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专家团的众人没有再惊动任何人,便悄然离开了那座让他们流连忘返的梦幻之城。
而他们带回来的那无数的见闻与感慨,也如同被投入了干柴的火星一般,在他们回归各自领域之后迅速地以一种更为权威,也更为猛烈的方式彻底点燃了整个华夏!
……
时间缓缓流淌,转眼半月已过。
互联网之上那股由青瑶山庄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却非但没有丝毫平息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更是出现了一种让所有娱乐明星都为之绝望的奇特景象。
“#我在长安当谏臣#”
“#青瑶山庄的Npc有多可怕#”
“#天可汗的胸襟#”
“#那个会写诗的李白又出现了#”
“#非洲草原上的罗马斗兽场#”
“#我与大象在金字塔下玩泥巴#”
……
无数个与青瑶山庄相关的词条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它们以一种近乎于“野蛮”的姿态长期霸占着榜单的前十位,任凭多少明星八卦多少社会热点都无法撼动其分毫。
网友们甚至为这个被青瑶山庄彻底统治的月份起了一个充满了敬畏与调侃的全新的名字——“青瑶月”。
在这个“月”里你若是不懂几个关于“路引”、“宵禁”、“一品官宴”的梗,那你在社交网络上简直就跟原始人一样寸步难行。
而就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狂欢达到顶峰之时,风暴的中心那位一手缔造了这一切的年轻人却仿佛再次从人间蒸发了一般选择了最彻底的沉默。
青瑶山庄的官网除了每日那雷打不动的关于“明日路引已告罄”的通知外再无任何新的动态。
这份神秘的沉默更是将无数网友的好奇心给彻底勾到了顶点。
……
京城华夏历史研究院一间堆满了故纸堆的古朴的书房之内,李敬同教授正戴着老花镜,手持一管毛笔在一张摊开的宣纸上细细地批注着什么,神情专注宁静。
仿佛半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长安之行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梦。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李敬同眉头微蹙,有些不悦地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那部造型古朴的红色电话,声音带着几分被打扰了清修的不快。
“喂,哪位?”
“李老您好您好!”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充满了敬意的中年男人声音,“冒昧打扰我是文旅司办公室的小王啊。”
“文旅司?”李敬同的眉头蹙得更深了。
“是是是。”那人连声应道,“是这样李老,我们王副司长对您仰慕已久。他听闻您前段时间刚从三秦那边考察回来,想明日下午备上一壶清茶,亲自登门拜访听一听您这位大家对我们当下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些真知灼见,不知您可否方便?”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抬高了李敬同又将这次拜访定性为了一场非正式的“私人请教”。
李敬同闻言沉默了片刻,他那如同古井般波澜不惊的心却在听到“三秦”这两个字时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这杯“茶”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好。”许久之后他缓缓地吐出了一个字,“家里怕是不太方便,约个地方,明天我准时赴约。”
……
第二日下午,当李敬同教授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了那间位于后海附近一处极为清幽的四合院茶室时,推开那扇厚重的雕花的木门,看到早已坐在院中那棵石榴树下正悠然品着香茗的身影,他还是忍不住愣了一下,随即他便朗声大笑了起来。
“好你个何镜山!”他指着那位正对他挤眉弄眼的白发老者笑骂道,“原来你这老狐狸也在此处啊!”
何镜山教授放下手中的茶杯也是抚须一笑。
“彼此彼此。”他指了指自己身旁那空着的石凳,“你这只刚从长安飞回来的‘老麻雀’不也一样被人家给盯上了吗?”
两位在各自领域都足以被称为“泰山北斗”的大家,就这么如同两个顽童般互相揶揄着,那份只有老友之间才有的默契不言而喻。
李敬同在石凳上坐下。
“看来今日这杯茶是躲不过去了。”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眼神却变得深邃了几分,“你我怕是都要被当成那‘呈堂证供’了啊。”
何镜山闻言也是收起了脸上的笑意,他看着院中那几只正在争食的麻雀缓缓地点了点头。
“是啊。”
“山是藏不住的。”
“那座城更是。”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正屋的方向传了过来,一位同样是年约五旬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却又自带一股久居上位者威严的男人满脸笑意地走了出来。
“何老李老!二位可是让我好等啊!”
……
茶过三巡,那位王副司长终于在一番充满了敬意的寒暄之后,将话题不着痕迹地引向了今日的正题。
“二老都是我们华夏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眼界之高我等望尘莫及。”他亲自为二人续上热茶,脸上是极为诚恳的请教神情,“实不相瞒今日请二老前来确实是有一事想听一听二老的看法。”
“我们最近注意到了一个很特殊的‘青瑶现象’。”
“想问问二老尤其是刚刚才从那里亲身考察回来的二位,对那座在网上几乎已被‘神化’了的青瑶山庄究竟有何评价?”
这个问题一出,院中那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了几分。
何镜山与李敬同再次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李敬同这位史学大家第一个缓缓开口。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王司长,不知在您看来一个好的景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司长闻言一愣随即他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道:“或许是要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或是要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李敬同闻言却是笑了笑。
“您说的都对,但那都只是‘形’。”
他放下茶杯目光仿佛穿透了这四合院的青砖黛瓦望向了那遥远的秦岭的方向,声音变得有些飘忽。
“青瑶山庄它可以是小桥流水的江南。”
“它也可以是万国来朝的长安。”
“它甚至可以是黄沙漫天的西域或是冰封千里的北国。”
“它可以是我们心中,任何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因为它早已跳出了‘形’的束缚。”
他看着眼前这位一脸讶异的副司长,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最终评价。
“它在卖的从来就不是什么风景。”
“它卖的是一种能让你短暂地忘掉自己身在何方,忘掉今夕何夕的‘梦’。”
这番充满了“玄学”意味的评价让王司长听得是云里雾里眉头紧锁。
而就在这时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何镜山教授却忽然用一种更为直接也更为“接地气”的方式开了口。
他看着王司长脸上是说不出的复杂神情。
“王司长,我只与你说一句实话。”
“若是我们全国其他所有的文旅项目,都能有那座青瑶山庄哪怕只是十分之一的‘较真’。”
“那我们华夏的文旅产业,就绝不止于今日这般光景了。”