南京时候,有那么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大文人,
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他表明气节,跳水殉国以示忠贞的时候,
他伸手摸了摸河水,然后感慨了一句:‘哎呀,这水太凉了,要不…咱们改天再殉?’”
“噗——”
殿内不知是谁先没憋住,笑喷了出来。紧接着,压抑的嗤笑声此起彼伏。就连龙椅上的崇祯,嘴角都忍不住疯狂上扬,赶紧用袖子捂住嘴假装咳嗽。
刘青学那群新官想维持严肃,但一个个脸憋得通红,肩膀狂抖。
钱谦益的脸瞬间惨白如纸,毫无血色!他惊恐万分地瞪着王龙,如同见了鬼一样!这件事…
这件事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和秘密!当时只有他,和他的小妾柳如是在场!
这个神秘的紫袍人怎么会知道?还说得如此详细?:“你血口喷人!污蔑!赤裸裸的污蔑!!根本没有的事!!”
钱谦益尖声叫道,声音都变了调,恐惧彻底压倒了他。
“哦?没有吗?”王龙站起身,慢悠悠地踱步:“那还有一个典故。说这位大才子呢,觉得前朝发型不好看,嫌剃发留辫子头皮痒痒,不舒服,
所以就很‘无奈’地顺应了新潮流?是不是啊,钱大人?‘水太凉’和‘头皮痒’,您总得选一个认了吧?不然我这瓜吃得不痛快啊。”
“哈哈哈!”殿内终于爆发出哄堂大笑!就连那些老成持重的阁臣,都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这王龙大人的嘴也太毒了!简直是把人家的遮羞布,扯下来当众鞭尸啊!
钱谦益彻底崩溃了,瘫软在地,浑身筛糠般抖动,语无伦次地哭嚎:“不是的,不是那样的,水是凉、头是痒,我是忠臣啊、我有苦衷的啊陛下…”
崇祯看着这闹剧般的一幕,又是好笑又是可悲,这就是自己曾经倚重的东林领袖?
他厌恶地挥挥手:“拖下去!堵上他的嘴!”
两名锦衣卫立刻上前,像拖死狗一样,将哭嚎不止的钱谦益拖出了大殿。殿内的笑声渐渐平息,但众人看王龙的眼神,都带上了深深的敬畏,和一丝惊悚。
这位爷,不仅手段通天,嘴更是毒得能杀人!
崇祯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目光转向一直沉默跪着的史可法。他的神色凝重了许多。
对于钱谦益那种小人,他可以尽情嘲笑鄙夷,但对于史可法,他的心情要复杂得多。
此人清廉刚直,能力也有,就是…太倔,太认死理。
“史可法。”崇祯的声音低沉了许多:“你与钱谦益不同。你素有清名,亦有权变之才。朕曾对你寄予厚望。
南京兵部尚书,总督漕运,巡抚凤阳,何等重任!你为何也要追随那伪帝,与朝廷对抗?
你难道不知,朕尚在,大明正统在北京吗?”
史可法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恐惧,没有哀求,只有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平静和固执。
他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陛下,臣知道。”
“知道?知道为何还要从逆?”
“因为,”史可法的目光,扫过龙椅上的崇祯,扫过满朝文武,最后甚至扫了一眼,旁边看戏的王龙,带着一丝悲凉和嘲讽:“陛下当时…
何在?北京被围攻之时,陛下何在?太子何在?消息传到南京,天下皆以为陛下与太子,皆罹难于闯贼之手!
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拥立福藩,乃是为大明国祚延续!是为江山社稷!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