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日后,张尘昭告众人,邹氏芷兰,虽为张济遗孀,但念其年纪尚轻,且成亲数年,未有子嗣,故准其再嫁,配与张济之侄张绣。

又十日后,适逢良辰吉日,张绣与邹芷兰完婚,张尘亲自为二人主婚。

一时间,宛城上下,喜气洋洋。

有了张尘的昭告,旁人只赞二人是天作之合,伉俪情深,成就一段佳话,而不会有人敢在背后非议其他。

张尘也算是保全了张绣和邹氏的颜面。

当晚,喜宴散去,张尘自回寝所,但房中却始终秉烛,久久未曾熄灭。

大约亥时时分,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张尘唤人进来,却是一名下人,道:“丞相,贾诩先生求见。”

“叫他进来。”

“诺。”

下人退出门去,不多时,贾诩神色黯然,信步走进了屋内。

来至张尘面前,贾诩双膝跪地,叩拜道:“丞相,属下……特来请罪。”

“你能前来,看来是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过了。”张尘道,“不错,不错,不枉我等你多时。”

“丞相……”贾诩听罢,抬起头,望向张尘。

原来,张尘今夜是特意在等自己,那,若是自己不来呢,又会怎样?

“你应该庆幸,你来了。”张尘淡然道,随即却又眉峰一凛:“否则,你会死!”

贾诩听到这话,顿时大惊。

张尘正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那眼神,好像能直入他的心底,将他里里外外,彻底看穿。

张尘继续说道:“那天宴会,你故意让邹氏以舞姬的身份登台,就是想让她出现在我的面前。你很聪明,你知道张绣极重名节,即使认出了邹氏,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揭穿她的身份。而只要他不揭穿,我就不会知道,只会觉得邹氏不过就是一个舞姬。你相信,以邹氏的容貌,定能将我迷惑,从而与她发生苟且之事。而一旦我这么做了,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张绣心里定会生出芥蒂。”

随着张尘一点点的述说,贾诩只觉脊背发凉,额头上已是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以张绣的性子,绝对受不了他叔父的妻子被他人凌辱,所以,我一旦纳了邹氏,张绣必反!而那时,你,贾诩,将会不遗余力地帮他!”

“丞相……”

“你如此聪明,怎会看不出天下大势,尽在我手?你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我看清你的能力。让我知道,你随时可以让一个二流势力的诸侯战胜我,从而让我对你刮目相看。日后,你再次归顺之时,我便会将你奉为上宾,给你高官厚禄 ,对吗?”

张尘的声音逐渐狠厉,目光中更是满含着杀气。

贾诩心下大惊,扑通一声瘫坐在地上。

这一刻,他似乎感受到了死亡近在咫尺的恐惧。

“你觉得,这一切,是因为我色令智昏导致,所以没有理由对你们秋后算账。你觉得,我欲成大事,必须心胸豁达,不能在这些事情上与你们计较。所以,你有恃无恐,你知道,即便张绣反叛,日后你再劝他归降,我也一定会接纳你们,而那时的你,就和现在不同了。”

张尘说着,走到贾诩的面前,“唰”的一下拔出腰间的佩剑,搭在了他的颈项之上。

赤山剑已作为剑印赋予郭嘉,这一柄正是当年袁绍所赠的“思召剑”。

剑身凛凛寒光,透着令人颤栗的寒凉,贾诩只觉得脖颈上冰凉一片,似乎下一秒,就要身首异处。

张尘冰冷的声音,犹如地狱的判官,在宣判着他的罪恶。

“这,就是你的目的,我说的对吗,文和?”

短短几个字,却令贾诩感到一阵寒意,这一刻,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恐惧,连忙跪地叩首,道:“属下有罪,属下有罪,恳请丞相饶命,饶命!”

张尘轻轻将剑移开,还入鞘中,道:“起来吧。你今日能来,本相很欣慰,这证明你良知未泯,还不算无药可救。”

“谢……谢丞相宽恕……”贾诩说着,颤颤巍巍的答道站了起来。

“文和,你记住,本相身边不缺谋臣。”张尘轻叹一声道,“如今天下之事,皆在本相。再过不久,本相必定横扫中原,一统天下!到那时,朝廷需要的,是仁善爱民,牧守一方,能护卫天下太平的官员,而非暗施毒计,只谋私利的小人。文和,你很聪明,聪明到本相都对你刮目相看,但本相希望,你的聪明才智是用在造福天下,而非阴谋诡计。希望你不要让本相失望!”

贾诩一听,心中惭愧不已,急忙说道:“丞相……丞相谆谆教诲,贾诩受用不尽,日后定当引以为戒,绝不再犯!”

“好。”张尘点了点头,随即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了他:“看看这个。”

贾诩双手接过,取出信纸看去。

“这……!徐州牧陶谦请辞?!”

“不错,前日刚刚传来的消息。”张尘道,“说说看,他为何请辞?”

贾诩思索片刻,道:“陶谦旧将张闿杀了曹操之父,两家结下怨仇。前次,曹操讨伐徐州,是丞相居中调停,方才作罢。但前不久,曹操率部归顺丞相,陶谦自然倍感压力。因为,如今没人再能为他调停了。故而,他选择辞官,是为保住身家性命。”

“呵呵,不愧是文和,果然一语中的。”张尘道,“陶谦的请辞,本相已经准了。但徐州不可一日无主,二袁之争在即,若此时徐州生乱,袁术必夺取徐州,扩充势力。所以眼下,必须尽快找到合适人选,接替陶谦,稳定大局,使得徐州平稳过渡。”

张尘说罢,看向了贾诩,道:“文和,你可愿担此重任?”

“我……我?”贾诩瞪大了眼睛,仿佛难以置信一般。

张尘又道:“你才归降不久,不宜受封过高。所以,我打算任你为徐州刺史,代行州牧之权。以三个月为期,三个月后,我必扫平吕布,到时,若你能稳定徐州大局,我便封你为徐州牧。若是不能,那你便自去吧。”

贾诩神情激动,眼神之中透露着惊愕与难以置信。

州牧可是封疆大吏,一州之主,掌军政大权,是具有实权的地方官员。而徐州又地处险要之处,担负着隔绝中原战火之责。

虽是代行州牧,但这位置,可说是至关重要,张尘竟然放心交给自己?

这是多么大的信任?果如张尘所说,他一贯的风格,便是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