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山海经异兽让网友们纷纷参与讨论,还有整个广场各种免费设施也让网友们更加期待星河广场开业了。
孩子们的游乐区便不用说什么了,老星河天街就有。
周墨带着众人边走边指着不远处宽阔的区域,区域东西为高楼,上方则是一片巨大的天台,天台上自然也能活动,两侧有围栏,而天台下方则是一片只有立柱的广场。
“那边是我们设计的露天乘凉区,东西两边的高楼会让那里从早到晚都没有阳光,南北向减少了建筑物,则便于穿堂风吹过,加上喷泉让流动的水保持区域湿润清爽,夏天的时候大家可以在那边乘凉,下棋,甚至打麻将。”
“当然,我们室内也是有乘凉区的,就是怕夏天如果实在太热,露天的不好使了,那有室内的就能以备不时之需。”
笙哥:“这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呢,如果建好了,这里应该会是很多老人家日常小聚的场所吧。”
“和公园一样,唱个京剧,黄梅戏娱乐娱乐。”亮哥也认同道。
“或许一些街头艺人也会在这里唱唱歌,弹弹琴。”虎子补充道。
周墨点了点头,这群搞音乐的似乎啥事都能和音乐联想在一起。
不过周墨很羡慕他们这种心境,他们有自己热爱的事情。
进入商场内部,一些商家已经在装修了,而商场本身则已经装修好了。
只要等商家自己都装修好了,再通风一段时间,就可以开业了。
苏艾伦懂一些这些,也感叹道:“周总这建造速度真是快啊,这商户都开始装修了,那开业岂不是快了?”
周墨点头:“最近确实有点赶工了,不过我们给工程队的酬劳肯定是高于市场的,得先让商场营业,毕竟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就业呢。”
这话一出,网友们更震惊了:
“周总赶工,竟然是为了让以前的老员工回来上班?我原来还是小看了周总的社会责任感。”
“周总这波操作,岂不是说入职星河,基本就是找到了个铁饭碗?那不比考公还爽?”
“那可不,拿的比公务员多,假期比公务员多,工作还比公务员简单,失业后还有可能调剂到周氏其他单位上班,公务员失业可没有其他地方敢要啊。”
“想给周总打工的第423天。”
接着他们又看了更加人性化的母婴室,看得网友们直呼这是什么育儿中心吗?
黄小丽看到这设备齐全也是惊叹:“如果我家在江城,我可能会经常来逛这个商场,周总,你什么时候把星河广场开到京城啊?”
周墨笑道:“哈哈哈,这可把我难住了,其实我想躺平的。”
黄小丽也笑道:“那恐怕不行咯,周总的商场待遇这么好,全国人民都希望周总多开几家呢。”
周墨也是感激道:“感谢大家的支持,但工作还是要劳逸结合,希望大家也不要太为难自己,工作是做不完的。”
此时网上也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觉得周墨能体会大家的不容易,不会像别的富豪说996是福报。
这个时代的打工人确实太累了,人们之所以熬夜的越来越多,不就是因为白天的世界不属于自己吗,只有晚上,自己才只能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让自己能看看这个世界。
所以很多网友都被周墨的话触动,更想当周墨的员工了,上哪里去找理解打工人不容易的老板啊。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在刷着“何不食肉糜”的字样,表示周墨这种富豪,自己赚够了钱,当然可以不在乎工作。
大家那么累,是自己能控制的吗?大家不想休息吗?
是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让他们不得不那么累。
但不得不说,他们也希望有周墨这种老板,毕竟周墨是真的做到了让员工不这么累。
秦嫚儿身上没有了毒,一路上也是在思考周墨这么做的效益。
周墨的商业模式,放在任何商学院里都会被教授批得体无完肤——人力成本高得离谱,现金流紧绷,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可偏偏,他的公司不仅没垮,反而越做越大。
旗下员工福利好到离谱:弹性工作制、荒谬的薪资待遇,甚至隐约还有“终身职业保障计划”。
同行骂他破坏市场,资本说他不懂商业,可他的团队却像打了鸡血一样,服务碾压所有竞争对手。
秦嫚儿忽然想起周墨当时跟她说的话:“你想被爱戴,你得值得被爱戴啊。”
他不是在经营公司,他是在经营人心。
高薪高福利只是表象,他真正搭建的是一套近乎宗教般的忠诚体系。
员工不是螺丝钉,而是信徒。
哪怕公司真有一天濒临绝境,这群人恐怕也会自发筹钱救市。
周墨的玩法,根本不在商业教科书的范畴里。
他赌的不是资本,是人。
不只是员工,还有消费者,这一切和收益背道而驰的投入,都是在服务着消费者。
夏天老人家们想省电费,但外面又太热,他却想到了直接给这类人群腾出区域来建造纳凉区域,这或许可以吸引一部分人消费,但实在不稳定。
大部分资本是不会做这种明显回报不多的事,费力不讨好。
可他就是这么做了。
设备豪华全面的母婴室占了商场巨大的区域,这片区域如果租给商户,收益一定是比做母婴室多得多的。
可这么一大片区域只是做免费的母婴室,他的所有行为,似乎并没有考虑收益,而是在考虑如何以人为本。
秦嫚儿看着规划的电竞休息室,广场的心情不好冥想区,迷你四驱车瓷砖轨道,户外舞池,广场舞区域。
乐星惊喜的指着一处大坑,如斗兽场一般的圆形空地,有四条矮一些的台阶通向圆的中心,其他台阶则比较高,更像是座位。
“周总,这是做的什么?”
“户外舞台。”周墨直接道:“有愿意自己在那里表演的,可以去试试,平时自然也就是开放给所有人休息的地方。”
秦嫚儿看着这个,心里不自觉的就吐槽:又是这种为了少数群体投入巨大的设计,他到底还有多少浪费钱的设计啊?
但秦嫚儿嘴角却含笑,因为她也觉得挺有意思的,画面都有了,就像昨晚那样。
晚星下,一个抱着吉他的小伙或者少女,给出来散步逛街大家唱了一首民谣,让不少人止步聆听。
步伐匆匆的打工人停下脚步,因为婉转的歌声而驱散一部分疲惫,拿出手机录上几十秒,发个朋友圈,什么文字也不配。
可能都是小众的设计,可能这些设计用不了多久就荒废了,可周边的人,或许更愿意下楼来,到处逛逛,看看有没有小孩在轨道那里比赛四驱车,有没有少年们在舞池排舞。
今天又是哪位喝大了的牛马,在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