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局的一间密室内,“老四”正恭敬地对着电话低声汇报:
“三爷,情况不太妙。
王建军那边还没有消息,赵晋东亲自出面,刘科长也……”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怒气:
“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老四”擦擦额头的汗:
“三爷,现在风声太紧,要不咱们先缓一缓?等风头过了再说?”
“缓?”三爷冷笑:“货都到港了,买家在催!怎么缓?”
“可是三爷……”
老四欲言又止:“我听说军区都插手了,再搞下去恐怕……”
三爷沉默片刻,语气突然缓和:“你说得对,是得谨慎些。
这样,原来的计划照常进行。
找到王建军让他去天京港签收那批货。不过……”
他压低声音:
“告诉他,只要这批货顺利过关,他家人的安全就有保障。
否则……哼!”
老四连忙答应: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三爷又嘱咐道:
“记住,这批货很重要,但也没重要到赔上一切的地步。
如果情况不对,立即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是是是!”老四连声应道,“三爷放心,我今晚会见机行事的。”
——
深夜的天京港3号码头,寒风凛冽。
王建军化名“李卫东”,穿着一身破旧的工装,蹲在货堆后面,眼睛紧盯着海面。
他已经在这里蹲守了几天,就为了等那艘传说中的“沪航107号”货船。
根据他这几天暗中调查到的情报,这艘船今晚将会靠岸。
船上装着一批特殊的“机械设备”——正是那个团伙要他签收的那批货。
“建军哥,有情况!”
一个同样打扮的年轻人悄悄凑过来,是关啸军伪装的码头工人:
“巡逻队往这边来了!”
调查到大部分情况的王建军感觉自己一个人有点吃不消。
所以让关啸军找了几个信任的人组织了几个行动小组。
王建军立即压低身子:
“几个人?”
“四个,带着手电筒。”关啸军低声说:“看样子是例行检查。”
王建军皱眉:“不对劲。这个时间点不该有巡逻队。”
他想了想:“啸军,你去引开他们。我继续在这里盯着。”
关啸军会意地点点头,故意弄出些声响,然后往相反方向跑去。
巡逻队立即被吸引过去:
“谁在那里?站住!”
趁着这个空当,王建军迅速转移到另一个隐蔽点。
他看了眼手表——凌晨两点。按照情报,货船应该在一个小时前就到的。
“难道情报有误?”
王建军暗自思忖:
“还是对方发现了什么?”
就在这时,海面上突然出现一点灯光。
王建军立即举起望远镜,只见一艘没有开航行灯的货船正悄悄向码头靠近。
“来了!”
王建军精神一振,立即用暗号通知埋伏在周围的战友:
“各小组注意,目标出现。”
货船缓缓靠岸,几个黑影从船上跳下来,警惕地四下张望。
王建军认出其中一人正是那个老四。
“都机灵点!”老四低声吩咐手下:“今晚必须把这批货运出去!”
一个手下担心地问:“四哥,真的没问题吗?我听说最近查得很严……”
老四冷笑:“怕什么?有人给我们签字,出了事有他顶着!”
王建军在暗处听得真切,心中冷笑。
这个“李卫东”正是他伪装的物资局调研员身份,对方果然上当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干部服的人从暗处走出来,正是王建军假扮的“李卫东”。
“老四,怎么才来?”
王建军故意用不耐烦的语气说:“我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老四连忙赔笑:“李调研员,对不住对不住!
海上有点风浪,来晚了。”
他递过一个信封:“这是这次的清单,麻烦您签个字。”
王建军接过信封,故意当着他的面打开。
里面除了一份货物清单,还有一沓厚厚的钞票。
“这是什么意思?”
王建军故作惊讶。
老四嘿嘿一笑:
“一点小意思。这次货物比较特殊,还请您高抬贵手。”
王建军心中冷笑,面上却装作贪婪的样子掂了掂钞票:
“好说好说。不过……我要先验货。”
老四脸色微变:“李调研员,这就不必了吧?都是老规矩了……”
王建军坚持道:“最近风声紧,不上船看看,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他故意压低声音:“听说军区都插手了,我可不想掉脑袋。”
老四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好吧。不过要快点!”
王建军跟着老四登上货船。
船舱里堆满了木箱,上面贴着“农机配件”的标签。
但王建军一眼就看出,这些木箱的规格和重量根本不像农机配件。
“打开一个看看。”
王建军指着其中一个木箱。
老四脸色更难看了:“李调研员,这……这不太合规矩吧?”
王建军冷笑:“怎么?难道里面装的不是农机配件?”
就在双方僵持时,码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几个穿着海关制服的人走上船来:“例行检查!请配合!”
老四顿时慌了神:“李调研员,这……这是怎么回事?”
王建军心中一惊——这些根本不是他安排的人!计划有变!
一个海关人员走上前来,出示证件:“我们是天京港海关稽查科的。
请出示货物清单和相关文件。”
王建军立即意识到,这是另一拨人在查私货!
他必须想办法应对,否则整个行动计划都要暴露!
危急关头,王建军突然计上心头。
他上前一步,亮出自己的证件:
“同志,我是物资局的李卫东。
这批货是我们特批的,手续都在办理中。”
海关人员检查了他的证件,疑惑地问:“特批?
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我们?”
王建军镇定自若地说:
“涉及军工机密,不便提前透露。这样吧,我明天一早就把正式文件送过去。”
老四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李卫东”临场应变能力这么强。
海关人员犹豫了一下,终于说:
“那好吧。
明天上午之前,必须把文件补全。”
说完带人离开了。
看着海关人员远去的背影,老四长舒一口气,擦擦冷汗:
“李调研员,真是太谢谢您了!
今晚要不是您……”
王建军摆摆手:“赶紧卸货吧。记住,明天一早必须运走!”
老四连声答应,立即指挥手下开始卸货。
王建军站在船头,看着一箱箱“特殊物资”被运下船,心中暗喜。
这一切都被暗中的侦察员拍了下来,足够作为证据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远处的阴影里,真正的“三爷”正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